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哲学内涵

时间:2022-10-19 07:11:23

与时俱进的哲学内涵

党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关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表述。因此,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从哲学的角度深刻理解与时俱进的内涵。

与时俱进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对与时俱进中的“时”,有人从时间、空间,历史、现实,中国、世界等各个方面加以说明。然而,这种列举式的说明,难以使人对其从总体上加以把握,并感到这种说明似乎寓意未尽。如果依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即从社会实践的意义上去理解,上述问题就可以获得解决。也就是说,所谓“时”,是指人们的社会实践及其变化。它既包括人们实践环境的变化,也包括实践主体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变化。具体说来,实践主体包括群体主体(如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等团体以至地区、民族、国家)和个体主体;所说的实践主体相互关系的变化,就是指个体、团体以至地区、民族、国家相互之间关系的变化;其所说的实践环境不仅是指自然环境,而且包括社会环境,同时具体的社会环境还会因实践主体的不同而不同。此外,无论实践环境还是实践主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都会表现在时间、空间等各个方面。

与时俱进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前述与时俱进的“时”是指人们的社会实践及其变化,与时俱进的“进”则是指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能够反映和驾驭这种变化,并且还要使这种变化始终朝着前进的方向。同时这种“进”又是一个过程,是没有止境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静止不变的,其变化的总趋势是发展的,然而这并不是说它是直线前进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会在某段时间或某一局部出现倒退现象。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区别于自然界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既为人类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从而加速自己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同时也给人类实践带来较大的风险,即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则会给人类造成伤害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号召全党在其全部理论和工作中牢牢把握前进的方向。为此,就要经常和善于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和错误;根据实践发展形成新的理论,应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是因循守旧、无所作为,而是不断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与时俱进与马克思主义的否定观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牢牢把握住前进的方向,然而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实现与时俱进的基本方式,就是认识和实践过程中的辩证的否定。从认识和实践的主体角度说,就是要对以往形成的意识、观念、规则、习惯等采取批判和扬弃的态度,即坚持其正确的内容,抛弃其错误的成分,并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这里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不能曲解马克思主义,也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凝固化。马克思主义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以批判的态度对待一切人类文化遗产,而且以同样的态度对待自身,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修正或完善自己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否定观看来,任何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与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一样,都是通过一系列的辩证否定方式实现的。真理发展过程中的否定,一方面是源于认识与实践的矛盾,另一方面还产生于人们认识本身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矛盾。人类本身具有无限的认识能力,但是这种认识能力不仅要受到外部限制,如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及其发展状况和表现程度以及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水平等的制约,而且要受到内部限制,即人的肉体和精神状况,特别是知识结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的制约。这就决定了要获得一个正确的认识,必须经过实践和认识多次的反复。客观世界又是无限丰富和不断发展的,所以认识过程也就没有终结。当然,实践和认识的每一次循环,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内容上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即它是不断接近、并且在相对意义上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也就是说,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人们摆脱原有的认识束缚,并根据在实践中获得的新结论对原有认识加以修正实现的。

综上所述,对与时俱进的哲学理解,就是人们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在对原有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扬弃的过程中实现创新,从而推动社会发展。

上一篇:推行干部竞争上岗的思考 下一篇:建立健全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