学生厌恶作文,老师如何面对

时间:2022-10-20 03:15:34

学生厌恶作文,老师如何面对

看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对学生厌恶作文的困惑,豁然开朗。现在的语文教学,作文作为衡量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砝码比重也在不断提高。然而,现实中我们的学生对作文的厌倦情况非常严重,它已成为了困扰很多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

一、学生厌恶作文情况调查

涉及的范围广,所占学生比例越来越大。相当一部分学生写作文时敷衍了事,或者抄作文选,或者胡乱写一篇应付差事,甚至有不写的。

二、学生厌恶是长久以来习得的结果

1、入学文化基础差。厌恶作文的学生中,他们文化基础差,对普通的学习没有信心和兴趣,甚至有厌学情绪。

2、有些学生也想学写作文,苦于既没有方法也没有素材。

3、既自负又自卑,有些学生瞧不起别人写的作文,不肯虚心向别人学习,实在被老师逼得紧了,写出作文又不肯让别人看,老师一旦指出不足,就自卑得认为自己永远也写不好作文了。

4、教师作文教学方法陈旧呆板。理论多,实践少;看的多,做的少;教师灌的多,学生吸收的少……造成了学生不愿学。

三、教师该从何做起

改变学生厌恶作文的现象,语文教师责无旁贷,那么如何更新观念,解决这一难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重视写作的情感训练与态度的养成

语文教学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它灌注着主体的情感,充满着人生的体验,显示着沟通的渴望。《语文课程标准》不仅仅要求培养学生表达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乐观健全的人格。作文教学应该将人格的形成(包括价值观的形成,认识事物能力的形成,思想情感的形成)同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结合起来,即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文内容为中心的讨论活动,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形成主体性的人格。应该摒弃纯形式的作文训练方法,代之以人格的形成发展同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发展相结合的作文教学。

2、教师积极指导

老师组织学生将要写的题目或题材分组讨论,讨论不是漫无边际地乱谈一通,而是根据老师或教材拟定的具体问题开展讨论,使人人胸中有数。要努力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有写的愿望,有东西可写。 教师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指导学生自行修改和相互修改。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进步、每篇文章的长处,给予热情的鼓励,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同时,严格要求、循序渐进,讲评时要尊重教学规律,以鼓励赞赏为主,充分肯定学生作文的成功之处,让他们对下次写作充满成功的希望。

3、实现学生阅读的扩大与深化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作文教学除了要着力丰富学生的生活,还要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的许多中学生不仅阅读总量少得可怜,而且对阅读活动本身失去了兴趣。离开了丰厚的积累,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因此,扩大学生阅读面和深化阅读层次是作文教学创新的重要内容,必须着力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逐步懂得广泛阅读是自身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的需要。同时,推荐优秀读物,选择其中精要、精彩部分,如哲理名言、刻画传神之处、妙语连珠的段落等等,剖析、咀嚼,让学生动心、动情,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阅读兴趣。通过多种教育、多种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实现主动探求。

总之,作文厌恶,是我们语文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作文厌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也是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需要老师积极引导,逐步解决。

上一篇:推行完整写作,强化个性指导 下一篇: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