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就近城镇化助推城乡统筹发展

时间:2022-10-19 07:39:38

就地就近城镇化助推城乡统筹发展

摘要:就地就近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选择,在发展农村经济、医治大城市病、化解社会问题等方面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显著。在分析就地就近城镇化面临问题与挑战的基础上,从转变理念、寻求特色发展和提高综合承载力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助力。

关键词:就地就近城镇化;城乡统筹;发展

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就地就近城镇化,更符合实际要求和农民的发展愿望,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选择,更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实施就地就近城镇化的意义及作用

(一)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助推器

从农村发展角度来看,首先,能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实现农民增收。通过就地就近城镇化后形成的小城镇,其经济技术结构、职业结构等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状况较接近,降低了就业难度,利于农民快速增收。其次,能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量人口从农村流向城镇,利于土地集中,为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条件;同时,非农人员增加,农产品市场需求必然增大,将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第三,能推进农村地区非农产业发展和农业结构升级。城镇化可以科学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不仅可以优化农业内部的种养殖业、畜牧业以及副业结构,还可以发展壮大二三产业,推动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升级。

(二)是医治“大城市病”的良方

从城市发展角度来看,其可以减轻大城市压力,有效缓解“城市病”。通过就地就近城镇化,一方面可以建立众多适宜人居的村镇,就地消化转移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起到截流作用,从而减轻大城市的人口压力,缓解因人口过度膨胀带来的系列“城市病”问题;另一方面,就地就近城镇化还可通过城市群的建设,以功能、职能分化来为大城市瘦身,既可以带动辐射周围城市经济的发展,又能够有效改善大城市的环境,从而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同发展的局面。

(三)是化解社会问题的有效手段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其能有效缓解异地城镇化所带来各种社会问题。2014年全国农民工达2.74亿,外出农民工1.68亿,举家进城务工的仅有3578万,这就诱发了各种社会问题,例如农村中出现留守老人和儿童、土地资源浪费、劳动力缺乏、空心村和空置房现象;城市中出现城中村、贫民窟,不仅影响城市美观、带来治安隐患,也阻碍城市化进程。就地就近城镇化,强调就地就近实现非农就业和市民化,可减少大规模人口异地流动带来的社会代价,既减轻农民外出务工成本,消除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土地资源浪费和空心村等问题;也为城市的健康发展清除隐患、创造良好环境。

二、就地就近城镇化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推动理念存在误区

单纯以基础设施改善为目标的理念误区较为突出:有的认为城镇化就是大兴土木、造城运动,导致部分地区的“小城镇化浪潮”,在侵占农地而修建的楼堂馆所、高楼大厦的繁荣景象下,农民变身“市民”后,却面临失地又失业的困境,各种社会问题突出。有的认为村庄如果要加入到城镇化进程中,唯一路径就是拆、毁、建,把农村建设得和城市一样就是实现了城镇化。这些都不是我们需要的城镇化,就地就近城镇化强调的是因境而成,不是毁境而就,是把城市文明延伸到农村,让农村既有“乡土风情、田园风光”,又有“现代文明、舒适生活”。

(二)发展方式缺乏特色

一是对资源条件、文化形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把握不准,缺乏体现本地优势的科学规划,导致功能定位、发展战略无特色;二是忽视挖掘城镇自身文化底蕴,盲目模仿“克隆”,甚至照搬大城市模式,脱离本地资源环境特色,造成“千城一面”,毫无特点;三是许多地方仍把“工业化”作为“城镇化”的主要路径,片面强调工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纷纷兴建工业园区,不顾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盲目争抢企业入驻,形成恶性竞争。

(三)综合承载能力低下

一是部分城镇资源禀赋较差、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数量少、水平低、配套不完善、运行状态差等问题较为突出,更有极个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城镇建设造成“鬼镇”“空镇”等现象;三是就业机会不充分,提供就业的能力是衡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目前许多城镇产业发展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均较低,无法提供充分就业机会。四是公共资源配置较差,城乡教育、医疗等资源配置极不均衡,为了子女教育、医疗,许多农民宁愿在大城市为蚁族而不愿返乡定居。

三、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

(一)转变发展理念,加强规划与布局

首先,要摒弃单纯以基础设施改善的思想,就地就近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民职业非农化、生活方式城镇化和思想观念现代化,而非简单的基础设施和房屋建设。其次,要做好科学规划,应将农村就地就近城镇化纳入总体城镇化建设体系中,构建以中心城区、重点乡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础的三级城镇体系,统一规划,与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规划相衔接,做到“一盘棋”发展。第三,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在推进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小城镇的现有发展水平、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根据自然、资源环境条件来谋划城镇发展,特别要注意保护好文明古迹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自然景观,促进城镇资源、文化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二)立足优势资源,实现特色化发展

1. 以适宜的发展战略为指导

俗话说,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目标不对努力白费。在制定城镇化战略及发展目标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一方面,要根据各地区的不同特点,统筹考虑资源、环境、产业发展等要素,来制定城镇化战略及相关政策措施,要突出本地特色。另一方面,要根据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处的区位特点、所拥有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当地群众的实际需要来合理确定发展目标,不能盲目追大求全、脱离实际,造成资源浪费。

2. 以独特的城镇建设为抓手

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建设应该强调“风格独特”,避免“千城一面”。应在充分保护和尊重现有地形村貌、田园风光的前提下,进行合理规划设计,使处于城市近郊、平原、农村区域、山林地带等不同地形地貌的城镇保持各自的风格特色,尽可能在城镇原有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与此同时,在城镇建设中还应突出文化内涵,把当地特色文化有机融入园林打造、广场、道路、住房等建筑的建设中,营造风格独特的城镇风貌,走个性化城镇发展之路。

3. 以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为支撑

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的关键在于农村产业发展。应根据本地资源禀赋、区位和环境优势、经济结构等条件,发展适合本地且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在选择时,一要做到“三结合”,政府扶持、市场需求和地域传统三方面有机结合;二要引导农民培育特色产业,做到“一乡一业”或“一镇一品牌”;三要深度挖掘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扩展农产品产业链,打造有本地特色的农业品牌,以此带动二、三产业发展。

(三)创造良好环境,提高综合承载力

综合承载能力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的有机结合体。

1. 注重绿色高效,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

首先,规划时应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功能分区,加强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开发地下空间;其次,强化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环保产业,严格限制污染重、能耗高的项目;第三,加大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力度,提高居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强化对城镇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资金保障,对于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时修复,确保城镇资源环境承载力稳步提升。

2. 注重产业发展,提升经济承载力

发展产业,是提升城镇经济承载力的有效途径。城镇要发展产业,一是,谋划立镇强镇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把本地的资源和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追求小而全。二是,大力发展和培育龙头企业,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走龙头+规模+特色的镇域经济发展之路。三是,以抓重点项目为突破口,以兴镇强镇的项目为依托,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 注重功能完善,提升社会承载力

首先,应按城市化的标准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交通、水电、通信为重点,加强供水、电力、人防、防灾、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注重城镇综合功能的完善;其次,要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应该配套完善科教文卫、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功能,保障公平、均衡供给;最后,要创新社会管理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提升其社会管理水平,构建新型农村城镇化的管理服务网络,为城镇的和谐稳定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文勇,杨光.以城乡互动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发展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08).

[2]林建.农村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12).

(作者单位:中共丰都县委党校)

上一篇: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管理研究 下一篇:非通航孔桥钢连续梁设计及经济指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