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培育儿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时间:2022-10-19 03:36:20

用音乐培育儿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备军,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儿童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整体水平,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因此,关注儿童的思想道德,科学运用文化理念培育和塑造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准则。那么,如何在学前教育阶段有效地培育和塑造儿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我采用的方法是音乐。音乐是一门很特殊的艺术,很抽象,能细腻、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音乐以声传情、以美感人,可以表达语言无法表达的感情和美。将音乐教育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净化孩子的心灵,使孩子在得到艺术教育的同时,思想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思想道德变得更高尚。

一、让孩子学会倾听音乐。在“听”中启迪心灵。陶冶情操。

乐由心生,每一曲动听的音乐里,都包含一种意境,乐由情起,音乐是由情感引起的,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情”是音乐艺术的灵魂,让孩子学会倾听音乐,才能让他们对音乐作品的内涵有所认识,才能感受到音乐作品抽象的美感,提高审美情趣。如:《小青蛙找家》是一首活泼的儿歌,为了让小朋友感受大自然的美,可以创造怡静优美的自然环境,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音乐中,几个孩子围成圈,模仿一个微波荡漾的小湖;几个孩子蹲在湖边像盛开的鲜花;还有的搭“小屋”、筑“小山洞”,或似风中婆娑的小树……在音乐的伴奏下,“小鸟”、“蝴蝶”翩翩起舞;“小兔”、“小猴”追逐跳跃,音乐在流动,动作也在不停地变化,音乐通过动作融人体内,这样的感受必然更生动、更深刻。拨动每个孩子情感的琴弦,才能使他们产生共鸣,融入乐曲的情境之中,用音乐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情趣。在学前教育中,要善于应用音乐的特殊形式,生动、具体地加强对儿童审美情趣的培养,使他们的情操受到熏陶、思想受到教育、道德受到影响、心灵受到启迪。

二、让孩子学会欣赏音乐,在“赏”中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欣赏音乐可以从乐曲的丰富情感和思想内涵中获取精神力量,使思想得到升华。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优秀音乐作品,精心设计课内外活动,在“赏”中让每个孩子体验音乐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内涵,引导他们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音乐审美的品位,逐步培养儿童对高雅艺术的好感、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例如:在欣赏《我们的田野》时,教师凭借多媒体,引导小朋友首先感受壮美的画面:无际的稻田像绿色的海面,湖中金色的鲤鱼和粉红色的荷花多彩多姿,蔚蓝色的天空雄鹰在展翅翱翔……从美丽的画面和鲜明的色彩中感受美。美丽的田野在孩子心中留下真实的写照,使他们深刻地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之美,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可以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可以促使儿童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在欣赏贺渌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时。告诉小朋友这首短小精致的钢琴小品是闻名中外的优秀钢琴作品之一。曾在国际乐坛上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激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再通过故事的引导。帮助小朋友理解乐曲的情节发展和变化,使他们仿佛看到农村少年儿童骑在马背上。在鸟语花香的大自然风光里。悠然自得地吹笛歌唱。和小伙伴们嬉戏玩耍的情景。欢快优美的乐曲,悠扬清丽的琴声,让小朋友为之陶醉,更懂得了劳动的无限乐趣。

三、让孩子学会感受音乐。在“感”中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可以在安静、严肃的课堂气氛中让小朋友欣赏国歌,启发他们从那雄壮的旋律中联想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为争取民族独立,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赴后继的战斗情景,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及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通过教师的分析、讲解,引导小朋友深刻理解歌曲内容,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给小朋友讲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的爱国故事,使他们明白人民音乐家的爱国精神和他们的作品一样永世长存,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忱。再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可结合今年抗战胜利70周年向小朋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他们的爱国之情。欣赏时,要引导小朋友身临其境,享受欢乐,感受痛苦,愤怒地谴责,激情地歌唱。一旦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唤起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

要让孩子真正喜爱音乐,首先要让他们有听觉上的享受,并且创设情境,让他们能够大声地唱出来。例如:在唱《祝你生日快乐》时,可以创设生日情境:在一个生日蛋糕上点燃蜡烛,一群人围在一起,声情并茂地演唱,熟悉的情景、熟悉的歌声将唤起小朋友强烈的共鸣,情不自禁地拍起手来。在充分体验歌曲优美、动听的旋律后,小朋友们不但学会了歌曲,而且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整个唱歌过程,就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地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又如:教学《卖报歌》时,教歌曲前,首先让小朋友用自己的生活与卖报儿童的生活进行比较,换位体会旧社会孩子的苦难生活,进而更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这种较直接的教育,为理解歌词和体会歌曲情感做了良好铺垫。同时,可以安排小朋友分组合作,组织一个小型表演,在合作中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让他们体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的强大。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创造力得到了发挥,好动好玩的天性最大限度地得到了满足,在情感上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升华。

儿童时期所接受的教育往往能决定人一生的发展。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说:“我们天生能历久不忘孩提时期的印象,如同新器皿一经染上气味,其味经久不变,纯白的羊毛一经染上颜色,其色久不能改;越是令人讨厌的习惯,越是牢不可破……正是从这样的实践中养成了习惯,以后就变成了天性。”对于学前阶段的教育来说,在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能够有效地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净化孩子的心灵,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的情感。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音乐教育的内涵,充分发挥音乐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的情感作用,使儿童感受美、体验美、崇尚美、实践美,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有着美好人格的人。

上一篇:环艺专业园林绿化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分析 下一篇:台湾幼儿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