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下微课的设计与开发

时间:2022-10-19 09:43:47

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下微课的设计与开发

摘要:网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课堂结构,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资源类型与课程表现形式,能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重要支撑。本文对微课的设计进行了研究,主要阐述了相关概念、原则以及整个设计与实施过程。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课;设计;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5-0077-02

1 概念综述

1.1 翻转课堂的内涵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学生被灌输,学生在学习当中一直扮演着被动的角色,学习兴趣不高。这些在课堂上别动接受的知识,印象并不深刻,由于没有做到完全的理解,所以课下再去做时就会出现不明白、不理解甚至完全忘记的情况。这种学习模式屡见不鲜,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予以变化,这样的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而对于翻转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颠倒过来,该教学的新模式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又称为颠倒课堂,就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颠倒,针对课堂外的知识学习提供了在线的指导,将课后作业带入课堂完成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我看来,翻转课堂是将课堂上的时间结构进行了改变,把“教”与“学”时间比例进行了“翻转”。总体课堂时间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是组成结构,课下的时间也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是内容,将学生学习的决定权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而决定权正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其学习方法自主化、学习态度积极化、学习途径多样化、学习内容个性化、学习时间灵活化、学习地点不限化等。

1.2 微课的内涵

在国内有很多教育学者对微课进行了研究,不同的研究者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对微课的内涵有着不同的见解。最先提出微课概念的胡铁生老师,他对微课的解释是“按照新课标及其教学实践的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是从翻转课堂引申出来的概念,它就是“时间在十几分钟之内,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某一个知识点的小课程。”

无论是哪种理解,大家对于微课的定义无非在于微课是一种课程还是一种教学资源。就笔者来看,从字面上的意思,微课就是微小的课程,它的本质就应该是一种课程,只是这种课程的时间较短,其教学的模式是借助教师设计的信息化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其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可以学会自主学习,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微课作为一种教学的新模式,让翻转课堂的实现变得更加容易。

2 翻转课堂下微课设计的基本原则

1)微课设计要体现“微”的特点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就是短小精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时间的简短同时也带来了教学内容的简单。所以在对微课设计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如何权衡时间和教学的内容,怎样做到在尽可能短的教学流程中,完成一套具有完整教学方案的一堂课,包括教学目的、方法、内容及总结。

2)微课设计要有互动反馈

微课是翻转课堂的一种学习媒介,它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能自主学习然后把学习的效果反馈回来,其最终要获得的是学生的反馈信息。所以微课课程的设计要具有导向性,问题的引入需要逐步推进,具有层次,内容要体现微课学习环境的学习方式和互动方式,例如可以设计学习反馈模块、教师反思模块、学生评价模块等等。

3)微课设计是单元整体设计

由于微课的教学形式短小精悍,内容又需要完整性,这就要求微课的设计是单元的整体设计。所谓单元,就是一节微课讲述的不是一个大的课题,而是课题下的一个知识点,从这个知识点的提出到最后的解决过程就是一个单元。每个单元选择与设计的内容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这些内容必须依靠教师的辅导才能被更容易的理解,另一方面,这些内容是教学和考试中的重点、难点与易错点。

4)微课设计应具有趣味性

趣味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做到学生能有效的自主学习,设计内容的趣味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好的微课设计,要让学生具有带入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一步步去挖掘与探究,最终自己找到解Q问题的方法,这就需要设计的内容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并且设置有一定的悬念,勾起学生们探索的欲望。

3 翻转课堂下微课的设计与开发

3.1 微课的设计流程

组织团队。微课是一个种新的教学方式,它的实施需要教师去不断的进行探索与发现,显然一个人的思路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大多数的教师应该还是处于学习和探究阶段,如果一个人去完成全部的微课录制和内容设计则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工作量巨大,在制作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所以在制作一个微课之前,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组织团队,团队里的每一个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与爱好来选择自己的工作,有长期教学经验的教师负责微课程的设计,擅长授课的教师可以作为主讲人员,有设备、会调制设备的教师负责设备的准备工作,喜爱拍摄的教师负责微课的录制,会软件的教师负责后期的视频处理。只有每个教师各尽其职,这个微课设计就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教学分析。微课是一个载体,只是为了更好的方便教学,如果微课的设计不能满足教学的目标,那么设计就失去了意义。在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对教学内容的分析,要慎重的设计单元,注意所选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否可以在十几分钟内讲解清楚,科学分析每一个单元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是什么,依据教学知识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和考试热点,合理安排每个单元讲解的顺序。最后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用何种录制方式才能让学生更方便的获取教学信息。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括内容的设计、表达方式的设计与视觉的设计。在内容设计上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学的内容需要单元化,另一方面教学的结构需要规划,规划的内容要有显明的层次性,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去讲解,怎样做到由深入浅、由易到难,怎样把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都要对内在的逻辑结构进行详细的规划。在表达方式上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科目进行不同的媒体选择,微课的媒体表达有很多种,但不是每种表达都适合所有的课程,选择什么样的媒体进行表达会更合理,需要设计者去不断思考。在视觉设计上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必要的时候要搭配相关的文字、图片和音乐等。

3.2 常用的微课录制方法

1)手机录制。现在的智能手机录制视频的功能已经很成熟,完全可以达到教学视频录制的要求,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手机录视频和在白纸上书写的方式进行教学讲解。需要的工具包括一个像素较高的手机,一些白纸和不同颜色的水彩笔。具体过程:根据之前设计的微课教案,一个人负责在摄像头前进行课程的讲解,另一个负责用手机拍摄讲解的过以及书写的内容,然后把拍摄的视频上传至电脑,最后对视频进行后期的编辑。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热门的小知识点讲述,可以用简单的图纸书写就可以交代得很清楚,但是对于一些大的知识点就难以达到系统地论述了。

2)录屏软件。这种方法是借助专门的录屏与PPT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常用的录屏软件有屏幕录像专家、Camtasia Studio、BB FlashBack Pro、bandicam等,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录屏软件。具体的步骤是:教师制作好教学内容的PPT,开始录制微课时在电脑上打开录屏软件和课程PPT,带上耳麦,调整好话筒的音量,准备完毕后点击开始录制视频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用PPT演示,最后对录制的视频进行后期的编辑和处理。这种方式是最常用的一种微课录制方式,适用于大部分教学内容的讲解,尤其是具有一定体系的知识点,但是其前期的准备工作需要不少时间。

3)摄像工具。主要利用白板、彩色笔、便携式录像机和其他教学演示工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具体的步骤是:设计者制作好教学的教案,借助白板,色彩笔等工具按照教案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然后利用便携式录像机把整个教学过程拍摄下来,最后对录制好的视频进行简单的后期编辑与处理。这种方法是结合传统教学模式的微课录制,适用于所有的知识点的教学,但对设备的要就较高,对于老师的备课工作量也有一定要求。

3.3 微课实施过程

在微课的教学开始之前,教师会把已经录制好的微课程视频上传到学校的网络平台上,学生得知到学习的信息后,登录到微课教学系统,打开今天的学习任务清单。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任务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在什么时候对视频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安排在线答疑的时间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学习上的问题都可以在线给老师反映或者跟同学进行在线讨论。对视频进行学习后,每个学生完成微课的练习题,并把相关的问题一并反馈提交给老师,老师从学生们反馈的信息中进行总结,然后统一答疑,开始下一单元微课的学习。一个教学主题结束后,学生需要提交这一个主题的学习成果并完成拓展练习。

微课的课堂学习一般是在机房完成的,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可以在机房也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进行,只要连接上了互联网就可以进行微课的学习,不受地c的控制。在什么时候学习以及视频的学习时间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确定,但是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的学习,如果有些难点学生掌握得不好,也可以返回去进行重复观看,有些内容掌握起来很简单,就可以粗略观看,总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自主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资源,做到真正的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 (10).

[2] 吴慧,石岩.我国微课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2015(9).

[3] 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1):19 -21.

[4]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 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发教育研究,2013 (1).

[5] 金陵. 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

[6]胡铁生. 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广东教育,2014 (4).

[7] 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2).

上一篇:现代家具座椅设计中极简主义设计理念的运用浅... 下一篇:基于LTE―M的地铁PIS的媒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