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地下防水工程施工

时间:2022-10-19 07:44:38

浅谈建筑地下防水工程施工

摘要: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功能。文章对地下防水工程的防水混凝土结构、水泥砂浆防水层和卷材防水层施工技采进行了阐述,并对地下防水工程渗漏及防止方法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地下防水工程;防水混凝土;水泥砂浆防水层:卷材防水层

中图分类号:TU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D9-2374(20i1)01-0054-03

地下防水的主要形式有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水、刚性防水、卷材防水和涂膜防水等。规范规定,“地下防水工程所使用防水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的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不合格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由此可见防水工程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

1

防水混凝土结构施工

规范规定:“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防水混凝土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均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防水混凝土结构是依靠混凝土材料本身的密实性而具有防水能力的整体式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它既是承重结构、围护结构,又满足抗渗、耐腐和耐侵蚀结构要求。浇筑防水混凝土结构常采用普通防水混凝土和外加剂防水混凝土的方式。普通防水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骨料级配的基础上,调整配合比,控制水灰比、水泥用量、灰砂比和坍落度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从而抑制混凝土中的孔隙,达到防水的目的。外加剂防水混凝土是加入适量外加剂(减水剂、防水剂),改善混凝土内部组织结构,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1.1 防水混凝土材料要求

采用的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级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块含量不得大干1.0%:石子的粒径宜为5-40mm,含混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用水采用一般饮用水或天然洁净水: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

1.2 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要点

(1)支模模板严密不漏浆,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固定模板的铁件不能穿过防水混凝土,结构用钢筋不得触击模板,避免形成渗水路径,

(2)搅拌符合一般普通混凝土搅拌原则。防水混凝土必须用机械充分均匀拌和,不得用人工搅拌,搅拌时间比普通混凝土搅拌时间略长,一般为120s。

(3)运输中防止漏浆和离析泌水现象,如果发生泌水离析,应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和。

(4)浇筑、振捣浇筑前应清理模板内的杂质、积水,模板应湿水。

(5)施工缝的要求:施工缝是防水较薄弱的部位,应不留或少留施工缝。施工缝的做法,如图1所示。

(6)养护与拆模养护对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影响很大,特别是早期湿润养护更为重要,如果早期失水,将导致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大幅度降低。

2 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

强制性条文,“水泥砂浆防水层各层之间必须结合牢固,无空鼓现象。”

水泥砂浆防水层是在混凝土或砌砖的基层上用多层抹面的水泥砂浆等构成的防水层,它是利用抹压均匀、密实,并交替施工构成坚硬封闭的整体,具有较高的抗渗能力(2.5~3.0MPa,30d无渗漏),以达到阻止压力水的渗透作用。

适用于承受一定静水压力的地下和地上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和砖石砌体等防水工程。

2.1 水泥砂浆防水层材料要求

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少于300kg,水灰比不宜大于0.55,砂率宜为35%-40%,灰砂比宜为1:2-1 :2.5,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

2.2 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要点

2.2.1 基层处理基层处理包括清理、浇水、刷洗、补平等工序,应使基层表面保持湿润、清洁、平整、坚实、粗糙。

2.1.2 灰浆的配合比和拌制与基层结合的第一层水泥浆是用水泥和水拌和而成,水灰比为0.55-0.60:其他层水泥浆的水灰比为0.37―0.40:水泥砂浆由水泥、砂、水拌和而成,水灰比为0.40~0.50,灰砂比为1.5~2.0。

2.2.3 防水层施工水泥砂浆防水层,在迎水面基层的防水层一般采用“五层抹面法”,背水面基层的防水层一般采用“四层抹面法”。

防水层的施工缝需留斜坡阶梯形槎。一般留在地面上,具体要求,如图2所示。

2.2.4 防水层养护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对于地上防水部分应浇水养护,地下潮湿部位不必浇水养护。

3 卷材防水层施工

卷材防水层应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所选用的基层处理剂、胶粘剂、密封材料等配套材料,均应与铺贴卷材料性相容。卷材防水层应在地下工程主体迎水面铺贴。

卷材防水层是依靠结构的刚度由多层卷材铺贴而成的,要求结构层坚固、形式简单,粘贴卷材的基层面要平整干燥。

3.1 地下结构卷材防水层的铺贴方式

地下防水工程一般把卷材防水层设在建筑结构的外侧,称为外防水:受压力水的作用紧压在结构上,防水效果好。外防水有两种施工方法,即外防外贴法和外防内贴法。

3.2 卷材防水层的铺设工艺

(1)墙上卷材应垂直方向铺贴,相邻卷材搭接宽度应不小于100mm,上下层卷材的接缝应相互错开1/3―1/2卷材宽度。

(2)墙面上铺贴的卷材如需接长时,应用'阶梯形接缝相连接,上层卷材盖过下层卷材不应少于150mm,如图3所示:

(3)卷材防水层粘贴工艺分冷粘法铺贴卷材和热熔法铺贴卷材。

4 地下防水工程渗漏及预防方法

4.1 孔洞堵漏

4.1.1 直接堵漏法孔洞较小,水压不太大时,可用直接堵漏法。将孔洞凿成凹槽并冲洗干净,用配合比为1:0.6的水泥胶浆塞入孔洞,迅速用力向槽壁四周挤压密实。堵塞后,检查是否漏水,确定无渗漏后,做防水层

4.1.2 下管堵漏法孔洞较大,水压较大时,可采用下管堵漏法。该办法分两步完成,首先凿洞、冲洗干净,插入一根胶管,用促凝剂水泥胶浆堵塞胶管外空隙,使水通过胶管排出。当胶浆开始凝固时,立即用力在孔洞四周压实,检查无渗水时,抹上防水层的第一、二层。待防水层有一定强度后将管拔出,按直接堵塞法将管孔堵塞,最后抹防水层的第三、四层。

4.1.3 木楔子堵塞法用于孔洞不大,水压很大的情况。用胶浆把~铁管稳牢于漏水处剔成的孔洞内,铁管顶端比基层面低20mm,管四周空隙用砂浆、素灰抹好。待砂浆有一定强度后,把一浸过沥青的木楔打入管内,管项处再抹素灰、砂浆等,经24h后,检查无渗漏时,随同其他部位一起做好防水层,如图4所示:

4.2 裂缝堵漏

4.2.1 下线法水压较大,缝隙不大时,采用下线法施工。操作时,在缝内先放一线,缝长时分段下线,线间中断20-30mm,然后用胶浆压紧,从分段处抽线,形成小孔排水。待胶浆有强度后,用胶浆包住钉子塞住抽线时留下的小孔,再抽出钉子,由钉子孔排水。最后将钉子孔堵住做防水层。

4.2.2 半圆铁片堵漏法水压较大,裂缝较大时,可将渗漏处剔成八字槽,用半圆铁片放干槽底,铁片上有小孔插入胶管,铁片用胶浆压住,水便由胶管排出。当胶浆有一定强度时,转动胶管并抽出,再将胶管形成的孔堵住。

4.3 灌浆堵漏

(1)材料。灌浆一般用净水泥浆、水泥水玻璃浆液、丙凝、氰凝等材料。

(2)灌浆堵漏施工。将松散的部分剔除,合理地布置灌浆孔,埋设灌浆口注浆后,待其他孔洞冒浆时,将其他孔洞用胶浆全部封闭。再使胶浆沿内部孔道入内,直至不能再灌入为止。最后封闭灌浆孔。

5 地下建筑防水工程质量检验

(1)查屋面有无渗漏、积水和排水系统是否畅通,应在雨后或持续淋水2h后进行。

(2)屋面验收后,应填写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存档。

(3)金属板防水层焊缝不得有裂纹、未熔合、夹渣、焊瘤、咬边、弧穿、针状气孔等缺陷:保护涂层应符合设计要求。

(4)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等防水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

6 结语

总之,在建筑防水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把好材料关、严格施工工艺,注重每个部位的细部施工并做好工程的质量检验,以确保整个建筑的质量过关。

参考文献

[1]陈金安.谈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07.(12)

[2]盛书宁.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9)

[3]娄志环浅议高层住宅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J].民营科技,2010.(3)

[4]常贵彬,浅谈斋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lO,(1)

作者简介:于党辉(1972-).男.河南许昌人,供职于许昌太成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方向: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管理。

上一篇:计算机通信网络中的虚拟技术探析 下一篇:浅析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