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加强技校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

时间:2022-10-19 05:25:53

谈加强技校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实施,已形成以市场为中心的资源,人力,资金的灵活配置,出现了异常活跃的局面。这对金川公司职工子女就业前培训和技工教育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加强技校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势在必行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企业间的竞争表现为产品的竞争,实际是劳动者素质和人才的竞争。企业为了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发展,对企业的主体-----劳动者,在质量上要求必然会提高。所需人才既能满足目前企业的需要,也要能适应企业未来的发展,既要具有目前企业的所需要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为企业发展所具有的潜在活力。

为完成这一培养目标,根据技校教学的特点,应加强技校学生在基本技能方面的训练,强调教学中的实践性,不断开拓新专业,为市场培养应用型人才。

技能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近乎自动化了的动作,是人完成实际任务的活动方式。技能的形成一般可划分四个阶段:一是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知识阶段;二是局部动作阶段,包括最简单的技能和许多小的局部动作;三是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经过多次、反复的练习,可以初步掌握所学技能的完成动作。即协调动作,也就是“学会了”;四是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在“学会了”的基础上,再经过练习和提高,使同时进行和先后进行的动作协调,就达到了协调和完成阶段。技能一旦形成就会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技能不仅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础,而且也是创造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对于以培养“实施型”“应用型”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来说,开展基本技能训练,加强实施教学,具有直接作用和现实意义。

二、 技校学生的基本技能结构和基本技能要求

技校学生的基本技能结构应由普通技能和专业基本技能两大部分组成。普通技能(表达、计算技能)是技校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具有基础性、长效性。专业基本技能是由专业要求所决定的,因学生所学专业不同而各异。这是学生普通技能在专业领域内的发展和深化。从而形成学生从事专业活动的能力。

从基本技能结构看,技校培养的初中级专业人才,相对于高级专业人才而言,需要掌握的基础理论可以弱一些,专业知识面可以窄一些,在基本技能要求上,使学生通过在校学习、能对常用的基本技能有所掌握,达到“会”的程度;对一些主干的长效性的技能达到“熟练”的程度即可。

三、加强专业课教学,推动基本技能训练不断向前发展

技工教学专业课(包括实习)教学比例相当大的原因在于技工学校的教学目的就是形成技能。专业课是技工学校对学习专业技能的统称,是形成技能阶段。包括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技能课,专业技能课分理论教学和实训,实习又分为教学实习和实地实习(到企业实习),这些教学环节的功能是: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是技能形成的知识准备阶段,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知识。实习是形成知识准备阶段,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知识。实习是形成实际技能的重要阶段,教学实习是由部分掌握操作技能到初步掌握完整操作阶段。校内模拟实训,是掌握完整操作的协调 、完善阶段。校外实习,是熟练提高阶段,短期内就能上岗就业。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根据培养目标确立学生的基本技能结构和基本技能要求,基本技能训练要循序渐近,并把基本技能训练目标分解到各个训练阶段、教学环节中去,对各阶段、各环节提出具体要求,既要高于学生的现有技能发展水平,又要使绝大多数同学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学生会感到目标具体落实,可望可及,从而培养学生的信心,这样循序往复,学生的技能水平就会得到不断发展。

四、基本技能训练对教师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教学内容来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特长,对所学专业进行综合设计教学,充分体现技工教学的特点。首先,教学要随时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在基本技能训练中,应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获取知识,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学手段力求规范化。让学生看到、摸到照做的实物,应该是新式的、适用的,给学生创造一个实践基地。最后,教师的演示动作力求规范化。这就要求教师要练好基本功,经常深入实际、注意教师的知识更新问题,理论必须与实践紧密结合。如果教师操作不规范,学生跟着学习,开头打不好基础,后来难以纠正,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还会给学校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教学实践证明,矫正比更新学习还难,教学要慎之于始。

五、协调知识、技能、能力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总和;技能是经反复训练而获得的一件完成实际任务的活动方式,两者都是后天可得的;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促进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由个体先天和后天因素结合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三者虽有区别,但联系非常紧密,三者之间互为条件,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因此,我们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根椐各自的特点,创造不同的教育情景,分门别类地施教,又要看到学生掌握技能并运用知识,并且这一过程中,能力会得到发展。学生的能力发展,又可以反过来促进知识、技能的掌握。这就必须对三者进行优化处理,使之处于和谐发展的运动之中。

根椐技工教学的特点,协调好知识、技能、能力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仅是掌握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而且应该是个合格的社会成员,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因此,学校的任何教学过程都要重视学生的德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劳动观点的教育,进行科学态度,严谨作风和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教育,使之真正成为社会所欢迎的“四有”人才。

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基本技能训练落到实处

教学实践证明,基本技能训练是一项社会性强的教学活动,需要设备,场地、经费,不仅要在校内进行,有些还要到校外去,还需要企业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提供方便,协作配合,共同育人。学校要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和基本技能训练大纲,用以指导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还要大力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使教师真正“闻道在先,学有专攻”,更好地在基本技能训练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总而言之,为了使我们培养出来的技工学生在当今的社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我们在教学方面要做到“三服务一突出”,即课程设置为培养目标服务,教学内容为生产经营服务,理论内容为操作实践服务,突出能力的培养。同时坚持面向市场,信息导向,务求实是,为公司技校发展,为公司子女职前培训及就业,做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浅谈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下一篇:浅论“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