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应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20 02:03:41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应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方法 2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A组:丙泊酚0.6 mg/kg加瑞芬太尼0.6 μg/kg联合静脉注射,术中视情况追加,每次追加剂量同负荷量;研究B组:缓慢静推丙泊酚,按1~2 mg/kg为诱异剂量;同时监测术中生命体征,术中镇痛镇静效果、宫颈口松驰度、术中出血量及安全度测定等。对照组采用单纯局部浸润麻醉。结果 镇痛、镇静效果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

【关键词】 丙泊酚;瑞芬太尼;清醒镇静镇痛;人工流产

作者单位:473012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

以往在国内行人工流产手术中,一般不用,而该手术属宫内操作,会导致迷走神经兴奋,从而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人流综合征(RAAS),给患者带来恐惧与不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接受无痛治疗的患者日渐增多。前些年采用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可获得理想效果[1,2]。近年来本院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取得了更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0例均为健康妇女,年龄20~40岁,平均(20±4.5)岁,体重45~80 kg,妊娠6~10周,均经尿HCG和盆腔B超检查证实为宫内妊娠。其中初孕产妇68例,有剖宫产史者66例,阴道分娩史118例,人工流产史156例,260例均无心脏病、高血压、呼吸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癫痫、生殖道感染及变态反应病史。将260例妊娠妇女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为130例,研究A组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注射,术中视情况追加,研究B组用丙泊酚静脉麻醉,选同期用局部浸润麻醉100例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在年龄、孕周、孕产次等与研究组基本一致,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人工流产术前常规准备,研究组术前禁食水4~6 h,由专职麻醉医生静脉给药并观察情况。麻醉前测呼吸、血压、心率、脉膊,建立静脉通道,术中吸氧、心电监护,备呼吸机。研究A组:丙泊酚0.6 mg/kg加瑞芬太尼0.6 μg/kg静脉注射,术中视情况追加,每次追加剂量同负荷量,麻醉满意后由产科医师实施手术。研究B组:丙泊酚1~2 μg/kg,静脉注射,术中视情况追加,每次追加剂量同负荷量,同时观察患者的反应,麻醉满意后,由产科医师实施手术。对照组:宫颈两侧局部浸润麻醉,开放静脉通道,并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无任何镇静药物。

1.3 镇痛标准 镇痛评分标准按照VAS评分法。Ⅰ级:无疼痛主诉或稍感不适;Ⅱ级:轻度疼痛可以忍受,尚合作,微汗;Ⅲ级:中度持续疼痛,不能合作,出汗;Ⅳ级:重度疼痛,不能忍受,喊叫,不安,出汗,四肢厥冷。

1.4 宫口松驰度判定标准 能否一次性通过6号吸头。

1.5 人流方法 采用国产电动人工流产吸引器完成手术,用宫颈扩宫棒扩张宫口大于准备用的吸管半号或1号。

1.6 统计学处理 文中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所获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及双尾t检验,所有数据输入SPSS 13.0统计软件包,以P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 见表1。由表1可见,观察A组和对照组无痛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

表1

3组镇痛效果比较(例,%)

组别nⅠ级Ⅱ级

研究A组130128(98.46)2(1.54)

研究组B组130125(96.15)5(3.85)

对照组10013(13.00)87(87.00)

2.2 口松驰情况 见表2。研究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

表2

3组宫颈口松驰情况比较(例,%)

组别n宫口松驰宫口未松也

研究A组13078(60.00)52(40.00)

研究B组13046(35.38)84(64.62)

对照组10012(9.23)88 (67.69)

2.3 术中出血量比较 见表3。研究A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B 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表3

3组术中出血量比较(例,%)

组别n出血量

研究A组130124(95.38)6(4.62)

研究B组130125(96.15)5(3.85)

对照组10095(95.00)5(5.00)

2.4 三组其他反应比较 研究B组有4例出现呼吸抑制,17例出现局部注射部位刺激痛,20例术中、术后出现恶心、呕吐,82例麻醉后手术时出现全身扭动。研究A组仅一例出现低氧血症,无恶心、呕吐及注射部位刺激痛症状,患者清醒无痛,完全配合手术,对照组100例有3例出现人流综合征。

3 讨论

丙泊酚是一种新型、快速、短效静脉,适应于诱导和全身麻醉,1989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将丙泊酚应用于临床,1993年国内开始应用,是清醒镇静的最佳选择[3]。是目前门诊手术较为理想的静脉,且麻醉操作简单易于被患者接受。但在无痛人流术中丙泊酚镇静作用虽可以因意识消失而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并抑制人流术中疼痛刺激引起的体动,但由于其无明显镇痛作用而不能完全有效抑制手术应激,单独使用因用量较大而引起麻醉过深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表现对呼吸循环的抑制作用。瑞芬太尼是最新的阿片受体激动剂,药效强,起效迅速,剂量容易控制,安全可靠,可以加强镇痛,联合应用弥补丙泊酚在镇静方面的不足,减轻镇静深度和伤害反应,减少丙泊酚的用量。研究组260例中130例使用丙泊酚加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满意,Ⅰ级镇痛率达98.46%,而且患者清醒镇静、镇痛、无痛苦,不恐惧,宫颈扩张比较容易,130例中,有78例能一次性通过6号吸头,与研究B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研究表明,使用丙泊酚加瑞芬太尼做全身麻醉可起到很好的镇静镇痛作用,而且可以松驰宫颈口,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副反应发生。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对术中出血量进行测量和估计相结合,研究A、B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说明丙泊酚加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对子宫收缩及出血量无影响,但丙泊酚与其他一样,对呼吸循环有抑抑制作用[4],大剂量快速注射药物可引起血压降低,呼吸变浅甚至暂停。文献报道,在30 min内静推丙泊酚2.5 mg/kg,患者呼吸急促,78%出现呼吸暂停[5]。于相当时间静推丙泊酚1.5 mg/kg则无呼吸抑制发生,表明丙泊酚对呼吸抑制与剂量、浓度和注药速度明显相关。使用丙泊酚0.6 mg/kg联合瑞芬太尼0.6 μg/kg,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能够保持清醒的意识状态,医师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能够随时与患者交流,患者能配合医嘱,更安全地完成整个手术过程。因药物用量小,不会出现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注射部位刺痛,而单用丙泊酚用药剂量大,镇痛效果差,术中患者无意识体动,影响手术操作,增加手术风险。研究组260例,无一例发生人流综合征,而对照组用局部浸润麻醉,镇痛效果差,Ⅰ级镇痛率仅为13%,且宫口松驰作用小,100例手术有3例发生人流综合征。

综上所述,使用小剂量丙泊酚加瑞芬太尼应用于人工流产,清醒镇静、镇痛,效果好,起效快,维持时间短,患者无痛苦,更满意。在子宫口松弛方面优于单用丙泊酚及局部麻醉,且不影响子宫收缩,无呼吸抑制,无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生,临床上值得进一步观察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王玲,位洪智,叶铁虎,等.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中华麻醉学杂志,1994,13(2):90.

[2] 罗红,曾济宏,黄增平.异丙酚静脉麻醉实施人工流产300例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13(4):245.

[3] Heuss LT, Inauen W. The dawning of a new sedative:propofol in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Digestion,2004,69(1):20-26.

[4] 刘保杰.现代麻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93.

[5] 适全,焦士林.异丙酚静脉诱导的临床观察.中华麻醉学杂志,1995,15(1):34-35.

上一篇:米非司酮配伍米素前列醇终止11~15周妊娠 下一篇:宫颈环扎术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