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班主任如何处理学生的“告状”

时间:2022-10-19 11:46:01

低段班主任如何处理学生的“告状”

低年级是小学生告状的高峰期,如何处理学生的告状,使之既不伤学生,又不伤自己,而且还能使告状成为学生发展的契机是每一位低段班主任必须思考和掌握的技巧。在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总结出了“一心两耳三智慧”的处理方法。

一、一心就是“爱心”

小学低段的教育对象是6-9岁的儿童,他们正处在生命发展的初始阶段,对一切事情充满了好奇,但是非观念薄弱,处理事情的能力较差,所以告状的现象就特别多。大多数老师刚开始还很耐心,慢慢就变成了敷衍,最后“忍无可忍”只好采取“严厉禁止”,其实这正是不了解学生的一种表现。在孩子们的世界里,谁推了我一下,谁的橡皮忘带了,谁说脏话了……这就是大事,也是反映学生行为习惯最原始,最直接的材料。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我们应该蹲下身子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用一颗童心去理解孩子,用一颗朋友的心去尊重孩子,用一颗爱心去呵护孩子。

二、两耳就是要多听

当孩子急冲冲或激动或委屈地向你告状时,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要耐心地和颜悦色地将孩子的话听完。因为只有在倾听中我们才能观察其心理,了解其态度,摸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发现问题的实质。

一次,我刚进教室,一位女同学就含着泪跑到我跟前说:“老师,我刚打了预防针,本来胳膊就疼,某某还故意撞我的胳膊。”“不是,不是,她也推了我一下,我是……”同桌的男同学毫不示弱地向我告状。还没等他把话说完,我就劈头盖脸地说:“怎么又是你,上课不好好听讲,不是没书,就是没笔,连品德也这么差,向人家道歉。”“老师,我不是故意的,我没错。”“你还挺有理,不行,不道歉就别上课了,想通了再说。”说完我就气呼呼地开始上课了。一节课那个男孩低着头,哭丧着脸,情绪十分低落。课后一位班干部找到我,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诉了我,原来那位女同学的橡皮掉到了地上,男孩子看见了,低头去捡,没想到一不小心用头撞了同桌的胳膊,女孩随即狠狠推了男孩子一把……

所以,在对待孩子的告状时我们不能因为是小事而打断,也不能想当然地粗暴地将学生呵斥回去。在学生心中班主任就是他们的依靠,,当他们发现了别人的问题向你告状时,希望得到您的表扬;当自己受了委屈向你告状时,期望你能站出来保护他,帮他解决。所以,我们的态度和做法会时刻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行为。

三、智慧

学生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所以告状也就十分自然。人就是在错误的磨砺中成长起来的。所以面对孩子们的告状时,除了用爱心做基础,用耳朵多聆听外,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用智慧来解决。

1.让告状成为发现班干部的平台

当我们刚宣布了某项制度,要求孩子们遵守时,我们会发现这一段时间告状的次数会特别多,但告状的人却总是那么几个。他们这一表现反映出他们对集体的关心,对别人的关注,这无形中促进了制度的执行。那么对这部分爱告状的孩子如果能正确指导,保持他们的积极性,教给他们一些处理事情的方法,那他们就会成为优秀的班干部。

2.让告状成为学生认识自我,提高自我的契机

当学生告状时,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师,他怎么怎么了。孩子们在遇到矛盾时首先看到的是别人的错误,自己却是正义的、无辜的受害者。其实这时事情的原委并不重要,育人才是第一位的。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不用急着听学生的告状,可以温和地看着他们,让他们先冷静下来,用几分钟的时间想想自己怎么了?想清楚了再说。这样一来,好多孩子当时就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向对方道歉,在老师的引导下,不一会儿他们就能和好如初。时间一长,孩子们就懂得了自我反省,互相谦让,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气氛也变得轻松而温馨。

3.让告状事例成为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丰富资源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会发现,学生的告状分为:学习型、卫生型、纪律型三大块,捕捉其中的典型事例,以点代面,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如小品,快板,情景剧等在班会上表现出来,引导孩子们讨论思考,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中既提高了解决事情的能力,又培养了行为习惯。

处理学生的告状很麻烦,,但如果能处理好学生的告状,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它给带给我们的是孩子们对班主任的信赖和喜爱,带给孩子们的是健康成长的愉快!

上一篇: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环保意识的渗透 下一篇: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3第三章“概率”教学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