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规律本源 渗透数学思想

时间:2022-10-19 11:48:59

追溯规律本源 渗透数学思想

听了很多老师教学苏教版的《一一间隔排列规律》,也听了一些老师教学人教版的《植树问题》,感觉老师们在教学中并没有真正把握住问题的实质。例如,好多老师在教学《一一间隔排列规律》时,把教学重点放在观察教材情景图上,让学生发现“当两端的物体相同时,两端物体的数量比中间物体多1”上,当学生发现了这个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出现规律能找到但不会运用的现象。在教学《植树问题》时,老师基本上都把重点放在对三种情况(一端种一端不种、两端都种、两端都不种)的理解上,一旦离开植树情景,学生就不知其所以然了。

细分起来,两个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有三种规律,即“两端物体相同”、“两端物体不同”和“围成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也是如此。这些规律概括起来都可以抽象成两个基本的数学模型,即“一种物体比另一种物体多1个(少1个)”和“两种物体个数相等”。而构成这两个模型的基本数学思想是“一一对应”,也就是学生所说的“一个对着一个”。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一一间隔排列规律》教学中提出的“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的两个概念似乎是不妥的,如果在两种物体相等的情况下,哪个属于两端物体?哪个又属于中间物体呢?所以,“一一间隔排列规律”和“植树问题”看起来比较复杂,但追本溯源,无非就是两种物体的间隔排列规律。用“一一对应”的思想去思考,就可以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基于以上的思考,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片段一:

(学生观看动画《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片段。)

师:话说强盗们发现原来的密码已经泄露,就改了密码,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密码。

播放录音1:芝麻、绿豆、芝麻、绿豆、芝麻、绿豆、芝麻、绿豆、芝麻、绿豆。

师:密码中,绿豆和芝麻哪个多?为什么?

生:一样多。因为芝麻和绿豆两个为一组,最后也是一个芝麻和一个绿豆。

师:说得真好!下面再听一个密码。

播放录音2:芝麻、绿豆、芝麻、绿豆、芝麻、绿豆……芝麻、绿豆、芝麻。

师:这个密码中绿豆多还是芝麻多?

生:芝麻多1个,因为前面芝麻和绿豆都是一个对一个,后面只有芝麻了。

生:我认为芝麻比绿豆多1个,中间也要是一个隔着一个的。

师:你说得非常有道理,芝麻和绿豆一定要一个隔一个排列。我们把这样的排列称为“一一间隔排列”(板书)。

这个片段的设计有三个特点:一是精心选取和组织学习材料,用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入,让学生在猜密码的游戏中初步发现规律,感悟规律,激起学生学习规律的兴趣;二是两个密码的设置是分层次的,密码1物体的个数比较少,密码2物体个数很多,这样分层推进,有利于学生认识规律的本质;三是采用录音播放,用听觉来感知规律,巧妙地避免了学生用数物体个数的方法发现规律,迫使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运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通过比较让学生主动发现“一一间隔排列规律”的两种情况。对规律的整体认识一气呵成。

片段二:

师:刚才我们通过“猜密码”发现了“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那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规律呢?

出示情景图:

生:小兔和蘑菇是一一间隔排列的,一只小兔对着一个蘑菇,到最后是一个蘑菇,所以小兔和蘑菇一样多。

生:篱笆和木桩也是一一间隔排列的,一根木桩和一个篱笆对应,最后多一根木桩。

生:手帕和夹子也是一一间隔排列的,一个夹子对一块手帕,最后多一个夹子。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能发现规律,还能把规律讲清楚。请大家再仔细观察,这几种情况可以概括成几个规律?

生:两个规律。一个是一个物体比另一个多1,一个是相等。

师:真会概括,那你们能用符号把这两个规律画下来吗?

学生画图后交流。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抽象出规律,建立起数学模型。学生经历了三个过程:一是运用规律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抽象出规律的数学模型;三是通过画图进一步明晰模型。这里的画图非常关键,比用抽象的语言来描述规律更直观,有利于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片段三:

师:同学们刚才把发现的规律用图画出来了。这样发现的规律就更清楚了。现在让我们用这个规律来解决更有挑战性的问题吧。

课件出示:生活情景图。(由五个内容组成:钟声、植树、队列、楼梯和锯木。)

师:我们先来解决钟声问题。刚才钟声响了3下,你发现规律了吗?

生:钟声响1下,停1下,共响了3次,停了2下。

师:对!钟声问题和前面的形式不一样,但规律是一样的。接下来我们看看植树中有没有规律?

生:一棵树后面对一个空档,最后是树,所以树有8棵,空档有7个。

师:假如每个空档都是20米,这条路共长多少米?

生:140米。

师:树还能怎么种?小组里讨论讨论。

生:可以树、空档,最后是空档,这样树和空档一样多。

师:这相当于路的一端种树,一端不种树。

生:还可以空档、树,最后还是空档,这样空档比树多1个。

师:这相当于两端都不种树。刚才讨论了植树中的三种情况,概括一下,有几个规律?

生:还是两个规律。

师:是的,只要真正懂得了规律,我们就可以解决各种形式的问题。

师:假如我们学校有一条100米长的路,每隔10米种1棵树,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请把你的想法画一画。

生画图并交流。

师:接下来还有三个问题,请每个同学选一个思考一下,也可以画画图。

“迷时师渡,悟时自渡”。当学生对规律还没有理解和内化时,就要引导他们去发现、去建构;当学生已经比较熟练掌握并内化了规律时,就要尽量放手让他们应用规律去解决各种问题,以达到对规律的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学设计中选择的问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变式性。无论是钟声问题,还是植树问题,都是前面“一一间隔”问题的变式;二是综合性。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需要学生系统地应用两个规律去思考和解决,而不是单纯地用其中的某一个规律;三是学习材料的典型性。

本课的教学有以下两个主要特点:

1.整体把握规律。

“一一间隔排列规律”的两种情况是一个整体。一般的教法都是先让学生发现一种规律,再逐步引导其发现另外一种规律,这样就像盲人摸象。郑毓信教授在《“植树问题”教学之我见》一文中提到:就“植树问题”这一内容的教学而言,事实上涉及了两种不同的数学活动:其一,以“植树问题”为(现实)原型引出普遍性的数学模式,然后再利用这一模式去解决各种新的实际问题,如路灯问题、排队问题、锯树问题、爬楼问题等;其二,对于上面所提到的每一个问题,我们又都可区分出三种不同的情况,就“植树问题”而言,这也就是所谓的“两端都种”、“只种一端”和“两端都不种”。本课的教学思路就是按照郑教授提到的第一种情况,以现实问题引入,抽象出规律的一般数学模型,再去解决各种问题。实践证明,这是可行的。

2.“一一对应”,统领全局。

在教学中,无论是开始“猜密码”还是理解“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当学生真正会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想法去解决问题时,规律本身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学生只要依据基本模式并通过适当的变化就能解决具体问题。事实也是如此,当学生在猜密码的过程中初步感悟到“一一对应”的思想后,就会很顺利地用这个方法来解决森林乐园中的间隔排列问题了,还有后面的“钟声问题”、“植树问题”、“队列问题”和“楼梯问题”等,学生都显得游刃有余。由此可以看到,在数学教学中,数学的思想方法比规律本身更重要。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教育局教研室)

上一篇:培养英语思维力的三字诀 下一篇:追寻有趣的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