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自我,努力适应环境

时间:2022-10-19 09:56:09

正确认识自我,努力适应环境

我们致力于建构一种“生态”的语文课堂,它强调的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自在、自为的状态,或者说对一种语文教学良性“生态”的憧憬。在“多重对话”的背景下,我也在同时探讨一种文本解读的新的策略。“生态”课堂构建与文本解读策略并不冲突,而是一种理想的榫接。

我想以案例“叙述”的形式,谈谈我的想法。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应该是呈“生态”样式的课堂:它是生长着的、生生不息的、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它更是灵动的、生活的、生命的……这样一种课堂,是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之间的全新整合,是这几者之间关系的互惠促进,是这几者之间生长与发展状态的最优化。

请看下面实录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片断:

师:故事前半部分中,三个主人公都死了。提到死亡,这可是个沉重的话题。那么,在走向死亡的时候,剧中的三个年轻人所表现出的是什么样的心态呢?

生1:罗密欧觉得能跟心爱的人死在一起是一种幸福。爱情是一棵开花的树,很美丽,吸引着罗密欧向前去。

师:课文中有表达罗密欧此刻心情的句子吗?

生1:他在喝毒药之前说:“为了我的爱人,了这一杯。”通常干杯都是用在表示祝福的场合的,这说明他在选择死亡的时候是怀着一种向往之情的,心中充满了幸福,起码,他不畏惧死亡。

师:说得真好。

生2:朱丽叶跟罗密欧一样,她说:“好刀子,你插了进去,让我死了吧。”临死之前,朱丽叶非常果敢,毫不犹豫。

师:这位同学用了“果敢”一词,非常准确。

生3:还有帕里斯,他在临死之前说:“你倘有几分仁慈,就把我放在朱丽叶的身旁吧。”这让我们感觉到帕里斯对朱丽叶的爱也是真诚的,很火热的。他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几乎可以说是义无反顾的。

师:死亡本是可怕的事情,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可是为什么文中的主人公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却义无反顾呢?

生1:因为他们心中有爱,这种爱情纯洁而又美好,他们很向往,也在努力地追求。

师:我们能从课文中读出这种爱情的美好吗?

生1:可以。罗密欧有这样一句话:“这是一个灯塔,因为朱丽叶睡在这里,她的美貌使这一个墓窟变成一个充满光明的欢宴的华堂。”他还说:“啊,我的爱人,我的妻子,死虽然已经吸去了你呼吸中的芳蜜,却还没有力量摧毁你的美貌。你的嘴唇上、面庞上,依然显着红润的美艳,不曾让灰白的死亡进占。”

生2:帕里斯也有一段话,很炽热:“这些鲜花替你铺盖新床;惨啊,一朵娇红永萎沙尘!我要用沉痛的热泪淋浪,和着香水浇灌你的芳坟;夜夜到你墓前散花哀泣,这一段相思啊永无消歇!”

师:从这两位同学深情的朗读中,我们一起体悟到了爱情的美好,感受到了他们心中那种爱情之火的炽烈!追求美好的爱情本没有错,可是,三个年轻人却为此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连追求爱情都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生:因为他们所属的家族世代结怨、互相敌视,当时的社会不允许他们跨越这种仇恨去追求自己心中的爱情,他们没有这个自由。

师:这位同学一下子就找准了悲剧发生的社会原因。很好。除此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原因也导致了悲剧的加速进行?比如说跟我们主人公自身有没有什么关系?

生1:我觉得帕里斯很暴躁。见到罗密欧的时候,他不由分说就跟罗密欧打了起来,因为他认为罗密欧是害死朱丽叶的凶手,其实不是这样,如果他听一听罗密欧的解释可能就不会死了。

生2:罗密欧也蛮蠢的。(众生笑)他那么着急就把毒药给喝下去了。如果他再等几分钟,朱丽叶就醒过来了,他们就可以在一起了。再说了,即使朱丽叶真的死了,他也不应该服毒自尽,因为朱丽叶在天堂如果看见他这样,会很难过的,他应该好好活下去。

师:看来我们这位同学不太赞同罗密欧的爱情观。表达爱情不只是殉情一种方式,好好活下去又何尝不是对爱人的忠诚?从刚才同学们的分析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帕里斯和罗密欧的急躁加快了悲剧到来的步伐。这就是造成悲剧的第二个原因――主人公自身的性格弱点。我想问问同学们:除了急躁之外,人性还有哪些弱点?

生抢答并不断补充:贪婪、自私、自卑、懒惰、自高自大……

师:同学们所指出来的都对!我这里要提出来让大家思考的是:人性的这些弱点又可能造成哪些悲剧呢?不管是在历史故事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会有这样的实例,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在这段实录中,教学推进流畅,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的精彩;学生对“死亡”、对“爱情”有自己的感悟与体验,对人性、对人性弱点有自己的认识与思考;有老师的引导、学生的平等参与;有对话各方对文本的解读与领悟……特别是师生的对话中,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尤其是学生对死亡、对爱情、对人性弱点的探讨,不露声色地彰显于课堂。这一切,并非教师的完全“预设”;它是在“多重对话”的课堂推进的过程中,灵动地“长”出来的。随着这一生长的过程,莎士比亚及其《罗密欧与朱丽叶》,也必将灵动地“长”在学生的心坎上。

教师是“生态”课堂构建的引领者。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教学片断,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引领的作用。思维,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问,不断解答,不断追问,不断明朗的过程。用提问来引领,就是调动和拓展学生的思维。不少教师认为,提问的最大功能,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讲授的内容上来。两种不同的提问观,反映了新旧课程背景下提问价值的分野。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片断中老师的三个精彩提问:“在走向死亡的时候,剧中的三个年轻人所表现出的是什么样的心态?”“为什么文中的主人公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却义无反顾?”“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连追求爱情都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三个提问,切合作家与文本,切合学生的阅读期待,切合课堂教学推进过程的实际,提要钩弦,回环相扣,聚合着、发散着学生的思维。教师没有用提问给学生障碍、束缚,没有“预设”标准答案,而是在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读出审美体验。

可以看到,教师的提问、师生的探究、过程的推进中,教师引领的要言不烦、切中肯綮。如,对三个年轻人“走向死亡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心态的探讨:教师有“1+1”的提问,第一个提问总领,提起“心态探讨”话题,第二个提问(“课文中有表达罗密欧此刻心情的句子吗?”)逸出,指向文本的诗化的“语言”论据(这一点尤其重要,即引导学生对文本诗化语言的品读),从而引导学生“探讨”时,务须做到与文本切合的有理有据。而对学生的“探究”的评价,“说得真好”“非常准确”“可是为什么文中的主人公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却义无反顾呢?”无不表现出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学智慧,了无“预设”痕迹。

教师的引领,是对教师人文素质、教学素养的挑战!如果教师没有对莎士比亚的了解,对意大利文艺复兴反对封建、高扬人文、倡言个性的探究,就丧失了引领的价值。

学生是课堂推进过程的主体,是“多重对话”平等的参与者。学生参与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学生发展、对学生主体、对学生个性化的真正“确认”!

传统的语文课堂中,学生是教师“独白”的听众,是教师灌输的受体,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的积极参与,才有效地打破这种被动的、不平等的状态,使课堂有了主人公参与的互动与灵性。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教学片断,学生对罗密欧、对朱丽叶、对帕里斯的生死观、爱情观的解读,对他们自身人性弱点的解剖,都是学生自己主动地进入文本后获得的。但它又不同于学生自己单独地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个人”研读。它有教师引导、有同伴解读的推进,有互动产生的思想火花、独到见解的碰撞,这样形成的一个生机盎然的、动态生长的解读文本的生动局面。

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诗意地解读着文本。如,他们解读令人恐惧的死亡,学生谈到,罗密欧“向往”、朱丽叶“果敢”、帕里斯“义无反顾”;解读爱情的美好,说,“爱情是一棵开花的树,很美丽”,“纯洁而又美好”,“很炽热”;解读人性弱点,说,帕里斯“很暴躁”,罗密欧也“蛮蠢”,……无不把自己的体验,融入到剧中人物之中,与剧中人物同喜怒哀乐。这一种体悟,是学生在新课程的课堂里,主动参与“多重对话”,获得的关于生死观念、爱情观念的新的“生成”。

当然,这里不是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提问权”还在老师手中,学生是被引领着去“主动”地诠释老师的提问。如能释放出更大的空间,让学生与老师一起,在课堂教学的推进过程中,互动提问、互动置疑、互动解读,则是教学及“多重对话”的最佳状态。

内容的选择是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教育部新颁行的高中《课程方案》,强调了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实际上,就是课程内容的甄别与内容的整合。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教学片断,几乎整合了莎士比亚的全部的创作价值。文艺复兴时代,莎士比亚的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辉的反对封建主义、张扬人文主义、批判人性弱点的主张,都得以在一个不长的教学片段中得到诠释,这一诠释,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说教与“独白”。这是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学智慧、教学素养,在整合莎士比亚教学资源中的充分展示。它具有多元文化、“多重对话”、多种资源整合的解读背景。而且,是在“一个”教学文本对象上的新的内容的“生成”。

这是极具张力的“生态”课堂的教学!它具有教学主体内部进行的、内隐的、互动问答的特征:问题、对答、文本,教师、学生、作者,都处在一种圆润的“对接”状态。从提问,到解读,从解读,到文本,从文本,到“知人论世”,隐含的内容得以充分彰显。师生的对话,并非漫无边际的“大话西游”,而是紧扣住文本、紧扣住文本中的人物、紧扣住莎士比亚,尤其切合学生的自我体验,这样才读出了真谛、读出了精髓、读出了精彩!

“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里所说的环境,有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学氛围的营造等等,包括:师生对话的平等、民主、无障碍;多媒体的所提供的信息、教学背景、教学资源的同步与交互进行状态,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真正的协作、分享与共进。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教学片断,可以看到,教师总是耐心倾听学生的话语,从不打断他们的话题,而始终是“顺势”引领,师生之间有了一种信赖与亲近、有了一种对等的民主、有了一种无障碍的沟通。如,学生谈到,帕里斯“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几乎可以说是义无反顾的”。“义无反顾”,是学生的领悟,这一解读,是十分的“到位”,是“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的生动体现。教师没有简单地给出“很好”之类的赞语,而是顺势发出一问,“死亡本是可怕的事情,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可是为什么文中的主人公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却义无反顾呢?”“义无反顾”,机智地包容其中,既隐含着对学生解读的肯定,又明白地道出了对另外话题探讨的起始。对学生来说,这就营造了解读文本的“软环境”。

上一篇:滕王阁究竟是谁修建的 下一篇:浅谈基于网络化的高校多媒体设备成本管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