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理念探讨

时间:2022-10-20 12:50:08

城市广场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理念探讨

[摘要]一个城市的成熟度,与其公共设施形象独到的设计是息息相关的。公共设施形象设计要求对公共空间、人、城市设施这三者统筹协调,它所探究的对象是空间、设施与行为因素组成的行为场所中的产品。本文通过对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周边广场公共设施调研分析,结合国内外较成功的案例予以阐述广场公共设施设计需要怎样的理念。

[关键词]城市 公共设施 设计理念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的立体化不断延伸。公共设施的系统化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好坏,而且对城市的人员分布、交通与环保产生重大影响。

然而,我们面临的关键任务就是如何使天津滨海新区公共设施设计更为标准、规范、有效、准确。一个城市的公共设施不仅能够反映出城市的发展情况,同样在城市形象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通过不断完善滨海新区统一化的公共设施系统,提升使用功能,构建和谐社会环境,节省人力、资金和能源来使人们在滨海新区的出行感到更加方便、快捷和安全,同时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以具备国际化都市的水平。

二、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可行性

1.社会性

城市的公共设施形象建设是多种因素综合组成的,因此它必然会显示出其社会性。其中社会性主要体现在城市的公共设施是社会经济、文化的产物,由社会环境来决定其生存,同时,受一些社会环境的影响,它的存在背景往往是社会的政治、文化等。在追求城市化的同时,必须以人与人的社会性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适应社会大环境,及时改善城市设施形象,才能够表现出城市的时代精神。

2.可塑性

如果城市形象一旦形成,就会有相对稳定的特征,在正常情况下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即使出现一些新的信息或者是面貌,人们也会本能地做出反应。因此,在设计城市设施形象的时候必须要慎重对待,要考虑多种因素,比如城市与历史的结合等。虽然城市的形象稳定性比较强,只要改变的够彻底,时间够长,并且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能够让市民接受,那么它的改变就是成功的。所以应该积极致力于现代城市新形象的塑造,从而适应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3.可实践性

在滨海新区导向标志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将滨海新区的某一交通枢纽作为样本进行试点,从而为以后对整个城市的规范起到带头作用。

例如步行街,它的特点是人流量大,范围广,接受能力比较强,一般都是作为城市的中心地带,它的形象传播的意义比较重大,也是城市区导向标志体系建设的舞台。在设计步行街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设计的理念要符合步行街的商业气氛,显示出城市时代的特点,要设计一些能够吸引人们眼球的指示牌和特殊设计的信息地图。步行街公共设施设计应当作为城市化建设与环境设计的首选,这也是多个成功城市的共识。

再如交通设施,它作为城市人员与物品流动的纽带,对于城市而言是十分关键的,它也是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可以展现出诸如豪放、儒雅、沉稳、浪漫等不同的城市风格。一个城市的生活质量、城市形象等都可以通过城市的交通设施体现出来,因此,交通设施的建设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个重点内容。

最后是广场设施设计,也是本文重点讨论的一个城市节点。广场是个多样化的概念,它可以分为休闲广场、购物广场、美食广场等等,它能够体现出城市的风情和市民生活品质,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场可以容纳大量的市民,是人们融入公共生活之中的宝地,对人们的社会沟通以及培养人们关心城市公共环境、热爱公共生活的优良品质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

三、公共设施设计的系统化设计原则

1.设施与主体建筑造型系统化

设施的建设在本意上理应不能够完全脱离主体建筑造型。但是现在绝大多数的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所使用的设施依然只是单方面的满足功能需求而摆脱造型的束缚。这就导致很多公共设施显得很普通并且没有整体感。因此,在不同的主体建筑造型影响下,其周边设施的造型设计应当建设为其剪影或者与其相关的形态设施,设施不仅仅是设施的概念,还应是赋予主体建筑文化的设施,形成系统化。

2.设施与人系统化

无论是公共设施还是其他设施,其所承载的目标客户是永久不变的――人,那么设施的使用是否安全、合理、方便、人性化等等因素都是应当予以重点考虑的。围绕着以人为中心,设施在造型上要符合视觉享受;在颜色上要起到该有的作用(如警示型的设施颜色要醒目);在功能上要尽可能加载多方面需求;在使用上一定要人性化,这些可以概括为设施与人的系统化。

3.设施与环境系统化

设施依托于环境所存在,而环境又制约着其功能设置。因此设施与环境是联系在一起的,从各个角度,无论造型、功能还是色系,都要与主题建筑、文化、所处地段等等因素统一,形成一个系统。比如处在一个残疾学校周边的广场,此广场的设施就要比其他的广场更加地注重无障碍方面的设计,也就是说,设施不仅依托于广场的环境而设计,同样也要对广场周边的设施与环境予以考虑。

4.设施与设施系统化

很多时候考虑的是设施要适应环境、要人性化、要方便使用等等,可是并没有考虑到设施与设施之间的微妙关系。从一个广场的整体来考虑,其设施应该是从造型、色彩尤其是功能上互相促进的,这样的设施设计才是一个成熟的设施配备。比如说可以在广场的井盖上加入公共卫生间的导向,或者将广场路灯的尾部设计为一个垃圾筒。现在很流行的一类公共座椅就是树的护栏,既保护了树木同时给人们提供休息的场所,而且夏天人们还能够在树的庇护下乘凉,真正做到了设施与设施的结合。

四、系统化设计理念指导下的公共设施设计分析

1.环保设施

在会展中心周边广场的调研中发现,很多垃圾筒均已锈迹斑斑,在如此大的广场上清洁工人使用的设备竟然是在小区常见的带小轮子的塑料垃圾筒。这使得清洁的便捷性很弱,给清洁工工作带来很大的不方便,而且它的摆放非常不整洁,不仅显得落后,同时最终严重影响了整个城市的形象。根据设施与环境系统化原则,设施的使用是要配合环境的要求。无疑,滨海国际会展中心的清洁垃圾筒根本满足不了广场的清洁需求。

看一下北京的天安门广场设施使用情况,如图1。这是一名清洁工人正在骑着垃圾车用长夹子夹垃圾。不难发现,清洁工工作非常方便,省时、省力、效率高,而且流动性极强,非常适应在这种大面积的广场上使用。造型上我们可以依照设施与主题建筑造型系统化原则与主体环境形成整体即可。相比之下,国外的设施就更加的人性化考虑了,如图2。此款英国设计的垃圾桶在负重达到一定程度时,桶内设置的传感器会自动开启,将垃圾进行压缩,利用的能源为太阳能,目前投放的地点是剑桥市绿底路公园,它外观为正常垃圾桶大小,但是容量却可达800升,约0.8立方米,这不仅减轻了清洁工的工作强度,同时很好地利用了它作为室外设施的优势――太阳能。最令人惊叹的是当它容量满时会自动给清洁工人发 E- mail通知清理,真正达到了所使用的设施与人系统化的境界,如果用到硕大的滨海国际会展中心广场,不仅节省了人力资源,而且给来这里的外地人、国外友人带去的是城市现代化的印象。

2.管理设施――以售票亭为例

滨海国际会展中心的售票亭采用的是最普通的方盒子造型,与其主建筑以锦扇为原型的设计相差甚远,不符合设施与主体建筑造型系统化原则。去过北京鸟巢体育馆的人都知道,鸟巢体育馆周边的地灯采用的是小鸟巢的造型,设施与主体建筑的系统性使得整个鸟巢体育馆更加的的富有整体感、层次感和庄重感。

在美国,知名的百老汇处在一个交通复杂的小广场,它所呈现出来的售票亭不仅是售票处,同时是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如图3。它采用的是半透明玻璃展觉表现力的同时能够和整体现代的霓虹灯环境融为一体,做到了设施与环境的系统化。它还赋予了为游客和顾客提供了一个可以驻足观看和感受广场气氛的新型公共空间的新功能,符合了设施与人的系统化。前面有提到广场的重要性,它真正达到了广场设施建设的终极目标。

3.安全设施――以井盖为例

井盖作为我们天天脚下踩过的设施,其很多还未开发出来的价值值得去探索。通过滨海国际会展中心的调研发现,其广场的井盖多为小孔组成的方形造型,非常普通。如图4,为青岛啤酒街的一处地面井盖设计。它的色彩艳丽,不仅充满趣味感,而且带有主题性,起到了导视的作用。对于大型的广场,诸如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公共卫生间以及售票亭等设施的导视很难把标识做准确,利用井盖,做地面标识,也就是利用设施与设施系统化原则,效果会非常显着。

五、结语

综上所述,广场的公共设施形象不单能够创造出城市的良好环境形象,还有利于地区的经济发展、市民交流、城市规划以及弘扬城市文化。人们在指认和感受一座城市的时候,总是与那些可以标志和彰显其形神的建筑、街区、广场、公园及树立其间的公共设施形象设计密不可分的,良好的城市形象可深刻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而且正确地重视公共设施的设计可以使人们更加热爱他们生活的城市环境。

上一篇:“2+1”校企合作模式下商务关键能力培养过程性... 下一篇: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