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与20世纪民族民间音乐对西方作曲家创作的意义

时间:2022-10-20 02:01:12

19世纪与20世纪民族民间音乐对西方作曲家创作的意义

【内容摘要】19世纪西方民族音乐开始了自身寻求发展的道路,以德奥为中心的传统创作方式是这些寻求民族音乐发展作曲家们避忌的。随着思想与科技的进步,20世纪作曲家的民族意识愈发强烈。但无论怎样,从19世纪到20世纪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已经对当时西方作曲家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民族音乐 民族题材 创作差异

一、概述

民间音乐的发展从未停止过,只是随着历史背景的变迁有缓有急。西方传统音乐创作中对民族音乐的使用也从未间断,但是坚持朝着民族化方向一直不停地尝试和努力的却并不多。19世纪中后期民族乐派的出现也绝非偶然。政治背景、文化思潮、审美趣味等客观与主观的因素都是民族音乐越来越被重视的主要原因。

19世纪中后期,民族乐派在欧洲兴起,北欧、东欧等国家的一大批致力于发展本国民族音乐的音乐家开始用本民族的历史故事、社会背景作为题材,表达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感情,大量运用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使作品风格突显出区别于德奥风格的特点。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德沃夏克,芬兰的西贝柳斯,挪威的格里格以及俄国的格林卡、五人团、柴可夫斯基等。

进入20世纪,在欧美各国,民族乐派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如匈牙利的巴托克、柯达伊,西班牙的法雅,罗马尼亚的埃乃斯库,美国的艾夫斯、科普兰以及英国的威廉斯和霍尔斯特等新一代的带有深刻民族痕迹的作曲家。

民族乐派是在东、北欧各国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东、北欧各国民族意识不断增强,从文学开始逐渐蔓延到绘画、音乐。一些进步的文学家产生了建立本民族文化的强烈愿望,同时极力要摆脱西欧艺术思想对他们深刻的影响。当时兴起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潮也促使了这些国家复兴民族文化运动的爆发。民族音乐家们开始在自己的国家里兴建民族的音乐厅、音乐学院等机构,同时大量收集民间音乐进行研究,以便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性的音乐。所有的一切都是东、北欧各国音乐家对西欧音乐风格长时间垄断现状进行的有意识的文化反抗。

二、19世纪与20世纪民族民间音乐在音乐创作中表现的异同

(一)共同性

19世纪与20世纪的部分作曲家(主要指民族乐派)以及他们所创作的音乐具有的共同性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用本民族的历史、现实、传说和文学著作等为题材内容来创作音乐作品。如19世纪被称为“俄罗斯音乐之父”的格林卡创作的四幕歌剧《伊凡·苏萨宁》是第一部用俄语演唱的歌剧,音乐充满了俄罗斯民族风格,格林卡将俄罗斯民歌的精神实质和表现手法融入其间,使得这部歌剧在突出了俄罗斯民族特征之外还获得了一致肯定的国际声誉。19世纪这一类型的民族乐派作品层出不穷,具有代表性的还有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穆索尔斯基的歌剧《鲍里斯·戈都诺夫》等;另一类则是作曲家直接抒发个人体验和情感,如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斯美塔那的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等;还有一类直接表现现实民族斗争的,如西贝柳斯的《芬兰颂》。20世纪民族作曲家们在创作音乐时也带有这些特点。20世纪最具有民族意识的作曲家巴托克,他的个人独特风格最成熟的时期(1908—1924),尽管也受到德彪西等人的影响,但与民间音乐对他的影响不能相比。正是在匈牙利的民间他才确立了自己对民间音乐的挚爱,以及吸取优秀民间音乐在自己的创作中。巴托克曾说“农民音乐的研究,对我有决定性的影响,它把我从流传至今的大小调体系的垄断统治中完全解放出来了”(奥斯丁《20世纪音乐》)。巴托克还从民间音乐中发现了五声音阶和古老的调式音节,并从它们出发,到达半音体系。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把20世纪民族乐派看作是19世纪民族乐派的继续和发展。在有些作曲家的作品里,这种继承关系表现得更为明显、直接。如亚纳切克继承了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德沃夏克的传统,并受到俄罗斯民族乐派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强烈影响;沃恩·威廉斯继续推进了埃尔加等人开创的英国民族音乐复兴运动,成为这一运动中最杰出的代表;美国和拉丁美洲各国的民族乐派发展较迟,进入20世纪以后,作曲家们才开始创作第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作品。但是,他们的创作活动也仍然离不开欧洲19世纪民族乐派思潮的强大影响。

(二)差异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社会发生剧烈变革。两个世纪中各自的民间音乐所带给作曲家们的意义和作用终究会发生变化,笔者以下从几个方面略微探讨一二。

(1)20世纪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们在处理民间音乐素材的原则和方法上,由于有了更可靠的记录方法(通过录音机),对民间音乐的科学研究不断深入,作品可以处理得更接近于民间音乐的原来面貌,甚至有意识地发掘民间音乐中实际存在的所谓“不规则性”。

19世纪作曲家们经常按照传统的专业音乐方式来处理民间音乐,而对这种“不规则性”往往忽视。20世纪民族乐派作曲家们还常常从民间音乐不同于专业音乐的种种特征出发,创造出新的风格、新的体系,其杰出代表是巴托克。巴托克曾带着简陋的录音机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地农村广泛收集民歌。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可以发现源自匈牙利等地农民音乐、突破了传统专业音乐规则和体系的各种调式、音阶和节奏,以及由这些调式和音阶所形成的独特、新颖的和声。

(2)20世纪民族乐派虽然也表现出一定的爱国主义情感,有些作曲家的创作活动与本民族在政治或文化上力求摆脱外来的统治和支配联系在一起,但是,总的来说,他们不如19世纪民族乐派作曲家们那样具有自觉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爱国热情,以及重视从本民族的历史、人民生活、传说和文学著作中选取题材,强调内容的民族性。

20世纪民族乐派在内容的充实性和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深度上,比19世纪明显地有所削弱。但是作曲家们对民间音乐本身抱有更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们对民间音乐特征的新发现,表现得更为突出。

(3)前文提到20世纪民族乐派是19世纪的一种延续,事实当然不止于此,20世纪的作曲家们还吸收了同时代其他音乐流派的特点,对于20世纪的新颖的创作技巧也照样吸纳,因此,20世纪的民族乐派已然是西方现代音乐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而19世纪民族乐派则是同浪漫主义音乐结合在一起的,它具有浪漫主义的音乐特征。当然,20世纪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们在音乐语言的创新方面程度有所不同。有的大胆探索新路,有的比较接近传统。前者如巴托克,后者如科达伊,他们同是匈牙利民族乐派的两位代表人物,其创作却典型地表现出这种区别。

结语

各国民族乐派的音乐确实丰富了欧洲音乐的语言和风格,为世界音乐的多样化增添了色彩。19世纪与20世纪的民族乐派作曲家们无论有何相近或相异的特征,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他们都在极力摆脱西欧音乐传统的束缚,以求唤起民族文化意识的普及。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西欧、北美各国,音乐中的民族主义倾向大为减弱。尽管个别作曲家的创作中有时仍保留某些民间因素,但音乐的民族风格和特色已普遍不受重视,而被一种没有鲜明民族风格的所谓“世界性”的音乐语言所代替。然而,在拉丁美洲、巴尔干诸国,仍有不少作曲家在发展本民族音乐文化时继续使用民间音乐语言进行创作。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2]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3]彼得·斯·汉森.二十世纪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4]冯志平.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音乐高考中的视唱练耳教学 下一篇:利用趣味实验创设物理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