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禽肉包装:为禽肉食品安全注入新生力

时间:2022-10-19 07:28:36

现代禽肉包装:为禽肉食品安全注入新生力

8月16日,由全球食品卫生与安全、设施卫生及产品保护领域的领先企业希悦尔公司牵头举办的“禽业转型一席谈”在上海青浦亚洲包装论坛圆满举行。本次活动中,来自中国肉类协会的陈伟副会长,沃尔玛和麦德龙等大型零售终端、国内养殖加工企业的高层代表,禽类冷鲜包装和清洁卫生方案专家共聚一堂,就国内禽肉的食品安全、有关活禽各个环节的经营转型话题展开了讨论。

禽肉需求仍很大,国内市场待转型

现在,养殖禽类的平均出栏天数已逐渐接近47天,相比其他肉类,禽肉供应周期明显较短,养殖场所的要求也不高,加上禽肉脂肪含量低,且营养丰富,所以备受西方国家青睐。根据1970~2011年期间美国禽肉消费市场的同期对比数据显示:禽肉的年均增长率为2.4%,其他肉类仅为1.9%;美国家禽的年消费量超过了80亿只,人均消费85磅禽肉。基于同样的原因,中国禽肉市场的发展空间也会很大。

目前,处于中国市场主导地位的活禽供应方式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无包装、现杀现卖”模式。通常,养殖基地(一般农户+养殖公司)将活禽提供给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再做分散屠宰,直至消费者购买。零售超市一般也以“无包装”或“无密封包装”的形式将清洗过的禽肉直接展于冷藏柜内进行销售。而无包装的禽肉暴露在空气或冷藏环境,不仅会受环境中的细菌污染,还会有严重的风干失重及变色问题。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2013年5月18日针对多地出现的禽流感公布报告指出,活禽养殖场很可能是H7N9禽流感传染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要为消费者提供令人放心的禽肉,就需要从源头上把控食品的卫生性和安全性,因此,通过清洗、冷却、消毒这些步骤来加工禽肉至关重要。合理的包装则是第二道关键的屏障,它能更好地维持禽肉品质。

在此次论坛上,沃尔玛中国区肉类高级总监Thomas Bolinger提到,美国所有零售禽肉的商业超市都已完成禽类冷鲜供应链的产业化。据美国2002~2010年商业超市禽肉的销售数据显示:商业超市的自主品牌禽肉销量显著增加,但是大部分的禽肉市场份额依然被全国性的厂商控制。一方面,商业超市这些年开始逐渐参与肉类采购,以减少中间环节运作引起的采购成本增加,自主品牌禽肉价格自然不会太高,也就引来了新的消费者。另一方面,全国性的厂商逐渐集团化,品牌间的合并导致单独品牌种类的减少,而没有改变的是消费者对全国性厂商供应的禽肉一如既往的信赖。

在中国禽流感疫情频发、逐步禁止活禽交易的政策出台和公众食品安全意识提升的大背景下,中国目前的禽类经营者想要改变现状,参照国外先进经验进行转型是一条必由之路:从屠宰加工开始,做到集中加工生产,通过各种包装工艺将活禽转化为冷鲜禽肉或冷冻禽肉进入市场,最终到达实体品牌店铺或者垂直电子商务终端。

在此过程中,禽肉包装既维护了食品安全,又为品牌的宣传及禽肉的多元化营销提供了可能。

禽肉零售包装的选择

供应链的改变逐渐为禽肉带来了多样化的包装诉求,食品安全和肉质保持是首要的关注点。因此,很多卖场对零售包装的严密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对血水渗漏引发卖场环境的不清洁、禽肉商品的腐败变质程度以及严重的风干失重问题等做出了规范。品牌化程度的加剧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禽肉供应商开始对包装外膜的印刷花起心思,个性化的色调图案不仅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还能最大程度地起到品牌形象宣传的作用。此外,包装的便携性和易用功能性也成为诉求的一部分。

目前在禽肉市场,希悦尔公司的快尔卫?品牌为冷鲜禽类包装提供了多种可选方案,包括FD系列高效热收缩膜包装、用于整禽的真空收缩包装E Bag、用于分割禽的SES收缩拉伸底封、MAP气调包装等。密封的包装可避免交叉污染,极大降低了禽肉食品的安全风险;包装完整不易漏血水,可明显改善售卖环境;能够延长禽肉保质期,在冷藏温度0~2℃的环境下甚至可保持4~7天的保质期,从而降低了损耗;部分包装外表面还可以进行印刷,从而帮助品牌拓展,对可追溯性提供了支持。

在市场从裸禽向成熟市场过渡的时期,FD系列高效热缩膜是非常实用的选择。它采用特殊的多层共挤技术及独特的电子交联技术制成,抗穿刺强度高且韧性好,透明度好,富有光泽,能初步取代无包装和PVC包裹的简易包装。

用于整禽的E Bag真空收缩包装是非常典型的成熟市场用包装,独特的设计支持多色印刷,便于品牌宣传和追溯功能的发挥,可以选择打钉或热封两种封口方式。

分割禽SES收缩拉伸底封包装方案也是成熟市场的包装选择,其由托盒、吸水垫及SES拉伸膜三个部分组成,透明度及光泽度高,具有良好的防雾性能,并可多色印刷,能有效提升禽肉货架展现力,能快捷地转换包装规格也是它的一大优势。

2012年的“速生鸡”事件和2013年的禽流感疫情对中国的禽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家禽及其相关产品流通受阻,市场消费能力下降。随着政府出台政策逐步关停活禽交易,分散农贸市场活禽现宰的模式被倒逼转型,禽类产业链条面临着垂直整合以及食品安全措施升级的迫切需求。另外,消费者依赖品牌信任度做出购买决策的倾向也越来越显著。在欧美地区,经预冷消毒加工的鸡肉几乎占据100%的市场份额,2004年禽流感后香港也全面转向冷鲜鸡,上海市推广冷鲜鸡已经有一段时间,市场反响不错,已经开始上量。冷鲜禽和冷冻禽代替活禽无疑是中国禽业未来的方向,而先进的禽肉包装将作为禽业转型的护卫和推手,为这一过程保驾护航,为禽肉食品安全注入新生力。

上一篇:可循环利用:实现绿色物流包装的重要一环 下一篇:作文的审题与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