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德语教学中的跨文化能力培养

时间:2022-10-19 08:29:59

试论德语教学中的跨文化能力培养

摘 要: 本文把跨文化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试图在德语教学的框架下,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敏感能力、文化移情能力、文化容忍能力、应对冲突能力、文化反思能力和对本国文化的认知能力,并提供一些具体的交际策略和技巧,希望德语学习者在现实的跨文化交际中,提高语言技能,扫除交际障碍,实现成功交际。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德语教学 能力培养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德两国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密切和深入,参加德语学习的人员越来越多。他们中既有准备赴德留学的大学生,又有在德企工作的职员,他们学习德语的目的不仅在于通过相关的德语语言考试,更多的是和德语母语者进行交流和交际。而仅能运用语法正确的德语,并不足以和德语母语者打好交道。因此,在德语学习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学员,都意识到在与德语母语者交际时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际作为一种学说,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目的是帮助美国派驻海外的人员在面临各种文化现象及与不同文化成员交往时做好准备。20世纪80年代起,德国在外语教学方面开展了跨文化能力的讨论和研究。理论界达成一致地认为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培养人们对不同文化保持积极的态度,在发现不同文化差异时,更客观地把握各自的文化特征,提高适应不同文化冲击的能力,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时的交往技巧(Schneider,1990)。

二、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模式

我国传统的德语教学只看重语言技能的培养,而忽略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仅有少数高校和语言培训机构在“国情概况”课提供关于德语国家的泛泛的基本信息,几乎没有培养与德语文化成员沟通的能力、策略和技巧。根据杨建培2006年在上海三所高校69个德语班进行的关于跨文化德语教学的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中国德语教学中跨文化训练开展力度不够。德语学习者希望在老师的帮助下提高自身的跨文化能力(杨建培,2012)。因此,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德语教学就有必要凸显其重要性。笔者尝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德语教学方法出发,利用德语课堂,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1.文化敏感能力的培养

在德语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不能有意识地感知德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巨大差异,常常从本国的文化视角出发,实际交际时将汉语使用习惯及汉语的思维和文化带入跨文化的语境中,对于和自身文化存在差异的德语语言文化现象视而不见,从而造成偏差和误解。这就需要德语教师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强调文化敏感能力的重要性。笔者认为,交际的顺利进行和不同文化间顺利沟通的先决条件就是敏感的觉察,它能帮助交际者积极地、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周围环境,找出不同文化的共性和差异,从交际伙伴的文化行为中寻找他国文化的规则。

比如在人称代词方面,中德习惯就有同存异:德语中的第二人称有Sie(您)和du(你)的区别,这两个人称在汉语中,特别在中国北方也有类似指代尊称和非尊称的用途。但是德语中的Sie除了表示尊敬外,更多地表示距离感,说明交际双方并不是很亲密,用于一般同事和泛泛之交的熟人。而德语中的du与此相对,表示距离近,关系亲密,一般用于家庭成员间、较熟悉的同事间、同学间。如果仅从字面直译或跟随单词表的解释,汉语和德语中这两个代词可以等同,但实际上是有很大差异的。汉语中称呼长辈用“您”,而在德语中称呼诸如奶奶、父亲却用du(你)。这种差异表面看是语用上的,深层次则反映了中德文化的差异:中国作为儒家传统浸染了几千年的文化大国,尊老敬老,对辈分阶层的明确划分深刻地反映在语言的使用上。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在启蒙运动和人文主义的洗礼下,较早地打破封建礼教的等级束缚,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也更平等和自由。

对于中德文化间的这些差异,教师除了在语言教学中强调指出外,还可以针对典型情景和话题组织专题讨论。如“德国人眼中的中国人”、“中国人眼中的德国人”、“中德文化中的交际失败”、“中德文化对同一现象的态度差异”等。通过对比法,学生不仅马上领会汉语和德语间的文化差异,文化敏感性也将随之增强。

2.文化容忍能力的培养

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会有许多陌生的、令人不确定的场景,让人感到一片迷茫、孤立无助、无所适从,而对异质文化采取恐惧、否定甚至拒绝的心态,最后导致“文化休克”。Maletzke认为:“因为这些场景与交际者常见的行之有效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不吻合。”(Maletzke,1996)容忍能力能够帮助交际参与者在文化冲突的场景中坦然面对文化差异,以开放的态度应对各种陌生的文化现象,并保留自己的文化认知身份(杨建培,2012)。笔者认为,德语学习者只有多和以德语为母语的人们接触、交往,才能祛除不同文化交际最初遭遇的恐惧和无助,才能从容、坦然地面对和本国不同的文化现象。具体交往方式可以是学生通过网上聊天或者电子邮件和德国人交朋友,进行直接的交流;也可以邀请在华德国留学生一起做饭、参加聚会等;有条件的学校和培训机构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德语国家进行短期的游学或留学,从而在更真实的日常生活中接触德国文化和德国人的言谈。

3.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

在跨文化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就是使学习者学会换位思考,从交际伙伴的角度认识对方的行动和需要,并做出适当的反应。交际一方需要从智力、想象力及情感层面分享交际伙伴的社会经验(Loiselle 2002)。笔者认为,就文化移情能力培养方面而言,德语影视作品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们在介绍文化方面有比课堂语言教学更直接的效果,可以使学生有机会看到德国人真实的言谈举止。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不同场景下德国交际者的思维方式、语态和表情等非语言因素,设身处地地理解德国人的立场和行为能力。在德语课堂中,学生可以根据平时所学和影视作品中的情景设想和德国人交谈的场面,通过有准备的角色扮演、故事小品等展现交际能力的方式操练德语,最终实现只要讲德语,就确定自己是在德语国家环境和德国人交流的目标。

4.应对冲突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应对冲突的能力指交际参与者能够认识冲突并且根据交际场景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冲突(杨建培,2012)。具备跨文化能力的人面对冲突可以保持冷静和稳定的心态,尽量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从容解决冲突。而不具备跨文化能力的人面对冲突时可能怒不可遏,或者一味退让,最后形成对异文化的排斥和憎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东方文明崇尚集体主义,注意保全交际双方的颜面和和谐关系,因此尽量避免正面、直接的冲突;西方文明崇尚个人主义,认为冲突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说服别人的机会,主张冲突公开,而且“对事不对人”。因此,教师在跨文化教学时,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和来自西方文明的德国人交际时,不要把直接表达不同意见视为没有礼貌的、令人尴尬的行为。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平时养成勤于独立思考的习惯,在面对冲突时认真倾听、就事论事,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同时尊重对方的自由和隐私。

5.文化反思能力的培养

文化反思能力指文化个体对自身文化和文化行为模式进行反思,有距离地审视自身文化的能力。具备反思能力的人不会把自己的行动标准绝对化,不会把交际失败的责任简单地归咎于交际伙伴,他在遭遇交际障碍时应该首先想到,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是否为对方所理解,怎样的交际策略可以使彼此的交流更顺畅。笔者认为,成年德语学习者在遇到跨文化交际问题时,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应该主动、自觉地反思和总结。德语母语者把中国的德语学习者看做外国人,经常宽容对待交际错误或不当,所以我们不能消极等待交际伙伴指出,更不能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依然故我。教师可以在德语教学之外,引导学生习惯写学习日记,回顾自己一天或一段时间和德国人交际的经历和收获,做个有心人,总结自己的交际经验,并定期和其他中国学生交流心得、体会。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跨文化能力肯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6.本国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

最后,要想获得德语国家的文化理解、分析和比较能力,除了熟悉德国的国情、社会、文化等特点外,还要提高自己对汉语的认知和应用能力。只有在了解和熟悉中国的历史、文化及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基础上,才能客观地比较中德文化的差异,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谈论德国人感兴趣的关于中国的信息。这样的交流才是双向的、顺畅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流。

三、结语

外语教师可以通过德语教学进行跨文化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跨文化交际心理素质,掌握基本的跨文化交流策略和交流技巧,有助于他们将来不断提升自己的跨文化能力,成功应对各种交际困难,实现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有必要指出的是,在中国的德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并不意味着中国学生要顺应德国文化中的种种思维和行为,重要的是,他们要学会当与德语国家文化的成员交流时,和对方一起有建设性地合作,共同协商,从而取得交际成功。

参考文献:

[1]Loiselle,Interkuturelle Handlungskompetenz.Frankfurt a.M:Lang,2002.

[2]Maletzke.Zur Interaktion zwischen Menschen verschiedener Kulturen.Opladen:Westdeutscher Verlag,1996.

[3]Schneider.Theorie und Praxis des interkuturellen Lernens in der Erwachsenbildung.Opladen:Westdeutscher Verlag,1990.

[4]杨建培.跨文化能力培养论——以德语教学为例.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55-62,116.

上一篇:论中职英语信息化教学的作用 下一篇:高中英语教学的优化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