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构建优质高效的物理课堂

时间:2022-10-19 11:42:57

激发兴趣,构建优质高效的物理课堂

摘 要: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情感,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中,想学、乐学。

关键词:兴趣;物理;高效

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给我们的物理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启示。毫无疑问,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就会对物理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物理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相互促进将会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所以开发高效的物理课堂,激发兴趣对物理教学而言、对学生的学习而言都是一个很好的策略,能达到物理教与学的双赢效果。下面就怎样把学生引向学习物理的兴趣之中谈几点体会。

一、巧设话题,激发兴趣

初中生好奇心强,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置话题,通过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话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话题往往把实验作为引子,如在讲授《大气压强》时,我首先拿出一对事先抽成真空的马德堡半球说:“同学们,我这里有两个铁制的半球,你们把能把它拉开吗?”学生们一听,立刻情绪高涨起来,不少学生跃跃欲试。我首先找了一位身单力薄的男生来拉,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把球拉开。这时,一位个子高大、身强力壮的男生举手说:“老师,他没劲,我能把它拉开!”我同意了他的请求。这位大男生用尽了全力,也没把球拉开。有学生提出让两位同学来拉,虽然全班同学都为他们鼓劲加油,可这两位同学最后也无可奈何地败下阵来。于是有些学生就说:“这球本来就是一个整体,根本拉不开。”我笑而不答,只是轻轻拧开抽气阀门,然后让一位小女生来拉,只见她轻轻一拉,球便一分为二,顿时大家惊叹不已。这时我引入“大气压强”这个课题,并留下悬念。让学生在充满好奇中学习,激发他们认真思索、积极探究,这样学生倾听授课的态度更积极了,课堂效果自然也就好了。除实验作为引子外,还可以讲述物理学史的内容,了解物理学家及其思想工作、方法,来增强物理教学的魅力,开阔学生们的眼界;而讲述一些趣味小的故事,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例如,讲授“自由落体运动”时,我们可以讲一下伽利略利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错误,传说中的比萨斜塔实验等,既展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物理情景,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探究实验,增强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绝大部分物理概念和自然规律都由实验归纳得出的。而根据初中生的特点,“新、奇、悬、趣、迷”的实验,会使他们感到新鲜和好奇,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在在学习“压强”一章内容时,在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时,让学生们拿一根一端削尖而另一端较平的铅笔,左右手挤压笔的两端,并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手挤压,受到压力相等,但受力面积不同,靠笔尖的那只手受力面积小,受到的压强大,所以要痛一些。通过学生自己感受实验效果,比教师演示实验时看到现象的印象要深得多。再如,讲授影响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时,可让学生们各抒己见,提出各种猜想、实验方案,并指导学生用实验验证,并对他们的探究进行交流评估。让学生尝试初步的科学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与探究中体验物理学习的内在快乐,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联系生活,发展兴趣

物理知识来源于自然,贴近生活,生活中的现象几乎都能用物理知识加以解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机地将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使物理贴近生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物理学科的独特魅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如在讲磁现象时,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在讲浮力时,介绍《阿基米德称皇冠》的故事或《曹冲称象》的故事等来激励兴趣。教学中不断介绍相关知识在社会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如介绍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到工业革命的兴起推动工业化的发展,从爱迪生的白炽电灯发展到现在五彩斑斓的世界,从火箭到卫星,乃至于我国的“神舟五号”飞船等都是物理知识的重大应用,激励学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的学习兴趣,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综上所述,开发物理高效课堂的原动力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有利于学生自身的物理学习和物理教学的和谐发展。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得好:“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与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兴趣更是创造欢乐与高效的教学前景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亳城第一中学)

上一篇:巧解数学中考题,支招一二 下一篇:高中英语教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