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行医 夕阳暖人

时间:2022-10-19 02:03:47

四季行医 夕阳暖人

许多人常常在想,自己老了会过着怎样的生活?两鬓斑白,坐在摇椅上晒太阳?如果精力允许的话,再出去走走,欣赏一下祖国的壮丽山河,不时地哼着《夕阳红》,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是啊,累了大半辈子,也该含饴弄孙,歇歇脚了!

但是我眼前的这位瘦小却神采奕奕的85岁老人,她却不是这样想的。她说:“在家安度晚年,对我来说那是浪费时间。”

这位老人叫凌蕴玉,1949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1951年毕业于中南军区医学院(现为第三军医大学),从事医务工作30余年。1984年从江西省景德镇监狱医院离休后,她随家人迁至苏州彩香街道三元四村社区居住。1993年底,凌老和同为医师的爱人开始为社区居民定期义诊,这一干就是13年。

笔者好奇地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凌医师摆摆手淡淡地回答:“有工作,我思想上很愉快。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我做的是一名医生应该做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凌老和爱人从忙碌的工作岗位退下来之后,常常会利用自己的专长帮助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后来许多街坊有什么头疼脑热的都会找到凌老。慢慢地,凌老知道了社区附近没有医院,居民看病十分不便,而且社区的老年人偏多。“我自己不就是大家身边的医师吗?”此时,凌老的爱人提议:“我们干脆在社区办个定期义诊,那样不是更方便街坊四邻?”两老不谋而合,想趁着自己身子骨还硬朗,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于是,他们向当时负责社区事务的物业管理徐经理提出这一设想,马上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从那以后,每逢周四上午,凌老夫妇在社区腾出的一间十几平米办公室里,开始义务给居民看病、咨询。居民的一些常见慢性病通过他们的针灸、按摩、理疗减轻了病痛。病情严重的,凌老夫妇就会建议他们去医院治疗。除此之外,凌老夫妇还会参加社区在节假日组织的专题医疗咨询,主动承担起社区保健医师的责任。当时凌老夫妇的社区义诊在苏州还是首创,引起了媒体的关注,1994年中央电视台记者就曾专程采访凌老夫妇。

当时的四村社区居民有2500人左右,其中60%的人接受过凌老的义诊,其中有老人、小孩,还有中年人。渐渐地,其他社区的人也被吸引来了。除周四的义诊外,平常凌老夫妇还会接待来家中看病、咨询的病人,有时还亲自上门服务。

街坊曹阿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长期需要治疗。曹阿婆的老伴也是一位糖尿病患者,由于病情的恶化引起了脚部的溃烂,每周需要到医院换药,每次要花费30元。这对于收入不多的两位老人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当凌老夫妇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主动找到曹阿婆说:“你们以后不要来回地往医院奔波了,我们来负责帮他换药,一来有利于脚部的康复,二来还能节省换药的费用。”为了这一句承诺,凌老夫妇每周坚持上门换药,一干就是三年。其间,凌蕴玉自己查出了患有高血压并脑梗塞,她依然边服药边继续实践自己的诺言。在凌老夫妇的治疗下,曹阿婆老伴的病腿慢慢地好了。曹阿婆感激地说:“凌医师是个好人!”

2006年底,为照顾病重的爱人,凌老停下了义诊的脚步。

13年的风雨无阻,13年的义务奉献,换来社区所有人的爱戴。她身体力行,诠释了医生这一职业的真谛。老骥伏枥,她志不为千里,而是为了一个“爱”字,爱职业,爱他人。因为在她看来,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爱的支持。“爱”就是她的传奇。

责编/晓辉

上一篇:面对民间借贷 投资者如何保护自身财产安全 下一篇:老年人谨防网络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