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国际比较

时间:2022-10-19 01:54:45

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国际比较

【摘要】 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世界高技术产业竞争日趋激烈。针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有多种激励手段,其中税收政策是最有效的激励手段。文章比较各个国家针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使用的税收政策,总结各国家税收政策的相同点,如研究开发支出的减免政策、研究开发设备的折旧政策,以及各国针对高技术产业所特有的税收优惠政策,从中借鉴和学习各国所采用的有效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期为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手段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税收优惠政策

前言

高技术产业是科学、技术与生产一体化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生产体系,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市场经济越来越开放的今天,高技术产业在市场的大力推动下,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重要阵地。高技术产业最大的特点是研究开发投入高,研究开发人员比重大。自主创新作为高技术产业成长和发展的核心资源,已逐渐成为该产业发展的战略基点。为了促进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世界各国针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逐步产生并日趋完善,成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催化剂,推动着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发展。各种激励手段如政府购买、产权维护、税收政策、人才培养等,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都起到了重要的激励作用。其中,税收政策的激励作用尤为突出,已成为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本文分别针对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分析。

一、美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税收优惠政策

美国作为世界创新能力最发达的国家,在科技领域一直保持着全球领先地位。高技术产业作为美国支柱产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事实上,美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所采取的高税率政策严重阻碍了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直到1981年1月31日,里根总统签署了《经济复兴税法》,美国的高技术产业才得到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1986年美国国会颁布了《税收改革法》,1997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投资收益税降低法案》,该税法一方面延长了税收改革法规定的减税的有效期限;另一方面进一步降低投资收益税。美国针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所提供的税收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研究开发支出

美国高技术产业研究开发费用的扣除方式有两种选择:一是正常资本化,采取类似折旧的办法逐年扣除,扣除年限一般不少于5年,用于软件的费用可缩短到 3年;二是直接费用化,作为费用予以一次性扣除。

研究开发费用也享有所得税抵免优惠:如果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超过了前三年研究开发支出的平均值,那么超出部分可享有25%的所得税抵免,该项抵免可以向前追溯3年,向后结转7年。费用扣除最长可顺延15年。

(二)研究开发设备

美国税法规定中涉及技术更新改造的设备投资,如果法定使用年限在5年以上,可按其购入价的7%抵免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后来又将此比例提高至10%;如果法定使用年限为3年,则抵扣额为购入价的6%。

针对高技术产业研究开发用设备的折旧年限,美国税法施行加速折旧,折旧期限定为三年,是所有设备年限中最短的。

(三)其他

除上述税收政策之外,针对研究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专业科研机构,美国税法也有相关优惠政策。如,企业向高等院校和其他科研机构进行捐赠,捐赠支出在计税时可予以扣除;企业委托大学或科研机构进行基础研究,所支付研究费用的65%可直接从公司所得税中抵免,抵免额和费用扣除可往前追溯3年,往后结转5年。

二、日本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税收优惠政策

在世界高技术竞争中名列前茅的日本,其迅速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引人注目。事实上,日本对高技术产业的大力支持早于美国,日本在战后就实行了“科技立国”战略,为科技研发提供丰润的预算保障,使得技术创新成为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驱动器。

针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发展,日本在1967年颁布了《增加试验研究经费的纳税减征法案》,并在1985年先后制定了《促进基础技术开发税制》和《关于加强中小企业技术基础的税制》。日本针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所提供的税收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研发开发支出

日本有关政策规定企业用于购置研究开发用的资产,按其购进成本的7%抵免应纳所得税,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按6%抵免所得税。如果当年研究开发费用的增加部分超过过去年度的最高水平,则可按增加部分的20%抵免税金(这一比例目前调整至25%)。

(二)研究开发设备

日本先后制定了“试验研究开发用机械特别折旧制度”、“科学技术振兴折旧制度”、“新技术投产用机械设备特别折旧制度”等多项特别折旧制度。日本对高技术产业中用于研究开发的设备实行短期特别折旧制度。该制度规定,总资产超过10亿日元的高科技公司,用于研究开发活动所购买的固定资产,除进行正常折旧外,在第一年可根据购置成本按规定的特别折旧率实行特别折旧,加提的特别折旧率最高可达到55%。属于国家规定的重点产业部门或行业引进和购买的技术设备,第一年可折旧其价值的一半,从利润总额中予以扣除。

(三)其他

除上述税收政策之外,日本政府还允许企业提取科研专项准备金。如,计算机厂商可以在税前提取销售额的10%作为损失准备金;一些大公司的培训费用、软件费用等,政府也给予了25%的增量税收抵免。

三、韩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税收优惠政策

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在较短的时间内一举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无论是在经济发展还是科技进步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高技术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韩国政府实施的税收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韩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振兴科技的口号,“科技立国”的观念渗透到社会各界,崇尚科学技术蔚然成风。

自20世纪60年代到本世纪初,韩国针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颁布了相当多的法律法规,旨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提供发展平台。韩国针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所提供的税收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税收减免

韩国对于企业研发机构开发新技术或新产品所需的物品,因国内难以生产而从国外进口的,免征特别消费税,并减免关税。对于从事高技术的中小企业,在创业的前5 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并给予50% 的财产税和综合土地税减免,其创业法人登记的资产和创业2 年内获取的事业不动产给予75% 的所得税减免,高技术企业研究开发阶段发生的相关人员经费、技术研发费等,可在所得税前扣除,并可在5年内逐年结转。

(二)研发开发设备

高技术企业用于技术研发的试验设备,可按投资金额的5%抵免税金,或按购置价款的50%实行加速折旧,并且政府可以根据技术成果的多少和研究开发的效率,缩短企业研究设备的折旧期,对从事新技术开发的公司,提高公司资产的折旧率,幅度为50%~90%。

(三)其他

除上述税收政策之外,由于外国投资在韩国高技术产业中所占比重较大,所以为了吸引外资投入,韩国制定了针对外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如,韩国对拥有尖端技术的外国高技术企业给予7年的免税期,免税期满后的5年内还可享受50%的所得税减免。此外,韩国还设立了自由贸易区,对区内高技术投资者的财产税减征50%,并减免其进口研究设备的关税;在区内投资1 000万美元以上的高技术企业,对其实行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

四、英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税收优惠政策

与很多发达国家一样,英国高技术的发展源于军事上的需要,这对英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制定了吸引外国资本和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相关优惠政策,为高技术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英国针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所提供的税收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研究开发支出

200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新的税收政策,规定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中属于资本性支出的部分,可按100%的折扣率扣除,符合要求的经常性支出,可按150%的折扣率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2002年,英国政府将这一抵扣政策扩展到大型高新技术企业,规定大型企业可以将研究投入中符合要求的经常性支出,按照125%的折扣率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资本性支出同中小企业一样,实施全额抵扣。

(二)税收优惠

从2000年财政年度开始,英国政府对于高技术企业征收的所得税是欧盟国家中最优惠的,对年利润低于30万英镑的公司税税率为20%,年利润高于30万英镑的公司税税率为20%~30%。

(三)其他

除上述税收政策之外,对于高技术产业所拥有的建筑物,英国实行第一年折旧率为50%,并且,高技术企业用于购买知识产权和技术秘诀的投资,可按递减余额的25%从税前扣除。

五、法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税收优惠政策

作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法国的科技管理主要由政府控制,政府对高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干预较多。近十年来,法国在科研领域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其针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所采取的税收优惠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法国政府先后实施了多项政策促进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发展。如“科研税收信贷”政策、“高新技术开发投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科技创新计划”等,这些政策激励了高技术企业进行研究开发活动。法国针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所提供的税收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研究开发支出

法国相关政策规定,高技术企业第一年用于研究开发支出的50%可以免税,研究开发支出比上年增加的部分,经批准可以免缴相当于研究开发投资增值额25%的企业所得税,后来这一比例又提高到50%。

(二)研究开发设备

针对高技术企业研究开发所使用的固定资产,法国实行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

(三)其他

除上述税收政策之外,为了扶持新创办的高技术企业,法国针对创办不到8 年的新兴科技企业给予政策倾斜,鼓励研发机构与企业联合开展研究,包括增加高科技企业研究经费、给予税收优惠等。对于新建不到8年的创新性中小企业,其研究开发支出如果超过总开支的15%,并且至少75%的资本直接或间接为自然人所有,那么在盈利的前3年免税,同时还免征行业税等税种。

六、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发现:为了促进高技术产业加大研究开发的投入,各国针对研究开发支出均实施了优惠政策。针对高技术产业的研究开发设备,各国普遍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为了给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开辟道路,各国针对高技术产业的所得税、增值税等相关税收都给予了积极减免,各国结合各自的高技术企业实际,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因地制宜,各有特色。

世界经济格局正经历着重大的变化,在这一变化阶段中,发展高技术产业必然会成为各国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放眼世界,借鉴和学习各国所采用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助于我国政府制定并实施积极有效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而激励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义忠,汤书昆.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制度的基本原则探析――以法律原则为分析视角[J].科学学研究,2007(10):853-890.

[2] 李威武.从国际经验角度看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中的作用[J].经济管理,2007(1):70-71.

[3] 梁燕君.国外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及借鉴[J].对外经贸论坛,2007(11):16-19.

[4] 匡小平.典型创新型国家自主创新激励的财税政策[J].研究与探索,2007(11):8-14.

[5] 张涛,马亚红.中外R&D所得税税收激励政策比较与思考[J].经济管理,2008(9):157-160.

[6] 张义梁,白亮.日本提升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经验值得借鉴[J].经济纵横,2007(11):51-53.

[7] 李大明,尹磊.支持自主创新税收政策之比较――以韩国、印度、新加坡和台湾为例[J].涉外税务,2006(10):36-40.

[8] 刘国新,李兴文.国外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政府作用分析――对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06(28):112-117.

上一篇:关于递延所得税在会计实务中的简明处理 下一篇:家族与非家族企业信息透明度实证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