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20 03:08:14

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为其有效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 将收治的104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服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服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均进行治疗2个月,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血压,心电图,不良发生状况以及患者的肝肾功能的状况。结果 对照组中治愈患者20例(38.5%),有效治疗患者9例(17.3%),显效治疗患者8例(16.0%),治疗组中治愈患者30例(57.7%),有效治疗患者9例(17.3%),显效治疗患者9例(17.3%),比较两种治疗效果可知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效果(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其效果较好且用药相对安全,不良反应状况发生少,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观察;美托洛尔

冠心病心律失常,其发病例数在我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3],在临床上就较为常见。老年人本身器官的逐渐退化导致该病的发生,若病情较为严重者需及时进行治疗,否则将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及身体健康。本文对收治的104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与不同的用药进行治疗,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血压,心电图,不良发生状况以及患者的肝肾功能的状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0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其中治疗组患者中男性31例(59.6%),女性21例(40.4%),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64.52±3.71)岁,病程2~8年,平均(4.18±0.92)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0例(57.7%),女性20例(42.3%),年龄48~77岁,平均年龄(64.42±2.91)岁,病程2~8年,平均(4.07±1.12)年。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气短无力,心悸,胸口闷等,104例患者经过心电图检查诊断后均符合WHO冠心病心律失常标准,其中对照组患者中13例(42.15%)患者诊断为室性早搏,28例(36.54%)患者诊断为房性早搏,11例(22.12%)患者诊断为交界性早搏,治疗组者中14例(42.15%)患者诊断为室性早搏,23例(36.54%)患者诊断为房性早搏,15例(22.12%)患者诊断为交界性早搏。所有患者均排除贫血、肝肾功能不全、风湿性心脏病、哮喘以及其他重大疾病的干扰,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以及发病的部位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52例患者给予心痛定,药量为4.5~9.8mg,2次/d,根据患者个体差异以及具体病情斟酌药量的使用,若患者发病较急可与舌下进行含服,同时给予患者美托洛尔13.5mg~29.7mg,同样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给药,1次/d;治疗组52例患者给予心痛定,药量为4.5~9.8mg,2次/d,根据患者个体差异以及具体病情斟酌药量的使用,若患者发病较急可与舌下进行含服,同时给予患者服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用量为19~22mg/次,每晚进行口服药物1次。104例患者均进行治疗2个月,用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电图动态连续检查,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血压,心电图以及心率失常发作状况(次数和时间),以检查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发生状况以及患者的肝肾功能的状况。

1.3临床诊断标准[4] 治愈:患者经用药后无心率失常状况发生。显效治疗:患者心率发生失常次数以及每次所用时间均降低,降低程度在89%以上,且患者的房颤发生状况消失。有效治疗:患者心率发生失常次数以及每次所用时间均降低,降低程度在49%~89%,且患者的房颤发生次数显著降低。无效治疗:患者心率发生失常次数以及每次所用时间均降低,但是降低程度在49%以下,且患者的房颤发生次数降低不明显,甚至病情比用药之前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SPSS17.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以P

2结果

对照组52例患者给予药物治疗两个月后,治愈患者20例(38.5%),有效治疗患者9例(17.3%),显效治疗患者8例(16.0%),无效治疗患者15例(28.8%),治疗组52例患者给予药物治疗2个月后;治愈患者30例(57.7%),有效治疗患者9例(17.3%),显效治疗患者9例(17.3%),无效治疗患者4例(7.67%),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1.2%,92.33%,比较两种治疗效果可知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效果(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冠心病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发生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患者心肌出现缺血、缺氧,患者体内酸性物质的堆积以及炎症的发生等导致患者的心室进行重构,进而引发心律失常状况的发生。一般治疗该病的药物的使用剂量较大,因此导致药物对患者的毒副作用较为严重,他汀类药物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是调整患者心脏的自律性,研究表明,该类药物可显著降低患者短阵室速的发生,提高患者血管的内皮功能,同时对患者具有抗炎及抗氧化的作用。

本文对104例患者分别给予不同的用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52例患者给予药物治疗2个月后,治愈患者20例,有效治疗患者9例,显效治疗患者8例,治疗组52例患者给予药物治疗2个月后,治愈患者30例,有效治疗患者9例,显效治疗患者9例,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1.2%,92.33%,比较两种治疗效果可知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效果(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治疗结果可知,使用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其效果较好且用药相对安全,不良反应状况发生少,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高传玉,马业成,朱中玉,等.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1,25(5):362-363.

[2]王林.辛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调脂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2012,18(20):59-61.

[3]中华心血管杂志编委会心血管药物对策专题组.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26(6):405-416.

上一篇: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伴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