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英语教学法研究

时间:2022-10-19 04:42:33

护理英语教学法研究

【摘 要】随着国际市场对护理的需求日益增加,很多发达国家都急需护理人员。在此背景下,熟练掌握英语的护士就能获得出国工作的机会。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英语水平及护理能力,护理英语教学成为护理专业教师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培养护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更新护理知识理念三方面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护理英语 教学法 探讨 护理知识更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8-0185-02

随着护理市场的国际化,现今英语护理教学成为教师研究的热点。作为护理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讨,总结了一些有益的教学方法。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前提;其次,好的学习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最后,要成为一名国际护士还需不断更新护理知识。

一、培养护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教育最首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兴趣和激发学习动力。[1]读医学文章或机械的背单词和句型很乏味,学生常抱怨句子太长、文章难理解,搞得头昏脑胀的,要坚持下去实在太难。所以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老师的课题。

1.英语与护理有机结合

护理英语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它需要在教学中将英语与护理有机结合,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在护理教学中贯穿英语,在英语教学中融会护理知识。在教学活动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学活动作调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

如,介绍护理程序实行分组教学。针对差一些的学生先用中文讲解,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一定印象之后再用英语强化,如用英语列出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以及一些护理诊断,要求学生将它们翻译成中文。而对于一部分优秀学生,我则先用英文讲解再根据学习的结果用中文简要总结。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后再布置作业对课堂内容进行强化。

又如,演示护理技术操作——静脉输液。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和练习了一些其他护理操作,所以可将操作结合英文来讲解和演示:Check and explain procedure to patient(向病人核对解释);Clear all IV tubing of air(排气);Don gloves(戴手套);Select site for insertion(选择穿刺点);Apply tourniquet 5~10cm,ask patient hold the fist(扎止血带穿刺点上方5~10cm,嘱病人握拳);Cleanse the site(消毒穿刺点);Insert the needle,if success let patient open the hand(穿刺,如果成功松拳);Apply dressing to the site(固定);Recheck and adjust IV drops(再次核对调整滴速);Ask for feeling, thanks for cooperation(询问感受感谢配合)。[2]从双语教学中,学生既掌握了操作流程又记住了英语。布置课后作业:准备有关输液的英语情景对话。在下一次的操作练习中既能熟练操作又能强化英语口语。学生对操作感兴趣,同时对学习英语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多学生都觉得这样的学习方式非常有益。

2.英语与实践相融合

护理与英语都有一个共同点——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眼、耳、手和脑结合起来。[1]学生喜欢上操作课,在操作练习中将英语融会进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英语。比如:练习注射法、静脉输液等操作,在操作中融入情景对话,鼓励学生用英语给病人进行核对、解释及指导。学生练习老师要进行指导和评价。

如,肌内注射操作。在练习时将学生分组,鼓励他们在操作中相互用英语交流,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学生做到了手、眼、耳、脑并用,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当然有的学生可能刚开始很不习惯,甚至羞于开口,万事开头难,只要一开口,进步就会很快,所以要鼓励学生开口讲英语,只有实践才能不断提高。在开始的练习阶段可以给学生一些例子,操作中的一些现成的对话,这样学生会觉得容易一些。在练习之后,让学生推荐优秀的小组上台表演,促进相互学习。

又如,课余讨论。在护理专业英语的学习中,学生肯定会有一些学习心得,提供机会让他们交流提高。给学生安排课堂或课余时间,让他们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相互交流,老师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将同学们有益的学习方法总结以供相互学习提高,同时也可从中总结出改进教学的方法。学习小组也是一个好方法,同学们可以自己组织兴趣小组,在小组中讨论、学习及进行对话练习。我调查了一些学生,他们都认为小组讨论学习是一种相互促进、提高的学习方式。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可以在操作与英语相结合中培养起来,有了兴趣他们才会认真投入,使英语与护理真正结合,学英语难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

有了学习兴趣,老师教给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很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起着导向的作用,[3]老师首要的任务是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而不是让学生背多少知识。医学词汇、句子一般都较长,也较难记忆、理解,部分学生一开始就“知难而退”了,而另一些学生坚持一段时间后也放弃了,就是因为没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认为学习太难。如何才能变难为易呢?教师应该找方法把学习变得简单,比如把复杂句变简单句,将单词分解以及寻找词汇之间的相互联系来提高记忆效果等。

1.用分解法将单词和句子进行分解记忆、理解

较长的词汇可以把它分解成词根、前缀和后缀。比如intramuscular(肌内的),intra-前缀(在内)—muscle(肌肉);nephroangiosclerosis(肾血管硬化),nephro(肾)—angio(血管)—sclero(硬),osis-后缀(症状)等。这样分解,长长的单词就变得简单易记了。长句也可以像前面单词一样把它分解后来理解。比如,“A patient with diabetes usually has the symptoms of hypoglycemia, which include tremor or shaking, sweating, rapid heart rate, palpitation and light dizziness.”这个句子乍一看比较长,但仔细再读不难发现它是由一个主句和一个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构成,把它分解之后就容易翻译了“糖尿病患者常有诸如震颤或发抖、出汗、心率加快、心悸和头晕等低血糖症状”。学生应该学习并掌握通过分解句子的方法来帮助阅读,当然这需要扎实的语法基础知识。

上一篇:以人为本,激发兴趣,注重实用 下一篇:How to Understand Images in Poe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