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情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时间:2022-10-20 12:42:03

沟通情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教学过程中工作中,师生之间往往是教师说学生听。师生之间没有情感的交流。其实,师生之间情感如何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效果的好坏,师生之间的情感是否融洽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是否热爱。爱在师生问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它沟通了师生问的思想,协调了师生之间的关系,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因此说师生问融洽的情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1沟通师生情感,树立教师威信,以情感人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崇高的人格和深受学生欢迎的民主的、科学的工作方法。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力争想做一个优秀的合格的班主任,为学生树起一个鲜明的榜样,引起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戴。平日我做到品行端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大公无私、光明磊落,从而使学生从心里佩服老师的才华和人品,愿意和老师亲近,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2热爱学生,以情入手,师生情感相通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最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就是说作为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必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才能同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因此要达到师生情感相通,在这方面我作为班主任首先建立起正确的学生观:一方面,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来看待,对待学生的弱点、缺点以至错误,要给予真诚的、热情的、严肃的同志式的批评、教育和帮助,而决不能歧视、讽刺和挖苦,否则就会伤害学生的人格和做人的尊严。另一方面,尊重学生应有的权利,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对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要充分放手让学生去做,如:主题班团会、运动会、班干部选举及班级日常工作都应听取学生的意见,使学生在被尊重的同时,学会尊重别人,从而拉近师生问的距离。如果一切都由班主任一手包办,不尊重学生的意见,不给学生各抒己见和不给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班主任产生不信任感,进而导致逆反心理的形成,不利于师生问的情感沟通。“理解万岁”这是我的口号,在学生中很受欢迎,班主任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要理解学生。如何才能做到理解学生呢?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要与学生交朋友,放下架子,改变那种“居高临下”的传统模式,进行心理换位,从学生的需要和期望价值来考虑问题,而不能想当然,否则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而堵塞了班主任进一步了解学生获得学生信任的道路。班主任只有与学生交知心朋友,用真情去打动学生,学生才愿意向老师吐露心底秘密,教师才能窥测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获得教育学生的最好契机。

尤其是学生在遇到失败、受到挫折时更希望有人去理解他,这时班主任若能及时地表示关切、理解,伸出热情之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必然会获得比平时更难以获得的良好效应――学生对老师的感激,进而是尊敬,师生问的情感会更加贴近。当然强调师生情感相通,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职责,甚至姑息学生的缺点,而是既要真诚亲切地对待学生,又要对他们进行严格要求。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是辩证统一的。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与学生交朋友,本是很正常的事,但在一般情况下,班主任往往只注意、重视那些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交往,而忽视了那些学习不好甚至好调皮的学生,更谈不上交知心朋友了。然而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戴尔・卡耐基在谈人的需要时提出:人们大都“渴望被肯定”。那些差生尤其需要老师及时发现和肯定他们的进步。

3了解学生个性差异,扬长避短,做好差生转化工作

那么如何才能发现差生的点滴变化呢?这就需要班主任积极并且经常地参加到学生的活动中去,经常亲密无问地与学生促膝谈心,对好学生和差学生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差生要多投入一份爱心,多加一份注意,了解他们对周围事物的看法,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精心观察,善于研究,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同时还应向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那就是任何一个人没有天生的好坏之分,在老师的眼里没有固定的优生和劣生,大家要用实际行动向老师证明你是什么样的学生。从而使学生卸下沉重的思想包袱,轻装上阵。而及时的表扬又肯定了他们的微小进步,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优点,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信心,增强了搞好学习,提高能力、遵守纪律的勇气和恒心,使差生受到老师关注、理解、尊重的愉悦中尝到进步的快乐,从而从差生转变为好学生。

上一篇:班主任怎样创设和谐班级 下一篇:用爱心抚平刨伤以鼓励诱导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