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民间药王信仰与史料追溯

时间:2022-05-16 12:23:00

馆藏民间药王信仰与史料追溯

馆藏有一件民间艺人雕刻的木雕“药王”立像,高37.5、宽13.1、厚7.5厘米。像分三层:下层为底座,中间为药王骑虎,上层为药王双手上举托起飞龙。此像造型古朴,刀法粗犷,简洁传神。

对药王的民间信仰风俗由来久矣。古代民间供奉的药王,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有原型不同的药王。其“药王”一名,最早见于东晋时佛经译本中的药王菩萨。药王菩萨慈悲为怀,救人危难,故民间常把同样能救人危难的医生比喻成药王。

我国民间信奉的药王,远早于佛教中的药王。远在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先民们在中国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的时候,信仰风俗便随着人们的生活画卷徐徐展开。先是在远古时期由于人类对种种自然现象不能理解,认为大自然界的事物均相克相生,自然是由主宰万物的神灵所定,于是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对自然崇拜的物化,很自然的为以后自然神的人格化和社会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至商周,人们开始了对天地的深化崇拜,山神,地神,水、火之神油然而生,并由此形成了一个天神、地神和人鬼的神灵系统。后来的道教正是继承了这种神鬼思想,并将这个系统中的许多神灵包括以传统名人演化之神,都作为道教的神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进化。

中国民间尊奉的药王,正是这个道教俗神,它是由中国古代历史上或传说中的名医演化而来。一般说来,道教药王有三:

一为神农,尝百草,首创医药,世尊为药王;

二为扁鹊,洞晓医源,深明医理,传黄帝《素书》与论脉法即扁鹊所为,后世祀为药王。道教尊奉扁鹊为药王真君,后世《正统道藏》收有其《药王八十一难真经》可以为证;

三为孙思邈,后人尊之为药王,奉祀不辍。每年夏历四月二十八日为其祀日。因孙思邈距今年代较近,且史籍有传,更可为信。据《旧唐书》载:“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周宣帝时,思邈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尝谓所亲日;‘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吾方助之以济人。’及太宗即位,诏诣京师……将授以爵位,固辞不受。显庆四年,玄宗召见,拜谏议大夫,又固辞不受……永淳元年卒。遗令薄葬,不藏冥品,祭祀无牲牢……自注《老子》、《庄子》,撰《千金方》三十卷,行于代。又撰《福禄论》三卷,《摄生真录》、及《枕中素书》、《会三教论》各一卷。”此为正史所载药王孙思邈最为可靠的传略,而为后世所憾者,在于孙思邈在哪里出生?在哪里生活,生于何年?究竟享年多少?

2001年春,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出土的唐孙思邈之子《孙行墓志》,正可以补其阙。大周《孙行墓志》,全称《大周故太子中允孙公志文并序》。志石高、宽俱56、厚10厘米,共28行。满,行27字,残7字,共716字。其中有武周时期文字19个。为行文方便,现先将志文适录,句读如下:

大周故太子中允孙公志文并序

鸾台给事中徐彦伯e文

昔叔敖以阴德阳报,入相郢都;仲谋以英气伟材,奄有吴国。世济乎美,克生民进。公讳行,字元一,太原中都人也。曾祖融,瑚琏之器,降洗马之荣。祖孝冰,寥廓其心,纡割鸡之政。父思邈,曩在唐运,肃簪梁苑,身居魏阙之下,志逸沧海之隅。公清情雅韵,不因近习,爽心真骨,得之自然。年甫孩抱,已不好弄,迨于巾冠,尤难干犯,凛凛然,昂昂然,虽高松负云,骐骥历块,不能过也。好读书,富词彩,亡箧能记,下笔不休。调露中,应岳牧举,对策甲科,敕授~州洛交县尉。寻丁父忧去职,服阕,补洛州渑池县尉。屡栖邦佐,未展乎庸,擢此下僚,登于近侍,敕授右拾遗,入侍青蒲,出居丹掖,邻密勿之地,处谏诤之曹。鼎饪件和,王公侧席。俄丁母艰去职,再居苫块,柴毁骨立。瑜礼之酷,时论哀之。曾未半期,有制权夺,仍复旧位。公初践阶户巴,多怀謇谔,绿函青纸,亟奉清闲,枢论密词,口留藁本。寻降敕曰:“右拾遗孙行,履职清雅,学涉优长,久侍轩墀,载效忠谨,宜加宠授,擢掌丝言。可凤阁舍人、内供奉。”寻而即真。乌孛,良玉蕴石,孰掩其曜,美才具体,终不后时。公衔职帝蕃,飞翔禁掖,提赤牙之翰,组织王丝,步文石之阶。抑扬朝宋,尝摄凤阁鸾台夏官三司侍郎、左台御史大夫、司礼卿。洒皇波,历升荣贯,锵金拖黻,为世所荣。时望苑开扉,春朝养德,天子有命,宫列俟贤,即授公朝散大夫守太子中允。钦奉紫纶,肃延朱q。践苍莨之径,簪辉;步速迭之阶,衣冠竦望。嗟乎,今年在巳,郑康成之有梦;本命暨辰,管公明之长往。以久视元年十一月七日遘疾终于道化里之私第,春秋六十。即以其年腊月十六日迁窆于合宫县之北邙山,礼也。子淑等,龚承遗诫,谨择不毛,棺周于身,敛以时服。杨经十卷,尝闻汉坂之些;吕览八篇,复起邙山之葬。其铭曰:于铄夫兮,诞膺门庆。体实清虚,心维雅正。怀抱经史,抑扬词令。如彼蘅蕙,载摇其芬。如彼鹭鹤,翱翔白云。负兹重宝,口侍明君。鸡署凝s,龙闺赫敞。uu若人,利有攸往。帝言粉饰,宫寮弘长。潋惊波,人生几何。芝焚可叹,露遄歌。野暗风疾,山寒哭多。亲宾此地,泪松阿。

志载孙思邈世交曰:“祖融,瑚琏之器,降冼马之荣。父孝冰,寥廓其心,纡割鸡之政。”开宗明义,道出孙思邈祖孙融,父孙孝冰。以《孙行墓志》载孙思邈之祖籍时云:“父思邈,曩在唐运,肃簪梁苑,身居魏阙之下,志逸沧海之隅。”曩,在今而道以往者日曩,指从前。志之作于武则天执政的大周,唐代已成为过去之朝代。梁园,亦称兔园,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东。汉梁孝王好宾客,司马相如、枚乘等名士曾延居国中,因而有名。魏阙,指战国时魏国的都城,初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境),魏惠王九年(前316)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市)。此句意即为,孙思邈一生饱读诗书,志存高远,且隐逸不仕。更为关键的是交代出了这位若人若神的药王孙思邈,其祖曾居战国时的魏国,孙思邈在那里出生,在那里生活,亦即《孙行墓》中所载的“太原中都”,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平遥。又如《旧唐书》云:“思邈自云开皇辛丑岁(581)生,至今年九十三矣,询之乡里,咸云数百岁人,话周齐间事,历历如眼见,以此参之,不啻百岁人矣。”

其子《孙行墓志》载,孙行丁父(孙思邈)忧,在“调露中,应岳牧举,对策甲科,敕授~州洛交县尉。寻丁父忧去职,服阙,补洛州渑池县尉。”此调露中,当在公元680年,“寻”,不久,亦即681年,抑或按史籍所载“永淳元年(682)卒”。

若按史书所载,孙思邈曾自云出生于开皇辛酉年(601),那么,他的享年应为80岁,显然与史书相左且差距太大。若以开皇乙酉年(589)生,则享年92岁,若以虚岁计则93岁。当与《旧唐书》所载“思邈自云开皇辛酉岁生,至今九十三矣。”相合,史话相若,可为信史。

基此,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药王孙思邈是人而不是神,他不仅是我国唐代一位杰出的医学家,而且他知识渊博,艺术精湛,医德高尚,故而倍受百姓所称道,以至人们把他神化,尊奉为药王,深受历代人民所爱戴。其深远之影响历代相传,经久不衰。千百年来,用来纪念他的庙宇遍布全国,不计其数。尤其在他的家乡陕西耀县,早在唐朝末期,就有人在城东药王山为他立祠,享受祭祀香火。至元、明、清各代都在那里建药王庙、碑亭,刻碑纪念,足见孙思邈在我国百姓心目中之神圣地位。今天,我们以新出土的药王孙思邈其子《孙行墓志》穿经穴史,洞幽辨微,较为准确地考证了他的祖系、享年及生卒年月,对进一步研究这位唐代名极一时的大师,将其神化之身还原于民间,使人们更感亲切,更能引起人们对其深刻的缅怀和纪念,进而对孙思邈创造的中国医药文化遗产进行更为真实的研究、发扬与光大。

上一篇:从目的论角度谈网络流行语的英译 下一篇:试论学生管理工作中校园文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