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山东省茌平县城市规划调查

时间:2022-10-20 01:27:40

基于山东省茌平县城市规划调查

【摘 要】茌平性质为“新兴制造业基地、市域综合次中心”。

【关键词】城市;功能;优化

Shandong Province-based Chiping County, city planning survey

Li Jun-bo

(Jinan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Jinan Shandong 250000)

【Abstract】Chiping nature of the emerging manufacturing base of the City of integrated sub-centers.

【Key words】City;Function;Optimization

笔者利用今年寒假时间对山东省茌平县城市规划调查,通过查资料写此报告。城市规划是继承过去、创造今天、预测未来的一门科学,必须注重统筹发展。搞好茌平县城市规划,要从城市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统筹局部与全局、近期与远期、条条与块块的关系,在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谋划城市发展。

1. 茌平城市性质定位

茌平县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认识该城市的林、水和风景名胜等自然景观要素,发掘、保护、利用、开发、改造自然环境空间特色,在共性中找出个性,围绕个性建设特色城市。与此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的和谐与持续发展的战略。

综合茌平所处区域位置的特点、茌平城市发展历程,结合近几年茌平产业发展以及城市空间拓展模式,确定茌平性质为“新兴制造业基地、市域综合次中心”。

1.1 城市功能布局。

茌平城市未来将形成组团式的分区空间结构和组合式多中心格局,使城市的中心区、副中心、组团和其他各区块功能更加合理、明确,各功能区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城市中心将历史遗留下来的过多功能尤其是生产功能、农业功能,通过全市整体调整,向其他功能区疏解、归并,以增强现代服务功能,充分体现主城的繁荣繁华;通过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引导,使城市各大功能区,主体功能突出,配套功能完备,特征明显,品位较高。在未来城市总体功能布局上,体现大气、和谐;在分区功能布局上,体现精致和谐。

1.2 创新发展布局。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永恒动力,也是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国际化,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从自然因素让位给智力因素,创新能力愈益成为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茌平要保护和发展“以铝加工和轻工业为主的园林式工业城市”的城市定位和“新兴制造业基地、市域综合次中心”的城市发展战略,实现“三城同创”(全国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全国生态县)的目标,必须着力增强城市的创新功能,使之真正成为“求知创业”的天堂。增强城市的创新功能,首先要培育和增强创新源,其工作重心更多的是创造吸引人才、资本等先进要素的城市机制和环境。

2. 茌平县城市发展历程分析

2.1 城市建设的起步期。

1996年之前,茌平城市建设发展缓慢,城市格局混乱。至1996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达到6.5平方公里,城区总人口不足5万人,占城市化水平的7.8%。城市刚刚形成北部工业、南部居住的雏形。城市功能还不完善。

2.2 工业用地集中建设期。

1996~2003年,围绕核心企业,企业组团集聚,沿铁路及过境公路集中布局。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吸引人口的两大磁极,这期间城市人口与城市规模急剧发展,城市人口中心明显北移。至2003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达到17平方公里,城区总人口达到10.2万人。城市初步形成北部工业,南部居住格局。城市功能初步完善。

2.3 工业大发展带动下,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至2008年底,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达到22.94平方公里,城区总人口达到15万人。工业类型用地为强烈的专业性与高度的空间集聚度,城市北部工业区继续发展,南部其他类型用地分散布局。城市工业功能突出,其他城市建设滞后。近年城市建设向南发展迁移趋势明显。

3. 茌平现状解读

3.1 地区经济实力不强。

山东省提出“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未来经济的重点发展方向是胶济铁路沿线、北部沿海带和南部沿海带。茌平游离于三条经济发展廊道之外,处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弱势地区。

3.2 优越的区位及交通优势。

茌平距聊城22公里,距济南75公里。济聊高速公路把茌平和聊城两个城市紧密联系起来,城区北部济邯铁路穿过,南北向105国道把茌平和高唐联系起来。从空间距离和交通设施等多方面看,茌平比聊城其他县具备一定优势。

3.3 产业发展现状。

重化工带动下,产业快速扩张。产业链:电解铝产业、密度板产业、味精产业、纺织产业、制药产业等。区域贡献突出,2011年GDP198.45亿元,占聊城市13.89%,排第四,增速34.13%,排第一。税收收入全市第一。能源依托明显,万元GDP能耗、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万元能耗居市域第二,万元GDP电耗,远高于其他县区,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最低。产业结构方面支柱行业一枝独秀,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据绝对支配地位,原料、能源及产品销售在外地。相对落后的服务业,横向比生活落后生产,内部看管理多于服务。

3.4 城市空间。

工业与城市的空间矛盾,市民远离工业的愿望,使北工南居空间格局更加明晰。产业空间布局混乱,不同污染程度的工业、工业与城市之间布局较为混杂,缺乏有效组织。

良好的自然本地,茌平县境内有12条自然河流及两条引黄干渠和9条分干渠,其中徒骇河是境内主要河流。县域南部韩集湿地是重要的生态资源。

4. 茌平规划发展重点

通过对茌平县城市发展历程和茌平现状分析,根据茌平城市性质定位和茌平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重点在茌平新人文精神城市规划战略,提升城市环境品质,追求现代生态规划,规划发展新思路四个方面思考研究,统筹局部与全局、近期与远期、条条与块块的关系,在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谋划茌平城市发展。

5. 现代生态城市设计具体措施

5.1 立足长远,狠抓规划,确保园林绿化科学布局。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和灵魂。近年来茌平县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严格按规划建设,增强规划对绿化建设的指导。一是科学规划城市绿地系统。2004年,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一心、四区,西扩南展”的城市格局和“四纵四横一环”的城市道路总框架。

5.2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努力提升城市绿化水平。

5.3 结合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搞好老城区绿化。

5.4 结合道路建设,突出线状绿化特色。

5.5 高质量完成公园、广场等片区绿化。

5.6 建管并重,创新思路,积极探索绿化养护管理长效机制。

5.7 加强组织领导,着力营造全民参与创建绿色家园氛围。

坚持以人为本,以建设城市园林精品,提高城市品位,改善人居质量,丰富城市内涵为重点,合力推进城市绿化建设,为把全县建成生态型园林式现代化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县城”做出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1.李永福主编《建设法规》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6月.

[文章编号]1006-7619(2011)01-29-036

上一篇:浅谈基坑的支护与加固质量控制 下一篇:浅谈现代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