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上市公司频频变脸

时间:2022-10-20 02:25:53

香港上市公司频频变脸

近年香港品牌有回春之势,三年间超过10间公司上市,这种抱团式上市已十分罕见。纵观新上市品牌,它们有不少共通点:首先,凭借其本土知名度,公开发售时认购反应相当热烈;其次是借助上市平台,进而北望神州。当然,上市之后它们的股价表现迥异。在沪港通即将开通之际,笔者劝告内地股民谨慎为上。

三年超过10间港企上市

香港证券市场有123年历史,在这百年历史里,香港品牌有过几波上市潮。1950年代开始,香港制造业蓬勃,带来第一波上市潮的是工业股;之后香港经济起飞,金融地产开始抬头,便有了第二波的上市潮,如长实、新鸿基等老牌大型股份;时至今日,上市企业五花八门,有饮食业的翠华、鸿福堂,有搞美容的必瘦站,也有卖二手袋发迹的米兰站,还有夜店股Magnum凑热闹。正在筹备上市还有衍生,卖的是七星茶和开奶茶。

这些新晋品牌各有精彩,上市期间给市场带来不少谈资,上市之后也有不少惊吓。先说说有“超购王”美誉的米兰站,上市集资仅2700万,竟变成600亿抢购,超额认购2180倍,成为香港史上超购倍数最多的新股。

米兰站主席姚君达,只有中学学历,20年前是一名小贩,在街上摆地摊,日子久了,掌握了港人喜欢名牌和炒卖的性格,利用多年积蓄,2001年在尖沙咀开设了第一家米兰站,创下以现金收二手袋先河。然而,日子并非一帆风顺,开店初期遇上全球经济收缩,两年后又遇上沙士,香港经济几乎停顿,米兰站一度濒临生死边缘。幸好熬到内地开放自由行,业务始走上正轨。

米兰站是幸运的,伴随内地自由行与日俱增,生意越做越大,经过10年发展,该集团成为本港二手名牌手袋商龙头,全港共有10家分店,并成功进入内地市场。2011年上市,挟着内需和奢侈品概念,备受市场追捧,股价一度高见2.4元,姚君达的身家挤入10亿富翁行列。

姚君达声言米兰站就如他的亲生儿子,上市只是第一步,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不曾想还不到两年,米兰站就宣布卖盘。背后原因很简单,内地打贪、反奢侈,生意急剧向下。2012年度录得亏损1391万元,2013年度亏损进一步扩大至3752万元,根据早前该集团发出的公告,今年上半年更有重大亏损。也许是市场看淡该集团前景,洽谈了几个潜在买家最终都告吹。米兰站股价开始节节向下,由最高的2.4元,下跌至0.7元,跌幅超过七成。

上市后集体变脸

业绩变脸的不止米兰站,今年一月挂牌的Magnum,以香港首只夜店股的噱头,上市首日股价大升近九成,可惜3月便发出盈警,表明盈利不但倒退,甚至亏损。刚上市不久的鸿福堂也如是,去年才赚3446万元,但招股书指,上市开支总额估计高达约3400万元,差不多等于用尽全年盈利。除非该集团下半年生意额飙升,或有足够的盈利抵消开支,否则结果不难想象。鸿福堂靠卖凉茶起家,有近30年历史,1995年开始推广樽装凉茶,近年加入自家汤系列,逐步转型为养生品牌。

业绩相对不错的是翠华和必瘦站,前者是餐饮股,后者是美容股。上市至今尚未有变脸的丑闻。必瘦站始创人欧阳江,做过几年医生,在巨大压力下,靠狂吃零食减压,从标准身材变成了一大胖子,成转行催化剂,如今已回复标准身形。必瘦站与传统美容纤体公司不同,它主打医学美容,即靠非入侵性仪器改善肌肤或体型。

樱桃好吃树难种

惟必瘦站力推医学美容生意,短短三个月引入三大基金做股东,包括邓普顿、富达和有“亚洲巴菲特”之称的谢清海旗下惠理基金,刺激股价年升四倍,羡煞旁人。不过,2013年度业绩并没有带来多少惊喜,仅增加了6%至8302万元。

内地与香港联系日趋紧密,香港品牌冀望凭借其上市地位,进而北望神州,可惜樱桃好吃树难种。早在2004年进军内地市场的修身堂一度连年亏损,直至转型做美容批发才扭亏为盈。此外,内地维权意识开始抬头,如广州妈妈网和天涯小区等讨论网站,先后爆出香港美容公司销售手法有问题,其中必瘦站就是被质疑对象之一。

另一个需要留意的是,去年新修订的《商品说明条例》生效后,美容院有关虚假及误导性宣传、利用高压手段迫使顾客签帐等销售行为受到管制,前线销售人员不能像以前那样去做,生意难上加难。

不少内地游客慕名而来翠华,不过,站在港人角度,作为一间茶餐厅,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一杯奶茶、一碟不起眼的炒饭可以贵成这样,也许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物价飞涨、租金昂贵下,翠华纯利还能保持两成以上的增幅,2013年度赚了1.56亿元,成为餐饮股的奇葩。在内地打贪风暴下,翠华成了少数受惠者,内地业务按年增长超过七成,收益3.55亿元,也是香港少数新晋品牌成功赚钱的例子之一。

选择港股宜小心

沪港通开通在即,在运行初期,可供内地股民选择的港股只有266只,新晋香港品牌尚未纳入其中,然而,这些限制迟早会取消,笔者劝告内地股民在选择港股时宜小心,特别是那些略具知名度,但市值不大的股份。

沪港通在10月开通,吸引大量外资流入香港,为此香港金管局多次向市场注资。数据显示,7月金管局19度注资共651亿元,超越2012年12月美国第三轮量宽后单月注资630亿元纪录;8月仅两个交易日已三度注资67亿元,市场料吸资趋势将会持续。如果欲尝新措施的“头啖汤”,保守型投资者最好买入蓝筹股,譬如长实、腾讯等。

另外,盈富基金也是一个热门选择,该股买的一篮子香港蓝筹股,或者与一篮子中资股挂勾的HZMSCI中国指数ETF,持仓包括腾讯、中移动等140只股份,是一网打尽港股的最好选择。

上一篇:手机用户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 下一篇:神奇的花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