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研究综述

时间:2022-10-19 07:24:03

乐观研究综述

摘 要: 乐观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是个体对与个体有关的所有领域的未来事件积极结果的总体期望。本文主要介绍了乐观的概念、心理结构、测量方法、应用研究。研究趋向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探讨乐观,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培养乐观,研究乐观的影响机制。

关键词: 乐观 心理结构 测量 应用研究 不足之处

乐观是个体对有关的未来事件积极结果的总体期望,是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长期以来,心理学界一直重视对消极心理的研究,关注人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忽视对人的积极力量的研究。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乐观传统,乐观是心理健康最重要的预测变量,探讨乐观人格及培养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乐观的内涵

(一)西方学者对乐观的理解。

对于乐观的理解,大众所接受的是社会学和人类学家泰格(Tiger)的定义,他认为:“当评价者把某种社会性的未来或物质性的未来期望视为社会上需要的、对他有利的或能为他带来快乐时,那么与这种期望相关的心境或态度就是乐观。”[1]从这个定义中可以发现乐观的两个最主要特征:乐观是人的一种主观心境或态度,乐观是指向未来的。

1.期望一价值模型论

Leif等人认为,乐观和悲观是指个体对有关个人生活和社会方面的未来积极和消极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价值的主观评定。Dember等人(1989)认为,乐观、悲观是对生活积极或消极的看法,不仅包括对未来的期望,还包括对当前生活的感知和评定[2]。

2.人格特质论

Scheier等人(1986)首次提出了气质性乐观的概念,认为气质性乐观是指个人总体上对未来积极结果的期望,就是“看到生活中好的一面”。这种期望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3]。

Schweizer等人把乐观分为个人乐观和社会乐观。个人乐观主要指对个人未来好结果的期望,即气质性乐观;社会乐观主要指对不受个人直接控制的社会和生态领域的积极结果的类化期望[4]。

3.解释风格论

Seligman(1998)等人认为乐观是一种解释风格,解释风格是指个体对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倾向,分为乐观和悲观两种解释风格。积极心理学对人格的分类以解释风格为标准,并认为乐观型解释风格是一种积极人格[1]。

气质性乐观论和解释风格论并不矛盾,二者在时间纬度上的着眼点不同。气质性乐观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偏重个体对未来好事件的总体期望;乐观解释风格是一种认知能力,偏重对生活事件和经历的归因解释。

(二)我国学者对乐观的理解。

《心理学大辞典》对乐观的界定是:因个体对人、事、物持积极态度而在主观上形成的精神愉快、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精神状态或先占观念[5]。

哲学家贺麟认为乐观与悲观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他的观点深刻反映了中国文化中乐观的内涵[6]。我国学者任俊、叶浩生把乐观作为三种最主要的积极人格特质之一,认为乐观是个体对自己的外显行为和周围所存在的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体验[7]。

对比两种文化对乐观的定义发现,气质性乐观可能比较符合西方文化对乐观的理解。中国文化中的乐观包括个人对人生积极向上的期望,能够悦纳现实生活的豁达,即使面临困境也能坦然面对。

二、乐观的心理结构

长期以来,乐观与悲观的结构是气质性乐观研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研究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不同的假设。

(一)单因素模型结构。

Scheier(1986)等人提出了气质性乐观的概念,认为乐观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是单维的双极连续谱,一极是乐观,一极是悲观,即乐观和悲观是相对的[3]。

(二)二因素模型结构。

Marshal(1992)认为乐观是由积极和消极两个相互独立的亚特质组成,人同时拥有一个乐观水平和一个悲观水平[8]。

(三)等级模型结构。

Roysamb(2002)发现气质性乐观是一个等级模型结构,一级因素包括乐观和悲观,二级因素是生活定向(即总体乐观水平)。他们认为单因素模型和二因素模型是不冲突的,气质性乐观是一个单维的线性结构[9]。

(四)多因素模型结构。

Schweizer等人把乐观分为个人乐观和社会乐观,后又提出了自我效能乐观。自我效能乐观是对自身行为好结果的一般趋向,是个人乐观的一部分[10]。Olason (2001)提出,乐观由三个因素构成,即积极情感和乐观、消极情感和悲观及奋斗精神[11]。袁莉敏(2005)认为乐观包括乐观、悲观、效能感和面对失败的态度四个维度[12]。

三、乐观的测量

(一)期望―价值评定法。

问卷有40个项目,包括对10个个人生活事件和10个社会事件的积极和消极陈述的评定。价值评定范围是-10(非常消极)―10(非常积极),期望价值大于0说明人是乐观的。

(二)生活定向测验(LOT)及其修订版(LOT-R)。

Scheier和Carver(1985)编制的生活定向测验(LOT),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问卷,包括4个积极期望题项,4个消极期望题项4个填充题项。采用5点Likert评分标准,总分越高,表示越乐观。修订后的量表共6个题目,包括3个正向描述题项,3个反向描述题项,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8]。

(三)乐观、悲观问卷(OPS)。

问卷共有56个题项,包括乐观与悲观两个分量表,各有18个题项,剩下20个题项作为无关的填充题项。乐观与悲观分量表之间有适中的相关[2]。

(四)积极和消极期望问卷。

Olason和Roger(2001)基于开放式调查,向本科生呈现日常生活中10个积极事件和10个消极事件的描述,要求他们把面对每种情境时的所思、所想都写出来,然后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构建了积极与消极期望问卷,分为3个维度:积极情感/乐观、消极情感/悲观与奋斗精神[11]。

(五)个人与社会乐观评定问卷扩展版(POSO-E)。

问卷包括三个分量表:测量个体乐观的生活定向测验-修订版(LOT-R)、社会乐观量表和自我效能乐观量表,共26个题目,其中自我效能乐观量表有10个题目,采用5点Likert评分标准,得分越高,表示越乐观[4]。

(六)归因风格问卷与言语解释的内容分析。

Seligtnan和Buchanan(1995)采取归因风格问卷(ASQ)和言语解释的内容分析(CAVE)测量乐观的水平。ASQ呈现给被试12个假设性情境事件,包括6个积极事件、6个消极事件,假设这些事件发生在他们身上,要求被试回答导致事件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再从3个维度的7点等级上进行评定。

CAVE是继ASQ之后发展出来的一种定性研究的评估方法。从演讲、谈话记录、日记、报纸等材料中抽取积极和消极的事件,让被试进行分析,经过严格评判,确定个体的解释风格水平[13]。

四、乐观的应用研究

(一)乐观与心理健康。

研究表明,乐观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乐观者更可能寻求良好的健康行为与社会支持,积极的情绪状态能够防止疾病的发生。与悲观者相比,乐观者适应性好,对生活的满意度较高,形成抑郁的可能性较低[8]。

Scheier和Carver(1993)发现在压力情境下,乐观者比悲观者表现出更好的应对方式,乐观者更可能使用问题取向应对的策略,而悲观者更可能使用情绪取向应对的策略。当不能解决问题时,乐观者会转向使用更多适应性的情绪取向应对的策略[14]。

Scheier和 Carver(1992)对经历过冠状动脉分流术的病人进行追踪研究发现,手术后一星期,乐观的病人报告有较少的敌对和抑郁,感到更多的快乐。手术后六个月,乐观者报告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康复得更快。手术后五年,乐观者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同时,乐观病人的照顾者有较低的抑郁和较高水平的心理幸福感[15]。

陶沙(2006)考察了334名大学生,发现乐观倾向越强,抑郁水平越低,随着压力水平的增高,乐观倾向的保护意义有增强的趋势[16]。

(二)乐观与生理健康。

乐观与感知的身体健康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乐观者倾向用积极的词语来描述他们的身体状况。对生活持有普遍的积极看法将会使人感知到更好的身体状况,并且最终也具有更加健康的身体。

乐观对于免疫系统的机能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当应激源比较简单时,乐观与高免疫参数联系密切;当应激源比较复杂时,乐观则与低免疫参数紧密相连。乐观对健康的预测作用在跨文化研究中也多次得到证实[17]。

(三)乐观与学业成就。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乐观成就未来。对儿童和成人的研究都表明悲观是沮丧和低成就的主要原因。对小学生的追踪研究表明悲观者容易产生沮丧、无助等消极情感,面对学业上的失败会放弃努力。高中生与大学生的乐观倾向与学业成绩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乐观水平高的学生焦虑体验少,因而获得高分[12]。

一个人的乐观倾向还影响职业生涯的成功与否。Seligman和Shulman(1986)在考察乐观型解释风格与人寿保险公司销售绩效表现之间关系时发现,前两年里,乐观型解释风格问卷得分排在前一半的销售比排在后一半的多卖出37%的保险,更值得注意的是,乐观型解释风格问卷得分排在前10%的销售比悲观得分排在前10%的多卖出88%的保险业务[18]。

(四)乐观的培养及干预研究。

大多数积极心理学家认为乐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一种人格特质。对于气质性乐观的干预主要是理论和方法上的探讨,系统的治疗研究较少。乐观者通常采取问题―中心的应对方式,悲观者通常压抑关于事件的想法,放弃努力。面对不可控制的压力事件时,乐观者通常对事件进行积极的重新建构,而悲观者可能沉迷于消极情绪中不能自拔。因此干预的重点应放在改变悲观者的认知,教授问题―中心的应对方式。

从解释风格角度开展的乐观干预较多,Seligman制订了宾州乐观计划来预防和治疗抑郁症患者。对五、六年级有抑郁倾向的小学生进行认知行为策略的训练学习,干预的结果表明宾州乐观计划能显著地改善参与者的解释风格和减少抑郁症状,之后两年的追踪研究依然能保持效果。对中学生和大学生群体的跨文化研究干预,以及我国对学习障碍儿童的干预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积极心理学进一步把乐观区分为现实性和非现实性乐观人格,认为非现实性乐观人格会使个体忽视现实中存在的各种真实危险,并产生一定的乐观性偏见,因此积极心理学提倡培养现实性乐观人格。

五、以往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一)概念与结构混乱。

虽然国外乐观研究较为成熟,但对于乐观的定义存在很大争议。气质性乐观与解释风格乐观作为两种不同的取向,前者从乐观的直观定义出发,而后者通过对个人归因方式的表现来评价乐观,二者只有中等程度的相关。即使在气质性乐观这一框架内,研究者对乐观内涵的理解也不同,涉及了效能感、奋斗精神、面对失败的态度、适应性、预感力等维度。

(二)乐观与悲观维度的划分具有争议。

对于乐观与悲观是同一维度的两端,还是两个维度的争论,目前还没有定论。Scheier认为乐观与悲观是同一维度相反的两端;而其他一些研究者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发现,乐观与悲观之间相关程度很低,作为两个维度更合适。

(三)国内研究刚刚起步,缺乏本土化研究。

目前对乐观的研究大多数都是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开展的,国内的研究从前几年才开始起步,在概念、结构、测量方式等方面都主要是借用国外乐观的相关理论,直接使用或者修订国外问卷。很少有研究者从中国传统文化与词汇学的角度去理解乐观的内涵,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化的适宜中国乐观内涵的问卷,需要对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乐观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8.

[2]Dember,W.N.,Matin,S.,Hummer,M.K.et a1.The measurement of optimism and pessimism.Current Psychology:Research and Reviews,1989,8:102-109.

[3]Scheier M F,Carver C S.Coping with stress:Divergent strategics of optimists and pessimist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1:1257-1264.

[4]Schweizer K,Schneider R.Social optimism as generalized expectancy of a positive outcome.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1997,3:317-325.

[5]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贺麟.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7]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4):120-126.

[8]温娟娟.气质性乐观、解释风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

[9]Espen,R.Jong.Optimism and Pessimism:Underlying structure and dimensionality.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02,21:1-7.

[10]Sehweizer,K.& Koch,W.The assessment of components of optimism by POSO-E.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1,31:563-574.

[11]Olason,D.T.,& Roger,D.Optimism,pessimism and “fighting spirit”:a new approach to assessing expectancy and adaptation.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1,31:755-768.

[12]袁莉敏.大学生乐观、归因方式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05.

[13]Alan,C.Positive Psychology: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human strengths.New York:Brunner-Routledge,2004,78-106.

[14]Scheier,M.F.&Carver,C.S..In the power of positive thinking:The benefits of being optimistic.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26-30.鉴:L.A著,周榕等译:《人格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15]Scheier,M.F.,& Carver,C.S..Effects of optimism on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well-being:Theoretical overview and empirical update.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1992,16:201-228.

[16]陶沙.乐观、悲观倾向与抑郁的关系及压力、性别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06,38,(6):886-901.

[17]吴雨晨.医护人员的乐观倾向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

[18]陆文春.大学生乐观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大学,2008.

上一篇:论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成长 下一篇:试论文化大省建设背景下浙江广播节目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