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0例

时间:2022-10-19 06:53:43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0例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在早期抗病毒、维生素C及GIK极化液等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治疗,对患者的症状、体征、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及X线表现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治疗30例,治愈25例,好转5例。中西医结合对本病的治疗效果是确切的。结论:中西医结合对于病毒性心肌炎起到协同作用,改善了临床症状,提高了治愈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158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各种病毒所引起的心肌急性或慢性炎症。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似有上升的趋势,成为中、青年常见的心脏病之一,长期不愈可能转化为扩张性心肌病,严重者可引起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而死亡。随着本病在心脏疾病中的地位日趋突出,已广泛地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单纯应用西药治疗心肌炎恢复慢、疗效长,而结合中药清热解毒、滋阴益气,则大大缩短了病程时间,从而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方面取得良好疗效。

资料与方法

2008~2010年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16岁2例,17~20岁8例,21~30岁12例,31~40岁8例。病程3天~2个月,平均20天。

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关于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1],均有发热、咽痛、鼻塞、咳嗽等急性“上感”的前驱症状,同时伴有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悸、乏力、恶心、头晕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X线心脏普遍增大、心律失常、血清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增高。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常规给予西医综合疗法:严格卧床休息,早期抗病毒治疗,口服辅酶Q1010mg,3次/日;静滴ATP、辅酶A、肌酐、维生素C、GIK极化液、1,6-二磷酸果糖,1次/日;重症患者控制心力衰竭,合理应用激素,纠正心源性休克、各种心律失常,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连续用药15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中医治疗:生脉饮3次/日,10ml/次口服。黄氏注射液10~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丹参酮注射液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次/日,连用15天1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2,3]:①治愈:临床症状消失,不发生任何并发症,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恢复正常;②好转:临床主要症状控制或好转,心电图检查较治疗前有所改善;③无效:临床症状未消失,实验室检查异常,心电图未改善,心影无明显缩小。

例1:患者,女,28岁,因畏寒、发热、乏力、心慌、气短、心前区隐痛、全身肌肉疼痛3天就诊。查体:体温38.5℃,脉搏12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40/90mmHg,咽充血,两肺无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20次/分,律不齐,可及早搏,约10个/分,心尖区可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化验:血常规正常。全胸片:心肺无异常。心电图频发室性早搏,Ⅰ度房室传导阻滞,ST段异常。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病毒复制期)。治疗:口服辅酶Q1010mg,3次/日;生脉饮3次/日,10ml/次口服;静滴病毒唑抗病毒治疗;静滴ATP、辅酶A、肌酐、维生素C、GIK极化液、1,6-二磷酸果糖,1次/日;黄氏注射液10~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丹参酮注射液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次/日。连续治疗15天1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心率恢复正常、心电图明显改善,治疗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

结果

治疗30例患者中,治愈25例,好转5例。出院后所有患者都随访2年,所有患者均无不适症状出现,心电图正常,能参加同龄人的正常活动。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病原体往往通过直接侵犯心肌或通过抗原-抗体作用使心肌细胞破坏,从而产生心肌炎症病变,严重时可引起大循环或肺动脉高压,或引起大血管扩张,进而可导致心力衰竭或循环衰竭。中医则认为本病主要归属于中医“心悸”、“怔忡”之范畴。乃因外感邪毒,邪毒内侵,耗气损阴,以致心失所养,气阴两虚,心脉瘀阻而发病。并发现在其发病的全过程中始终表现着正邪盛衰和阴阳消长的病理变化,本病的中、后期往往累及多个脏腑。在治疗上,强调心病治心而不专于心,调整脏腑以利于心。

用西药快速控制病情,早期病毒唑抗病毒,同时控制心力衰竭,纠正心源性休克及心律失常;大剂量维生素C可增加冠脉血流,促进细胞氧化,修复心肌损伤,同时收缩周围血管,还可切断病毒核酸;ATP、辅酶A、肌酐、GIK极化液有促进细胞氧化及改善心肌功能的作用;1,6-二磷酸果糖能促进糖代谢、提供细胞能量,增加冠脉血流,并能促进钾离子内流,纠正缺氧、缺血所致的病理状态,有利于心肌的康复。中药方面,生脉饮能益气生津复脉,改善心功能,增加冠脉流量,抗心肌缺血,调整心肌代谢,降低耗氧量;黄芪既能降低心肌中病毒RNA及病毒滴度而有抗病毒作用,又能改善由病毒引起的外周血、脾及心肌中总T细胞、辅T细胞和毒性T细胞的异常分布;丹参酮能降低血黏度,加速心肌表层毛细血管中红细胞流速,改善心肌微循环,提高心肌对缺氧、缺血的耐受性,尚可抑制部分病原微生物,起到一定的抗原效果。

总之,中西医结合对于病毒性心肌炎起到协同作用,改善了临床症状,提高了治愈率。临床治疗结果充分肯定了其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心血管杂志编辑委员会心肌炎心肌病对策专题组.关于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和采纳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工作组关于心肌病定义和分类的意见.中华心血管杂志,1999,27:405.

2陈敏章.中华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郑宗锷.现代心脏内科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ZK)][HT][FL)][HJ]

上一篇:小青龙汤化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8例 下一篇:少林万应膏在骨伤临床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