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时间:2022-10-19 10:28:32

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摘 要:通过有效的、生动的、艺术的、多彩的课堂教学,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思想品德 教学过程热爱学生

学校体育是项复杂的系统程式,它涉及到诸多因素,其中体育教学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它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在培养人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改革学校体育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是改革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单靠某种教学形式或某种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我国的学校体育改革,已经走过了十二个年头了,学校体育要为培养二十一世纪创新人才服务,已经成了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共识和追求的目标,十五年的改革,我们拓展了学校体育的目标,丰富了学校体育的内容,改进了学校体育的方法,使我国学校体育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改革是确有成效的。

然而,无需讳言,学校体育到底如何去为培养二十一世纪创新人才服务 为学生的终生体育服务 并未找到可供操作的依托,下一步该怎么办?人们依然感到茫然。我们也在为此在总结,在反思,在寻求,在探索。

社会在进步,人的要求不断在提高,万事皆求变化,皆求创新。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不可能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故而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而且应培养学生的

创新思维能力,强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一、什么叫创新思维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科学,科学需要探索; 教育是艺术,艺术需要创新。创新需要对原有的事物和现状进行有积极意义的改变。教师只有用创新的意识去引导和培养,学生才有积极探索的精神,才可能激发他们的创新动机和创新潜能。创新思维是对客观世界提出独一无二的见解,是人类活动的精华,是思维的高级活动过程,是人的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创新思维对体育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的必然发展思路,它不仅培养学生了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更注中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的人格特征。体育教育能提高情趣,陶冶情操,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开发智力,促进智育,都有很深沉的默化作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品质都能起到其独特的作用,体育教育是一种很独特的艺术教育,具有很强的美感。在研究,探索,改革和创新艺术教育教学方法上,大大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

健体,以美促劳,积极实现体育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体育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首先成为富有创新的人,只有自身具有创新精神,才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让课堂活起来,在“学中玩,玩中学”形式中教学,既激活学生的思维,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教师积极培养创新思维的发展,起良好的引导作用。体育教学中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之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学生创新和发展他们的思维也应该是教学的主要任务。体育教学是否与其他学科一样担负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思维的重任 毫无疑问,应该是的。从我市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看,重身体练习,重技术技能训练而轻思想意志品质培养的片面现象仍普遍存在。在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体育不就是身体的活动,那是对体育的无知。同时有一些体育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学生的模仿练习,忽视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所以学生也把体育课看成简单的身体活动,脑子可以休息一下,所以上课时很少动脑子,对体育动作技术技能的学习往往只停留在外形上,只是简单的模仿,而缺少个性化的独创动作,不善于发现和抓住动作要领; 更没有创新的动作出现。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一些动作错误或失误了,就不知道去找原因或问一问自己为什么没做好,有的学生只是盲目的去练习,有的同学就等待老师来给他找原因。这些同学不是没有思维活动,而是他们不善于去思考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是老师没有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创新。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体现在知识的丰富,语言的技巧上,还表现在教法技能上。

(二)****同志在全国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一个体育教师来说,教学的重要保证就是管理水平,要树立起“教服务学”和“以学定教”的思想,就得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敢于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一个既能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学练的过程中主动的,积极的去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技术,技能,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并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新的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性学习模式。例如进行“立定跳远”教学,我用《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来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接着让学生自己布置运动场地,来体现学生的自尊,增强学生的自信,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参加练习,在每次练习后进行小组研究学习,让学生在自评和小组互评中不断的发挥创造性,再通过练习巩固新知;这样学生在一次次练习中不仅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体验到获得成功和进步的喜悦。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比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更重要的,往往是教师所营造的民主宽松,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氛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小学生天生好动,在课堂上就应该让他们自己主动的动起来。

上一篇:身体素质教育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浅谈提高《化工原理》教学质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