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语文教学的困境及其应对措施

时间:2022-10-19 07:23:06

中专语文教学的困境及其应对措施

摘 要:中专教育是国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点学科。中专教育中重技能、轻文化的教学特点,导致中专学生读写能力差、知识面窄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本文结合中专语文教学的现状,点明中专语文教学的困境,并就如何改善这一状况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专教育 语文教学 困境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c)-0136-01

近些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度一再提高,然而中职文化课教学却陷入了“教而不学、学而不进”的怪圈。其中,中专语文教学更是陷入了发展缓慢、事倍功半的尴尬境地。

中专语文教学困境如下所述。

1 思想认识不足

汉语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提高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用母语交流,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一种积极的文化传承方式,但是很多人却并没有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很多学校的领导对语文教育的定位存在严重的偏差,认为职业教育就是技术教育,语文教育只是一种摆设,进而导致语文教学得不到重视,教学时间被严重压缩。其次,很多文化课教师认为在招生困难、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依靠良心做好教学讲解已经足够。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教学思想直接导致语文教学后备动力不足。中专学校很多学生基础薄弱,家庭状况不好,很多人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掌握一技之长即可,因此,很多人只看重职业知识、技能和操作,对文化课认同感低,在语文学习上没有目标和动力。

2 制度和组织缺陷

领导重视不够,中专学校语文教学边缘化,直接导致语文教学缺乏制度保障,语文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缺陷严重等不良后果。很多领导将管理重心放在专业课上,很少关心教师生活情况和教学活动,使语文教学动力不足。缺少行为约束和行动指南,教师在教学中随意性大、参与意识不强,因此,“独角戏”和“满堂灌”就成为语文课堂常见场景。

3 教师队伍良莠不齐

据资料统计显示,20%的中专语文教师不是中文专业毕业,而且很多教师年龄偏大或偏小,业务不熟悉和知识落后严重,很多教师对教材重点和难点把握不准。此外,中专院校语文教师群体是普通话、多媒体使用最少的语文教师群体。教师素质低下、语文教学随意性大已经成为制约中专院校语文教育发展的瓶颈。

4 设备和手段落后

虽说随着经济和建设的发展,很多学校都加大了设备投入和更换力度,但是语文教学设备投入一直处于学校投入和投资的真空地带。许多中专学校语文教学道具老化,图书馆、阅览室建设不尽人意,多媒体使用空缺,电子阅览室更是没有,教师信息资料来源不畅,教育封闭严重,在这样的条件下,语文教学要想做到与时俱进非常困难。此外,教学手法简单落后的现象也很突出,语言、黑板、粉笔和笔记依旧是语文课堂的主角,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4.1 转变教学理念,树立教学目标

转变中专学校语文教学理念,对语文教学进行重新定位和审视,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要求。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要树立能力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既要关注学生职业技能的进步,更要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走中专语文教育特色发展道路。其次,学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明白技能学习和知识进步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强化对语文知识的认识,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表达、写作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将才人教育与成才教育结合起来,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并通过引导,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其建立学习目标,并朝着目标努力。

4.2 完善语文教学保障

制定明确的教学管理、评价制度和规章制度,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贯彻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去,有利于教学理念的落实、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教师潜力的积极挖掘。制定完善教师教学管理职责、教学设施管理规定、教学过程监控和反馈制度,是教学资源整合、规范和调控的有效手段。

提高教师素质。为了适应时展的需求,职业教育教师要注重内涵发展,具备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转换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提升对人才教育和精英教育的认识。这就要求中专语文教师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个人素质,加快对新知识、新技能的认知探索,不断提高教研能力和语文教学质量。

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大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力度,量化语文教学设备指标,重视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在目标培养中的重要性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指引、点拨、情感移植、类比联想等方式提高课堂效率,依据灵活的考试和评价机制,定期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

4.3 明确语文教学发展方向

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技术教育尤其自身的特殊性,对技能和就业的需求,决定了中专学校在教材选择和编写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因此,中专语文教材选择要以学生语文素养和学生职业语文能力为基点,将语文教学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材的选择。如有必要,还要对教材进行合理改编。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学习需求,合理安排语文教学和实践。如在讲述到说明文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专业就“如何修理洗衣机、如何进行网页制作”写一篇说明文,这样既有利于语文教学向专业领域的渗透,也可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求。

语文教学对学生的道德观和德育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中专语文教师要加强自身知识和思想修养,提高职业道德和知识技能,积极利用语文课堂大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海颖.试论中学语文教学困境及其应对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2(33):88.

[2] 许亦周.专语文教学的困境及调适[N].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05-25.

[3] 史宗智.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其应对措施[N].学周刊,2011-02-15.

上一篇: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小学英语高年段写作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