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药多元化之殇

时间:2022-10-19 07:04:21

云南白药多元化之殇

以中成药研发、生产经营及外购药品的批发零售为主业的云南白药(000538)在2004年开始了多元化之路。在这一年里,云南白药牙膏入市,公司拟借此为切入点,从而进军日化行业,公司对此抱着极大的期望。

然而时至今日,云南白药的多元化之路却显得荆棘密布——公司的产品虽然由药品延伸到日化、面膜、茶叶等诸多领域,但是公司近年来却多次因产品质量问题而登上黑榜,白药膏诉讼案、白药牙膏“功效门”、白药保密配方泄密等负面新闻也是接连不断。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公司2004年以来牙膏跨界日化,分散了不少对主营业务发展的精力。”此外,从公司财务报表来看,近年来工业品(药品类)的毛利率一直呈逐步下降态势。这一切都表明,云南白药的多元化经营并不成功。

多元化路线:从日化到地产

2003年,云南白药新组建健康产品事业部,2004年,云南白药发出了“保持白药胶囊、散剂、气雾剂和宫血宁四个主导产品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力争云南白药膏和云南白药创可贴、云南白药牙膏突破亿元”的豪言壮语。

事实上,云南白药牙膏在上市之初即遭遇到“两不靠”的困境——在产品定位和渠道推广上,云南白药牙膏在“日化品”和“保健药品”之间不确定和摇摆,这也成为其市场突围的最大障碍,以致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此后,在“大广告、大终端、大品牌、高价位”的营销策略下,云南白药牙膏开始放量增长。

2008年,云南白药牙膏细分出以美白为诉求的金口健系列牙膏,但销售一直无法提升;2009年,作为“大日化”首个跨品类的试验品千草堂沐浴露上市,却因价格高昂等因素很快“夭折”。事实上,云南白药旗下还有多个日化品牌,比如养元青洗发水、采之汲面膜等,由于品牌知名度极低,经营业绩也不理想。

除了涉足日化行业外,云南白药还把触角伸向了地产。云南白药2011年年报显示,公司在主营业务中已将房地产销售收入单列,当年实现营业收入2.14亿元,毛利率为18.10%。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云南白药准备在房地产行业大干一场的时候,A股19家含地产业务的上市医药企业中,已有11家公司已基本退出或计划退出该领域了,云南白药的逆势而为显得格外另类。

多元化苦果:产品频曝质量问题

然而就在云南白药集中精力多元化的同时,公司的产品却频频曝出质量问题。据不完全统计,2007-2012年,云南白药至少10次因药品质量、夸大广告疗效等登上多地食药监局黑榜。仅2010 年公司就先后遭遇白药膏诉讼案,白药牙膏“功效门”等,这无疑会对云南白药的品牌带来致命的伤害。

有业内人士指出,正是由于其不加节制的“跨界”经营,让其分散了精力,影响药品主业的研发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产品问题的频繁出现。

此外,公司此前引以为傲的“明星产品”白药中央产品、白药特色产品的利润率却在逐年下滑。此外,从毛利率来看,2009年至2012年上半年,公司工业品(药品类)的毛利率分别为73.39%、73.71%、66.61%、62.14%,下降幅度相当明显,在同类公司中也较为罕见。对于毛利率的下滑,云南白药一位姓何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主要是采购成本上升所致”。但是,在记者问到公司有何种手段能够遏制下滑趋势时,该工作人员显得信心不足,仅表示“公司将通过采购流程管理与内部控制来应对”。

对于云南白药的多元化经营,有分析人士坦言不看好的原因在于其品牌定位跟产品质量相矛盾,价格高企、质量一般,很难让消费者为其“买单”。同时,日化行业已基本饱和,长期处在医药行业而缺乏行业经验的云南白药在资金流风险和市场营销渠道都将难以把控。

上一篇:短期头部出现 下一篇:施压楼市或助A股“二次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