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方法

时间:2022-10-19 10:38:09

高中物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方法

(江苏省淮安中学 物理组,江苏 淮安 223200)

摘 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物理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之一,在现代教学理论中已受到一定重视,但在实践过程中,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还存在一定误区。本文通过介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方法,说明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陶冶热爱科学的情感,并为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打好基础。

关键词: 物理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方法

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培养方法,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指:“讲究学生的积极情绪,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把学生经常带到大自然中,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表象,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逐步认识世界。”在物理教学中,特别应当重视挂图、课本插图的应用。挂图和课本插图中有原理示意图,如力的合成图示、绳波的形成等;有情景示意图,如水波的干涉图样、运载火箭升空、布朗运动现象、失重等。这些挂图和插图集趣味性、科学性、形象性于一体,它们所描述的物理现象和原理对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学生认真看后,结合他在这方面的生活积累,会产生联想和遐想,从而形成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所需的物理图景或物理模型,以后遇到类似问题,就会触景生情,诱发解题思路,顺利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

2.运用典型习题

物理教学离不开习题的讲练,物理习题不仅可以检测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情感,培养学生科学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习“曲线运动”一课时有这样一道题:

【案例1】小船过河问题解析

一条宽度为l的河水流速度为v■,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那么当v■

解析:因为船速小于水速,所以不管船航向如何,总是被水冲向下游,怎样才能使船漂下距离最短呢?如图1所示,■表示水流速度,以■矢尖为圆心,船速■为半径画圆,当合成速度■与所画的圆相切时,船下漂的距离最短。

物理习题具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其结论往往更具有生活实践和德育教育意义,解题不仅是为了得到结论,还应对其进行二次分析,挖掘其潜在的德育功能,同时把结论应用于生活、生产实践,增强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实践的意义。

3.利用物理实验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样,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也举足轻重。例如,让学生观察“真空管中羽毛与铁片下落快慢比较”等生动有趣的实验,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其学科情感。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充分投入到实验过程中,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激发进一步探索未知的浓厚兴趣,并由此升华为对科学的热爱。实验探索中往往需要经历繁杂琐碎的操作和准备随时咀嚼失败的苦果,这是对学生毅力的极好考验。

4.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也称第二课堂,是在课堂教学之外,在教师指导下以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开发智力,培养学生探索创造和应变能力的有效途径,物理课外活动不但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拓展,而且在很多方面具有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优势,尤其在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究勇气,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决心。通过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形成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乐于探索与日常生活有关物理问题的科学态度。

5.引入物理学史

物理学史内容的特点其所具有的丰富教育因素,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能发挥出独特的功能,并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可以通过物理学史的介绍,使学生认识质点,并通过对质点的学习,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并体会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这一节中,介绍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史料,并让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写出伽利略一生的传记,学习伽利略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6.架设沟通桥梁

架设起学校与家庭、社会相沟通的桥梁,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是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所不可缺少的。

许许多多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光靠教师在课堂上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和社会监督的共同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人在参与社会实践时对各种经验的体验积累,这种体验是在个人参与实践的直接体验和外界对个人作出评价的间接体验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总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涵义,认识其对教学和学生成长的意义,探寻属于情意领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及评价方法,提高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自觉性,对提高教学实效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崇德,罗良.情景教学的心理学诠释[J].教育研究,2007:72-76.

[2]周华.对物理习题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策略的讨论[A].物理教学探讨,2007,25(289):33-34.

[3]戴伟凤,赵砚田.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A].成都大学学报,2008,22(9):66.

[4]杨学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策略.教师,2009:92.

上一篇:高中历史课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对物理实验教学创新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