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西文化差异与英汉互译

时间:2022-07-03 10:24:09

试论中西文化差异与英汉互译

【摘要】不同的语言渗透着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信息,本文结合动植物、颜色和人名地名在中西方的不同寓意,论述了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研究中西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关键词】文化差异 英汉互译

以汉语和英语为各自母语的社会群体,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自的民族特点与民族色彩。这些特点和色彩在语言之中的渗透,必然带来英汉互译过程中的障碍。奥泽洛夫曾说:“翻译艺术中存在一个奇妙的辩证法,并为无数时间所证实:接近原著有时反而脱离原著,脱离原著有时却是接近原著。”早在 1971 年,前苏联的两位教授就在一本名为《对外国人进行俄语教学中的国情学的语言方面的问题 》 的小册子中,第一次提出了“语言国情学”这一术语,探讨了单词、成语、句子、体态语言等手段所传载的民族文化信息。钱钟书先生也曾就翻译问题作过“好译本消灭自己,坏译本消灭原作”的精辟的论述。

下面就从几个方面略举数例,谈一谈英汉语言中所伴随的文化差异,供大家参考。

一、动物的喻义

不同的动物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中,赋予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鹅在汉民族的观念中是纯洁美丽的象征。早在唐代就有骆宾王对鹅的咏颂:“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而英语中的 goose(鹅)却是指代“傻瓜”、“笨蛋”,这取决于鹅的呆头呆脑和行动不灵便。而英语中用 as drunk as a mouse形容“酩酊大醉”,用as happy as cow形容快乐,在中国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再如对狗的印象,在中西方国家更是有着天壤之别。狗在汉民族的文化史上,自古以来就是卑鄙的代名词,于是在汉语中衍生出了无数有关狗的贬义词: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狐群狗党、狗血喷头等等。郭沫若同志曾说:“我是中国人,很不喜欢狗。这情绪似乎是一种国民的情绪”。

二、植物的象征

把各种花卉草木人格化,是文学作品中的常用手法,这在中国秦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就有突出的体现,其中屈原的不朽诗作 《离骚)最具代表性。在《离骚》中,屈原歌颂江离(香草名)、春兰、秋菊,以讴歌公正高洁,斥责“茅”、“萧艾”(蓄草之类),以表现其卑视流俗的性格。例如“兰芷变而不香兮,荃葱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但不同的植物在英汉语言中的喻义却有所不同。例如,在汉语中,花还常喻或与有关的事物,象:拈花惹草、花街柳巷、花魁、烟花女等等。而英语中的flower(花)却没有这层含义,这类概念的语句常用street(街)这个词,如walk the street(),woman of streets (、野鸡),live on the streets 等等。又如,中国人传统上认为,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最为高洁,而英美人却一向认为百合花最为纯洁,故有 as pure as lily (象百合花一样纯洁)之说。再如,汉语中以黄莲喻苦,象“苦若黄莲”。而英语则说 as bitter as wormwood(苦若艾蒿)。这些都是历史文化和伦理观念发展的产物。

三、颜色的隐喻

中国人习惯颜色表达不同的情感与好恶。这在京剧脸谱中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常见的“红白喜事”说法,即用“红”象征喜庆,“白”暗指丧事。自古以来,喜事总与红色有关,如结婚张贴红喜字,逢年过节挂红灯笼,新娘要穿红衣裙,蒙红盖头等等。而丧事的人家则要穿白衣、戴白帽、贴白纸。对此,西方人是不太理解的。因此,对此类文字,在汉译英时,我们除了要表达出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对其引申义做扼要的说明。例如“红帖”:red card ― card announcing a happy event ( betrothal,birthday , etc . ) ; “红包”:red package ―① a gift of money to children, servants on holidays; ② now generally a bribe with money。“红”还含有政治意义,如“红小鬼”、“又红又专”。后者如果直译为“be red and expert”,会让英美人士莫名其妙。而在西方国家,“白事”却是用黑色来表达的。参加丧礼的成员要穿黑衣、带黑纱,在死者遗像四周钉上黑框等等。黑色在英美国家则喻示着不幸和灾难,例如: Black Friday (黑色星期五)、Black Hand (黑手党)、black tidings(坏消息)、black box (黑匣子,用机失事后分析原因)。另外,中国人常用“戴绿帽子”比喻“妻子有外遇”,而英语中的 green (绿色)没有这层含义,却含有幼稚、忌妒的意思,如 green hand(生手); as green as grass(无经验)、green with envy (十分忌妒)。

四、人名、地名的文化积淀

在漫长的民族文化发展历程中,许多人名、地名也被赋予了浓厚的民族特征。如人名方面,中文用“林黛玉”作为“弱不禁风”的代名词,用“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英文用 Uncle Sam 指代美国,用 John Bull 代表英国人。地名方面,中文里的“泰山”常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有价值的事物,如“有眼不识泰山”、“轻于鸿毛,重于泰山”、“泰山北斗”等。而“五陵”原指汉朝最著名的陵墓,皇帝曾把四方豪门及外戚迁往附近居住,故后世用“五陵”指代富豪贵族聚居之地。杜甫在《秋兴》之三中,就曾有“同学少年多不贱,五睦衣马自轻肥”的诗句。

结语:从以上的例证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都要求译者要尊重汉英语言社会成员不同的风俗习惯、心理状态与接受能力等,采用各国人民喜闻乐见、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努力做到“信、达、雅”。否则,就会闹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因此,翻译工作者加强对汉英国俗语义的学习和研究,对于认识复杂而有趣的双语现象,切实提高英汉互译水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树鉴.意译与直译笔谈[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3(5).

[2]钱钟书.林纾的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上一篇:浅析提高历史备课能力,促进课堂有效教学 下一篇:巧解数学中考题,支招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