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理论的风电场项目经济后评价方法探究

时间:2022-10-19 06:30:41

基于灰色理论的风电场项目经济后评价方法探究

摘要:我国风电发展迅猛,竞争激烈,从提升项目投资管理的角度出发,本文试将灰色理论引入风电场项目经济后评价的方法研究,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六家风电场进行经济后评价实证研究,得到有意义的结果。

关键词:风电场 经济后评价 灰色理论

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重要形式,具有可再生、无污染、储量大等特点。我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近年来,风电发展速度迅猛,行业竞争激烈,从提升企业投资管理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对风电场建设项目进行经济后评价。

一、经济后评指标体系

项目经济后评价以投入运行项目的实际数据为基础,通过各主要经济指标与前期测算值进行比较,分析偏差原因,对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提供决策依据有重要意义。项目经济后评价又分为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效益后评价,对于投资者而言,更关注财务效益。财务效益主要有6个重要指标:

1.资本金回收期:指资本金净流入抵消全部资本金投入所需要的时间,越低越好。

2.资本金内部收益率:指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折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越高越好。

3.投资利税率:指生产期内年均利税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值,越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越好。

4.投资利润率:指一个正常发电年份的年利润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值,越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越好。

5.财务净现值:指按行业基准收益率(通常为8%),计算期各年净现金流量期初折现值之和,财务净现值大于等于0时,项目是盈利的,正值越大,项目经济效益越好。

6.资本金利润率:指正常发电年份的年利润总额与资本金的比值,越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越好。

三、实证研究

依据分析,5号风电场的经济效益最优,资源选址和管理经验值得推广;3号风电场经济效益最差,应查找原因,在后续项目投资决策时,慎重考虑缺陷因素,规避投资风险。

依据与可研数据的对比分析,4号风电场的可研预测与实际情况相关度最高,设计与施工控制较好,值得推广;3号风电场的可研预测与实际情况相关度最低,设计与施工控制较差,需要具体查找原因,积极改进,在后续项目投资决策时,慎重考虑缺陷因素,规避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张三力,项目后评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 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3]崔益嘉,基于灰色理论的煤炭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后评价方法研究,西安科技大学,2009

上一篇:对《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浅议经销商资金周转不灵的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