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对直观唯物主义的批判与超越

时间:2022-10-19 11:29:09

摘 要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为代表的直观唯物主义的超越在于:(1)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认识到直观性是其主要缺点以及由这一主要缺点所导致的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等等其他缺点。基于这些深刻的认识促使马克思深刻探讨论证人类实践的意义及其重要性。树立了科学实践观,建立了实践的唯物主义。(2)马克思通过以实践为主线贯彻在历史观中,从实践出发去考察自然,社会和人,从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至此,通过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马克思实现了自己哲学理论的构建,实现了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超越。

关键词 马克思 新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 旧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1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为代表的直观唯物主义的批判

要正确理解马克思对直观唯物主义的超越,我们首先必须正确认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正是马克思通过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从而达到克服以往直观唯物主义的缺点并创建自己的实践唯物主义。

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以下都称提纲)第一条马克思开门见山的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缺点。他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提纲第一条中提到的“对象、感性、现实”是马克思借用费尔巴哈的术语,在费尔巴哈那里,这三者之间的含义基本相同,都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或者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事物中就包括人。费尔巴哈说过,“感性”就是“实际存在着的,因此,在我看来,他们具有个现实同样的意义”。马克思所说的“客体”也是费尔巴哈所说的客体,是指同人类的实践活动无关的单纯的客观存在物。“人的感性活动”就是指主体人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活动――实践。为什么马克思将实践称之为感性活动这在下面会具体分析。

所以马克思指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只是把客观事物当成是独立于人,同人的实践不发生任何关系的直观对象。人只能直观客观存在物,没有从人的实践方面去理解客观世界、理解人、理解人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不了解人不仅是直观者更是改造者,不懂得客观世界不仅是人们直观的对象,更是人们改造的对象。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他说:“他对感性世界的‘理解’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对这一世界的单纯的直观,另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觉。费尔巴哈设定的是‘一般人’,而不是现实历史的人。”也是一脉相承,批判费尔巴哈只是从直观的角度去理解感性世界,仅仅把感性世界理解为人直观的对象,仅仅把人当作有感觉能力的直观者。简而言之,旧唯物主义由于不懂得主体人的实践活动在改造认识客观世界中的作用,只是从直观的角度去理解人、理解客观世界以及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所以“直观性”是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

对于费尔巴哈直观性的缺点,马克思又从不同的角度去批判,认为这一缺点必然会导致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和唯心史观。

(1)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由于其“直观性”这一主要缺点,在自然观上只能是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因为费尔巴哈不懂得实践的意义,他不懂得现实的自然界是我们实践的结果,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所以他不能把自然界“理解为一个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历史发展中的物质”。因而“费尔巴哈从来不谈人类世界,而是每次都求助于外部自然界,而且是那个尚未置于人的统治之下的自然界。”费尔巴哈只是单纯地直观我们的对象,感性,现实,也就是单纯直观的看待自然界,把自然界当做静止不动的客体,仅仅只供我们直观。由于费尔巴哈不懂实践的科学含义,看不到实践和自然界的关系,所以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中陷入了形而上学的自然观。

(2)马克思还认为,费尔巴哈由于其直观性这一主要缺点必然导致唯心史观。由于费尔巴哈仅仅是从直观的角度去研究自然和人,而不是从实践的角度去研究自然和人的缺点,忽视了实践,不懂实践在改造人类社会和认识人类社会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和意义,这就导致了费尔巴哈最终倒向唯心主义历史观。具体来说费尔巴哈不了解社会关系的本质是实践,不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归根到底也是实践。只有从实践去考察社会,考察社会活动才能正确理解社会的本质人的本质。例如费尔巴哈在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上,他把人的本质看做从每个单个人中抽象出来的共同性,这种共同性包括理性、意志、情感。费尔巴哈将人的本质归结于意识思想之类的东西上去,这就导致费尔巴哈陷入了唯心主义中。对此马克思在提纲中批判到:“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马克思明确指明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也就是说人的活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而在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上,费尔巴哈找不到正确的办法,只能寄托在“爱”的宗教上,妄图通过“爱”的说教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这种将非理性的感情当做改造社会的决定力量导致了费尔巴哈最终走向唯心史观。

2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超越

2.1从实践出发考察自然,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实现了辩证法与唯物论的统一

在自然观上,一方面马克思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物质第一性,承认物质的客观独立性。另一方面与费尔巴哈不同,马克思认为我们所面对的“对象、现实、感性”也就是自然界不只是纯粹的存在,不是客观独立于我们自然界,而是经过我们实践改造之后的自然界,是属人的自然界,人化的自然界。因此,只有通过实践的观点去认识自然界,把它当作人实践活动的对象,实践活动的结果去理解,我们才能认清它的本来面目。正如马克思所说:“只要这样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都可以十分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这是一种远远超越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崭新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在实践的基础上将唯物论与辩证法结合了起来。

2.2从实践出发考察人和社会,创立了唯物史观,实现了对唯心史观的超越

马克思否定费尔巴哈将人的本质抽象为一些意识的共性,例如理性、情感等等。为此马克思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将人放入历史进程中予以考察,发现了这一事实: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哲学,必须能够生活,而为了生活,就需要衣食住行以及其它东西,为此就必须生产劳动。“一旦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这就是说人的本质存在于人的生产实践活动中。由此出发,马克思认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不是处在某种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也不是“人们所说的,所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现实的人必定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这里马克思为我们提供了从人自身的实践活动去正确理解人的本质的思维方式,从而论证了人的本质就是实践。

从马克思所发现的人的本质是实践的观点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人类的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而不是唯心主义所认为的是某种精神力量创造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马克思通过对人的本质的发现,沿着这一正确的道路从实践出发去考察历史,向着创建唯物史观又迈出了一大步。

从实践出发考察历史,马克思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从根本上划清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界限。“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这里马克思直接了当地指出人类的物质活动决定精神活动。所以意识的本质归根到底是在人们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对人们所接触对象的反映。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从实践出发,马克思通过分析物质生产实践及其内在矛盾的基础上,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规律。提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市民社会(后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两大规律。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是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性活动,同时也是人与人相互的交往,相互作用,相互规定的历史活动。因此人在生产实践中产生两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形成生产力;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形成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水平通过分工表现出来,而分工又决定了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分工决定生产关系。所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反过来生产关系又去影响生产力。社会就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交织的矛盾中不断向前发展的。在发现这一规律的基础上,马克思又进一步提出市民社会决定上层建筑这一规律。马克思说:“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对于市民社会的含义,马克思说:“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它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马克思这一观点也就构成了后来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规律的核心观点。

综上所述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认识到直观性是其主要缺点以及由这一主要缺点所导致的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等等其它缺点。基于这些深刻的认识促使马克思深刻探讨论证人类实践的意义及其重要性。首先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出了一条不同于直观唯物主义的新唯物主义哲学路线,即从实践出发去理解“对象、感性、现实”的新唯物主义路线。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中,马克思通过将这条新唯物主义路线贯彻在历史观中,从实践出发去考察自然、社会和人,从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至此,通过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批判,马克思实现了自己哲学理论的构建,实现了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超越。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翻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王荫庭.“社会存在”范畴释义[J].中国社会科学,1992(1).

[3] 吴仁平.科学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M].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44.

[4] 郝贵生.再论主题性原则与客观性原则的对立统一[J].天津师大学报,1992(2).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上一篇:当代风险与科技风险研究述评 下一篇:TJ165架桥机长寿长江大桥小间距铺架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