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支架式教学法的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时间:2022-10-19 02:30:49

基于支架式教学法的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摘要】支架式教学法是西方(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除外)一些国家颇为流行的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模式,在多个实验中取得了很大成功。笔者在对支架式教学法进行论述的基础是提出了基于支架式教学法的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法;英语;听说能力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简介

支架教学法是源于西方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基于前苏联著名学者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而提出的,在西方支架式教学法一般被定义为通过为学生提供能够促使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概念框架”以起到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并逐步实现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犹如建造一座大厦,学生当前所储备的词汇,所具备的语法知识和听说能力等是建造这座大厦的砖瓦,而老师的指导则是建筑理论、设计思路及操作方法等“概念框架(支架)”,只有在“支架”的支撑下学生才能完成英语这座“大厦”的建造。当学生在教师所构建的“支架”支撑下完成几座“大厦”的建造后,教师再撤去支架,让学生独立去完成英语听说能力这一“大厦”的建造工作。

二、支架式教学法步骤

1.搭建支架

围绕当前英语教学主题,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搭建合适支架(概念框架)(图1)。例如在讲述美国医疗制度时,教师可以描绘出美国医疗体系的示意图,让学生在示意图的引导下去探讨美国的医疗的制度。

2.创设情境

一般来说,在刚行教学时,学生的思维游离于教师所搭建的支架之外,这时老师要充分例用音频、影像、动作、图片等创设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支架中的一个节点或一个部分,然后进行支架式教学。

3.引导探索

当学生被教学情景引入支架后,教师充分发挥支架的作用,让学生按照原先所设定的概念框架进行英语听说能力训练,最后达到无需教师支架的帮助而自己攀登英语听说能力高峰的目的。

4.合作学习

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讨论学习心得,取长补短,以优化自身知识,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

在实验的前期阶段以老师搭建支架为主,随着教学的逐步深入和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减少支架的搭建让学生更自主的去学习。

三、英语听说能力的教学策略

1.转变教学方法

从众多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支架教学法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因此任课教师要大胆的把支架教学法运用到英语听说教学中去[2]。当然运用支架教学法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以保证支架式教学法效用的发挥。第一是适用性,搭建“支架”要以适用性为前提,“支架”不一定非得是多么高深的理论,一个图表,一段影像,甚至一个鼓励的微笑在某种意义上都可以当作支架来使用。第二是适“地”性,从“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学习支架示意图”(图1)中可以看出,支架只有搭建在最近发展区域才能起到提升学生能力的作用,如果搭建在实际发展区(第一发展水平区域),则多此一举;如果搭建在潜在发展区(第二发展水平区域)支架则会成为空中楼阁,不会起到支撑学习的目的。因此支架只有搭建在最近发展区并靠近实际发展区的位置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第三是适度性。当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要及时撤去支架,让学生自主去攀登英语听说能力的高峰,否则长期以往学生就会对支架产生依赖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

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课堂体验。在支架式教学法中,生动形象的情境起着引导学生进入支架的作用。在创设教学情景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支架教学的需要,例如如果以问题为支架,则教师可通过设立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问题来创设情境,最终达到引导学生进入支架问题后再进行支架式教学。

3.适当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法

合作小组教学法是支架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对所学英语知识的梳理和总结阶段。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法,首先要注意分组的科学性。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5-6人是最合适的小组人数。并且小组成员要尽量保证有男有女,有英语听说能力较高的学生,也有英语听说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同时兼顾学生之间的关系和人情。其次要规范合作小组的表述方式,每个小组中均设发言人一名,小组讨论总结成果的表述、与教师的交流等主要由发言人来完成,其它成员只起辅助作用,发言人由组内成员轮流担任。最后教师要对各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清理和总结,以统一认识。

目前我国中学生自我表现欲望较为强烈,小组合作教学法中的“发言人”制度能够让学生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后进生体验到“万众瞩目”的感觉,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从而有效提高他们学习英语听说的自信心和自主性,进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支架式教学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在支架教学模式的中后期,教师要勇于把支架拆除,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或相互去搭建支架,当学生能够自如建立支架之后,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抛弃支架,完成英语听说能力的自我培养。

四、结论

虽然支架式教学法在英语听我说能力方面的教学效果已为国内外众多实验所证实,但是它在我国的应用还不广泛,很大一个原因是各位专家学者及教育工作者对支架式教学法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策略研究较少,因此笔者除了探讨这些策略以外,还意在抛砖引玉,期待更多的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投入到这一研究中来。

参考文献:

[1]王晓燕.基于支架理论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探索[D].济南:山东大学,2010:1-7.

[2]张万明.交际法在中职护理专业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2-9.

[3]李明子. 基于虚拟英语学习社区的支架教学在任意选修课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 2011,(06):45-46.

[4]周炼.支架教学理论及其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3-9.

[5]周彦涵.大学英语阅读中的语境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9,(04):23-24.

上一篇:浅谈小学美术教育 下一篇:软件质量保证复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