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劳动定员管理

时间:2022-10-19 05:40:46

供电企业劳动定员管理

【摘 要】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要求供电公司要深化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科学评价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效率、效益和效果,必须突出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评价从实施方案、工作过程和实施效果三个方面进行,从方案、流程、制度、绩效、亮点及综合角度,全面评价人力资源管理对转变公司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和有效配置资源等方面的成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评价的先进性和指导性,细化评价指标,突出评价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劳动定员 电力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一、劳动定员的概念

劳动定员,亦称企业定员或人员编制。企业劳动定员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按一定素质要求,对企业各类人员所预先规定的限额。

二、企业定员的作用

1.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

2.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

3.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

4.合理的劳动定员是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

三、劳动定员的原则

1.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为目标

2.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

3.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

4.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5.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环境

6.定员标准应适时修订

四、 定员管理工作目标及范围

4.1管理目标

执行网省公司分解的定员,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实现按定员定额组织生产。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劳动定员工作评价办法(试行)》要求,定期组织开展劳动定员测算与核定工作,为供电企业配置人力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统筹优化用工配置,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劳动定员管理工作机制,结合公司实际,细化管理要求,加强劳动定员工作的组织实施,推进劳动定员管理规范化。

4.2管理范围

供电企业劳动定员人员。

五、.县供电企业定员管理的主要做法

5.1完成工作的组织机构

为加强定员测算工作的管理及应用,保证测算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明确职责分工,落实管理职责,公司专门成立了定员管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和党委书记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成员为各相关科室的部门负责人,工作小组由人力资源部主任任组长,成员由人力资源部、发展建设部、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安全运检部(检修(建设)工区)、客户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的专工组成。

5.2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及岗位人员能力说明

人力资源部设劳动人事管理岗位。相关部室在定员及评价工作中由相应专业领域的专工负责,发展建设部设计划统计管理岗位,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设绩效与综合事务岗位,客户服务中心设供电所管理、绩效与综合事务岗位,安全运检部设输电运检管理、变电运检管理、配电运检与带电作业岗位。

5.3流程过程控制方法说明及节点工作的做法描述

(1)劳动定员测算工作

劳动定员测算工作由定员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具体设备台帐的统计工作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牵头,根据台帐内容和设备管理权限将任务划分到各部门负责人,由部门负责人落实到具体专工,各专工按填报要求统计并经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上报,最后由人力资源部对各上报数据进行汇总整理。设备统计中产权归属及统计期间根据上级部门的通知要求确定。

(2)劳动定员贯标评价工作

劳动定员贯标评价工作由人力资源部劳动管理专工根据公司设备及人员状况进行数据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定员贯标评价报告以人事部主任审核后,组织工作小组成员对报告内容进行论证,认证通过后报领导小组审批。工作小组成员负责分析报告所列整改项目的组织落实,人力资源部负责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六 特色亮点

6.1发展建设部依据农电统计系统相关数据对安全运检部、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客户服务中心等专业部室上报数据进行审核,各专业部门将台站数据分别报市公司对口部门进行审核。这两个节点的设置是将所有数据分为生产和营销两大部分,由发展建设部和市公司共同负责对数据进行第二把关,结合农电统计住处系统的相关数据,对提高数据质量有非常大的帮助,弥补了人事部劳动管理专工在装备管理中的不足。

6.2由于工作小组成员是公司管理部室的负责人,有能力对劳动定员评价报告中提出的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论证。组织工作小组成员对定员贯标评价报告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审核,并提出修订的合理化建议,这一过程是对劳动定员贯标评价报告工作内容的再认识、再协调的过程,需要协调的工作在论证会就可以得到解决,为下一步的组织落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3领导小组成员对劳动定员贯标评价报告的内容已经非常了解,所以人事部只负责将审批后的评价报告下发到领导小组成员范围内,领导小组成员根据报告精神组织落实。满足了劳动定员贯标评价报告的保密性,为各部室负责人合理安排工作、采取相应措施达到目的、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防止事态扩大都有很大好处

6.4.应用效果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下发的《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劳动定员工作三年规划》的要求,公司稳步推进定员达标工作,通过控制用工总量,调整用工结构等措施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升队伍素质,目前,公司劳动定员已达标,生产部门人员明显补充,管理岗位人员大幅精简,整体用工配置结构趋于优合理。全员劳动生产率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43.82%,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解决比例达到100%,接收主营业务专业毕业生比例达到90%,人事费用率同比降低0.21%,定员范围内用工差异率

七、劳动定员结果的应用

7.1优化生产运行组织,试行大集控运行模式

根据公司电网实际,在现有运行模式下实施大集控管理试点,实行监控与操作分设化,即采用“监控中心+操作队”模式(大集控管理模式),分步实施:目前采取过渡方案,实现14座变电站大集控运行模式,逐步实现32座变电站大集控运行模式。

7.2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减员增效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充分发挥科技在满足组织结构优化和劳动减员方面的突出作用,全面实施各变电站光纤、网络优化工程,满足“大集控”和“调控一体化”要求。在变电站实施3G视频头盔系统建设,满足单人巡视要求,提高巡视效率和质量;在主网线路人员巡视困难的关键区域安装3G视频监控系统,减轻线路运行人员的运维工作量;在配电网中,大力实施集抄、监控等系统,有效减少抄表和检修运维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一大批基于大容量、高可靠性光纤信息网上的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为提高效率、减少人员在科技上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为解决公司结构性缺员矛盾发挥了巨大作用。

7.3依法合理使用市场化用工

加强市场化用工的统一管理,在理顺岗位界面、实行岗位分层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在辅助岗位以及低端业务岗位上引入市场化用工机制,控制市场化用工范围、数量。在总结通用驾驶员岗位、95598坐席等使用外部劳务市场派遣用工经验基础上,本着先试点、总量控制的原则,分类、分步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在缺员比较严重的生产、营销服务单位成立辅工作班组,主要协助从事生产辅工作以及抄表、崔费等工作,辅工作班组人员采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

7.4规范有序开展业务外委

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条件下,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运行设备安全和工作质量,有效利用社会资源,规范开展业务外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方面缺员压力。由于承揽企业人力投入充足,职责履行到位,一年来,这部分线路安全运行良好,线路通道状况有较大改观。

7.5加强岗位动态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对公司所属各单位工作职责进行重新梳理,按照工作实际对各单位下达劳动定员标准,严格按省公司核定标准控制机关本部管理岗位编制,压缩后勤辅岗位,通过转岗培训将一部分人员充实到缺员严重的一线岗位。

新录用高校毕业生全部分配到生产一线岗位,规定新进高校毕业生必须在基层单位工作满5年以上,方可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岗位竞聘。在新进高校毕业生分配到生产一线的同时,有计划的组织部分营销服务一线岗位竞聘上岗,促进生产一线人员向营销服务一线岗位有序流动,培养营销服务新生力量。

参考文献:

[1] 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劳动定员标准[2008].

[2] 杨万山.国有企业改进劳动定员定额标准化工作的现实思考[J].中国劳动,2004(11).

[3] 张金成,岳淑捷,王为民.邮政企业定员定额工作研究[J].邮政研究,2007(3).

[4] 王志滨.劳动定员方法研究[J].经济师,2001(8).

[5] 裴永魁,王华清等.企业劳动定员定额管理模式研究[J].工业工程,2001(1).

上一篇:现代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管理与防治分析 下一篇:基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热处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