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免修与奖励学分的分析与思考(二)

时间:2022-10-20 12:00:44

实施免修与奖励学分的分析与思考(二)

摘 要:学分制在国外的大学早已普遍实行了,学生只要在规定的期间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就可以提早毕业,本文根据实施免修与奖励学分的分析与思考(一)一文,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学分制的分析情况,对学分制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学分制现状;深入思考

一、学分制概念或推迟毕业

学分制是以“学分”为计量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在教学计划规定范围内,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课,以取得所选课程的相应学分。达到学校规定的毕业标准的总学分,学生方可毕业。也就是说,学分制是以学分计量的,以选课制为基础的教学管理制度。

二、学分制的利与弊

(一)实行学分制的主要优势

1、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因材施教。由于学生存在着差异,而学分制可以适应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因材施教,按教学计划的要求自主选课,让精力旺盛且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多修学分,允许这部分学生突破专业和年级的界限进行选修课程,提前完成所需学分的同学允许提前毕业;而学习能力相对弱的学生可以放慢学习进度,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教学计划所要求的学分,使各类学生积极性都得到充分调动。

2、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有利于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很多专业陈旧规范,课程要求死板,学校很少会考虑不同学生、不同专业的要求,导致很多学生毕业后不能马上适应所从事的工作。学分制教学,可以按大专业方向,给学生学习的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长并结合市场经济需求选择课程学习,学生毕业后,通过自主择业,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3、适应就业方向,有利于知识更新。学分制以选课为特点,这就要求并督促教师要把新知识、新技术、新科研成果及时纳入教学内容中,努力开出更适合就业的各种选修课。

(二)实行学分制的主要弊端

1、由于学分制是以选修制为前提,因此原来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都会有相应的减少,以便适当增加选修课。这样就会导致有些专业课程压缩减少,而另一方面学生选课比较盲目,缺乏专家的指导,因而容易造成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结构不完整,不系统性、缺乏科学性。

2、实行学分制,虽然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度,但是如果缺乏必要的制约,就会使一些学生钻空子,专选容易得学分课程,以取够学分为目的。因为学分制是以学习量为计算单位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在质的控制上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否则有可能会造成学习质量的下降。

三、我院实行学分制的情况(数据以东校区为例)

我院实行的并不是真正的学分制,而是学年学分制,即既规定修业年限而又实行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三年制)在校期间需修满规定的学分方可毕业,其中任选学分14学分,如果必修课有考试不合格者,除专业核心课只能通过补考或重修方式获得相应学分,剩余课程是可以通过奖励学分冲抵考试不合格课程的学分;任选课考试不合格者,不允许补考,可以多选其他任选课或通过奖励学分获得相应的学分。

课程免修指学生参加课程学习前已经达到了课程学习目标的要求,不参加课程学习直接获得相应课程的成绩和学分。近几年,我院东区学生办理课程免修的寥寥无几。

奖励学分则是根据取得的荣誉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参加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等,给予必修或任选学分的奖励,可以冲抵必修或任选课学分。

我院《免修和奖励学分实施办法》最早见于2006年3月29日学院签发的【2006】15号,此文的免修与奖励学分项目统计表为57条;试行两年后,2008年3月学院修改并签发的院教字【2008】5号(【2006】15号同时文废止),当时的免修与奖励学分项目统计表为70条;在执行一年半后,2009年11月学院修改并签发了院教字【2009】77号(【2008】5号同时废止),此时的免修与奖励学分项目统计表变为89条;又经过一年半,2011年5月,学院又一次修改并签发了院教字【2011】32号(【2009】77号同时废止),此次将免修与奖励学分项目统计表变更为330条;时隔数年,学院再一次修改并签发了院教字【2014】9号(【2011】32号同时废止),此时的免修与奖励学分项目统计表增加至420条。与此同时,各教学系还在不断增加免修与奖励学分的项目近20条,即现在使用的免修与奖励学分项目统计表达440条之多,是当初实行时的8倍。

这440个条目中有一些是含金量高且社会及用人单位认同的证书,而有些证书的技术含量有待商榷。还有些证书名称不一致,但实质内容有重叠。

四、现阶段学分制的作用

奖励学分的审批制度,本是为了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继续深化学分制管理制度改革,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深化多证书制度而制定的办法。而学生办理奖励学分的目的主要是因为任选课取得学分达不到毕业标准,想通过已取得符合学院《免修和奖励学分实施办法》的证书,申请办理奖励学分来补足任选课缺失的部分,达到顺利毕业的标准,有些偏离最初设定的方向,多多少少会令人有些遗憾。这也正是写这篇分析报告的动力和目的,希望要从各方面的数据中寻找到想要解决问题的答案。

五、建议

1、提前办理免修与奖励学分手续,即每学期开学后第1-2周内集中办理。不应因某门课程不及格后再办理来冲抵学分,这样就失去了奖励的意义,等于奖励考试不合格或为考试不通过开脱。

2、对现有的440条免修与奖励学分项目统计进行缩减并筛选,剔除一些含金量低的项目。

3、各教学系用来奖励学分的证书应在学院提供的免修与奖励学分项目统计进行挑选,每个专业允许有10种含金量高且普遍得到社会认可的证书。不要轻易增加证书项目,若根据社会的发展确实需要增加新的证书,除履行相应的手续外,要对原有的证书进行替换,确保每个专业的证书不超过10种。

4、取消机动车驾驶证和英语B级证书的奖励资格。

5、每名学生任选课最多冲抵2学分或4学分。

上一篇:基于绝缘平台的综合带电作业新技术研究及应用 下一篇:论威胁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生存空间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