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平衡疗法治疗呃逆60例

时间:2022-10-19 11:44:48

脊柱平衡疗法治疗呃逆60例

关键词 呃逆 脊柱平衡疗法治疗 华佗夹脊疗法

近年来,笔者运用脊柱平衡疗法和华佗夹脊疗法相结合,临床上用于治疗呃逆6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收治并验证60例呃逆患者,年龄最大者60岁,最小者18岁;男20例,女40例;男女比为1:2;病程最长为20天,最短为2天;治疗次数最长为15次,最短为3次;平均9次治愈。

2 治疗方法

2.1 脊椎旋转复位法 患者坐位,颈项部放松。术者站于其侧后方。以一手拇指顶按住病变颈椎棘突旁,另一手托住对侧下颌部,令患者低头,屈颈至拇指下感到棘突活动、关节间隙张开时,再使其向患侧屈至最大限度。然后将其头部慢慢旋转,当旋转到有阻力时,即用“巧力寸劲”做一个有控制的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此时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同时拇指下亦有弹跳感,表示复位成功。本法适用于颈型呃逆和颈椎病。

2.2 胸椎对抗复位法 患者坐位,两手交叉扣住并抱于枕后部。术者站其后方,两手臂自其两腋下伸入,并握住其两前臂下段,一侧膝部顶压住患者胸椎处,然后握住前臂的两手用力下压,而两前臂则用力上抬,将其脊柱向上向后牵引,而顶压住患者胸椎的膝部也同时向前向下用力,与前臂的上抬形成对抗牵引。持续牵引片刻后,两手、两臂与膝部协同用力,做突发性的、有控制的快速扳动,常可听到“喀喀”的弹响声。胸椎5-胸椎12由上到下依次运用矫正复位手法。先左后右。

2.3 循经辨证取穴法 采用揉拨按压双侧华佗夹脊胸6-胸12段;背俞穴取:双膈俞、膈关、脾俞、胃俞、大肠俞;募穴取:膻中、中脘、关元;四肢部取:双内关、足三里、丰隆;奇穴可取:中魁穴,每穴点按揉约1分钟,若伴肝郁气滞可配期门、太冲、阳陵泉、缺盆穴。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指经治疗后临床各种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饮食不节时,偶尔有反复;无效:经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

3.2 治疗结果 本组60例呃逆患者,痊愈52例,占86.7%;好转7例,占11.7%;无效1例,占1.6%。总有效率为98.4%。

4 典型病例

患者刘某某,男,46岁。2006年5月8日来我院门诊就医;两天前因情志不和,恼怒抑郁,而引起呃逆连声,严重影响饮食和睡眠,伴胸闷脘胁胀满,善太息,遇情志不畅而加重,舌苔薄白,脉象弦。初步诊断为,呃逆(肝郁气滞型)采用脊柱平衡疗法,配期门、太冲、阳陵泉、缺盆穴治疗1周痊愈,恢复正常工作,1年后随访疗效巩固无复发。

5 讨论

脊柱平衡疗法是建立在现代医学解剖学和中医经络学说观点的理论基础上,针对脊柱的移位异常,运用脊柱平衡疗法,来矫正偏歪和移位的脊椎,调节脊椎及肌肉韧带,对神经、血管的挤压卡的影响,从而起到“离而复合”达到“松则通”“顺则通”。取华佗夹脊胸7-胸12段,善治肝、胆、脾胃病及内脏病。背部腧穴是脏腑之气输注的部位,背腧穴为阳,为阴病行阳,募穴是脏腑之气汇集胸腹部的腧穴,募穴为阴,是阳病行阴的重要处所,二者相配属于前后、阴阳、俞募配穴法,善治一切脏腑病。双内关穴善治心、胸、胃的病变,具有宽胸理气,调理气血,降逆止呕的作用,双足三里具有调理脾胃,化生气血,使腑气通畅,丰隆穴具有化痰利膈的作用,中魁穴为止呃逆经验穴。综观全法,可起到通调一身气血,平衡阴阳,使脾气上升,胃气下降,脾胃纳运协调,腑气通顺,恢复膈肌和神经的调节功能,从而达到治愈本病的目的。

上一篇:掌拍委中穴为主结合局部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 下一篇:按摩治疗急性腰扭伤87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