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气温时空变化分析

时间:2022-10-19 04:11:25

渭南市气温时空变化分析

摘要: 利用渭南市1971-2000年的历年气温资料,分析了渭南市八县一区及两个县级市的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发现渭南市气温在年内的变化趋势为:夏季气温偏高,且7月最高,冬季的气温低,且1月最低;在地域分布上,基本存在年气温南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北部(个别县除外)。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monthly temperature data of Weinan city from 1971 to 2000, the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mperature changes at different regions in Weinan city. And conclusions were drawn as: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temperature is that the temperature in the north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outh part of the study area.

关键词: 渭南;气温;时空变化;分析

Key words: Weinan;temperature;temporal change;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3-0301-02

0 引言

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明显的变暖,我国的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变化基本一致[1]。建国后的近60年,我国的地面气候观测资料空间覆盖面和数据质量较1950年以前有明显改善,利用这些资料,我国一些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全国及各个地区的气候变化进行了很多研究和分析工作。如翟盘茂和潘晓华对中国北方近50年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变化研究[2];顾骏强和杨军利用1951-2002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对中国华南地区气候和环境变化特征的研究[3]; 张春林,赵景波等对山西黄土高原近50年来气候暖干化研究[4];刘晓琼,刘彦随,延军平等对生态脆弱区多年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5]等。还有一些学者对城市气温变化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如程胜龙和王乃昂对近70年来兰州城市气温变化的研究[6];张恩洁等对深圳近50年来气化的研究[7];肖军,赵景波等对西安市54年来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8];周晋红,张军等对太原近4年来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9],王丽霞,任志远对山西省大同市农业生态气候适宜度进行了评价[10]等。另外,还有学者对流域气候特征和降水量的时空变化也进行了研究。如张宏利,陈豫等对近50年来渭河流域气温变化特征的研究[11-12];高清竹,江源等对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皇甫川流域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13]等。

区域性气候变化和城市气候变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己引起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拟对渭南市(1971~2000年)气温变化特征做以分析, 发现该区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情况。

1 研究区概况

渭南市位于渭河平原东部,因临近渭河而得名。1994年设立地级渭南市。辖临渭区1区,韩城、华阴2市,富平、白水、蒲城、合阳、大荔、华县、澄城、潼关8县。(如图1所示)

渭南市位于东经108°50′-110°38′和北纬34°13′-35°52′之间,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东濒黄河与山西、河南毗邻,西与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延安、铜川接壤,南北长182.3公里,东西宽149.7公里,位居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地段,是陕西省和西部地区进入中东部的“东大门”。地势以渭河为轴线,形成南北两山、两塬和中部平川五大地貌类型区。中部渭河冲积平原是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

气候属东部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冷晴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变化分明。年平均气温11.5―13.7℃。年均降水量570毫米。无霜期189-226天。气候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农业,但伏旱、秋涝和夏季干热风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较大。

2 资料与方法

选取渭南市一区八县两县级市(包括临渭区、富平县、蒲城县、白水县、合阳县、澄城县、大荔县、华县、潼关县、韩城市、华阴市)1971-2000年历年逐月降水和气温资料,气候平均资料以1971-2000年为基准。应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对所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3 渭南市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1 渭南市气温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3.1.1 渭南市年平均气温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渭南1971―2000年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3℃,最高为华阴市13.7℃,最低为白水县11.6℃,两者相差2.1℃,其它区县的气温介于这两者之间。气温呈南高北低分布(韩城市例外)(图2)。

渭南市年平均气温出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原因主要是:北部地形高,本身又偏北,再加上冬季风的影响,气温偏低;南部位于秦岭北麓,受冬季分的影响小,夏季又因焚风效应;所以年平均气温北低南高。但韩城市除外,韩城市虽然位于渭南市北部年平均气温却高于同地区其它地区,据了解韩城市是一个以煤炭开采及以煤炭为能源的工业城市,CO2排放量较大,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气温高于同是位于北部的白水、合阳、澄城。

3.1.2 渭南市7月平均气温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由于渭南市近30年来的极端最高气温大多出现在7月,因此对于渭南市7月份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是有一定意义的。通过分析,近30年来渭南市7月份平均气温的分布状况为:最高值出现在东南部的华阴,最低值出现在北部的白水。除韩城,潼关外,呈现出南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北部的区域分布特点见(图3)。

7月份正好是夏季,华阴等地位于渭南南部、秦岭北麓,在夏季当东南季风从秦岭以南翻到秦岭以北时,空气呈干热性质,气温偏高,而越往北夏季风的势力越弱,特别重要的是,北部地势比较高,所以气温低。因此,渭南市7月份呈现出南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北部的区域分布特点。

3.1.3 渭南市1月平均气温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从30年气候分析可知,渭南市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均出现在1月。从图4可以看出,渭南市各县1月份的平均值均为负值。其中最低值均出现在北部的合阳、澄城、白水县,最高值出现在南部的临渭区、华阴,最高与最低的差值为2.4℃。总体依然表现出北部气温低于南部的特征(除韩城外)。

渭南市1月平均气温呈现出北部气温低于南部的特征。主要是因为:在1月份,冬季风由中国的西北地区吹向东南方,势力逐渐减弱,因此渭南北部受冬季风影响要比南部大,自然北部气温低于南部。而韩城市虽位于渭南市北部,1月平均气温却比同在北部的其它县高,主要是因为韩城市是以煤炭开采和应用为主的城市,冬天由于供暖,煤炭的消耗量大,空气中温室气体含量更高,受温室效应的影响,韩城市的气温因此比同在渭南市以北的其它地区高。

3.2 渭南市气温月分布特征分析

图5显示1971-2000年渭南市平均气温随月份的演变情况。可以看出,从1月到7月气温值呈逐月升高的趋势,7月平均气温值最高为26℃,7月至12月气温呈下降趋势,其中1月份的平均气温值最低为-1.34℃。由此可知渭南市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4 结论

4.1 在地域分布上,渭南市近30年的平均气温南部气温高于中部,中部高于北部。气温格局的这种分布,可能是受地形的影响。渭南市的地形为南北高中部底,其地貌为南北山地,中部为平原。

4.2 通过分析渭南市近30年的降水的年内分布,发现夏季的降水最多,冬季降水最少。在地域分布上,中部降水少,南北部降水多;夏季各县的降水量差距在全年中较大;冬季各县的降水量差距较小。造成降水中部降水少、南北部降水多的原因主要是受南北部山区地形效应的结果。

参考文献:

[1]任国玉,初子莹,周雅清.中国气温变化研究最新进展[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5,10(4):701-716.

[2]翟盘茂,潘晓华.中国北方近50年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变化[N].地理学报,2003,58(9):1-10.

[3]顾骏强,杨军.中国华南地区气候和环境变化特征及其对策[J].资源科学,2005,27(1):128-135.

[4]张春林,赵景波,牛俊杰.山西黄土高原近50年来气候暖干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2):70-73.

[5]刘晓琼,刘彦随,延军平,等.生态脆弱区多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1):54-59.

[6]程胜龙,王乃昂.近70年来兰州城市气温的变化[J].干旱区地理,2004,27(4):558-563.

[7]张恩洁,赵昕奕,张晶晶.近50年深圳气候变化研究[N].北京大学学报,2007,43(4):535-541.

[8]肖军,赵景波.西安市54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6,27(3):179-182.

[9]周晋红,张军,刘武华.近45年来太原气候变化特征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26(3):7-13.

[10]王丽霞,任志远.陕西省大同市农业生态气候适宜度评价[J].地理研究,2007,26(1):53-59.

[11]张宏利,陈豫,任广鑫,等.近50年来渭河流域气温变化特征分析[N].西北农业报,2008,17(2):106-119.

[12]庞爱平,李春晖,杨志峰,等.近50年黄河流域降水变化得时空特征[N].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44(4):420-423.

[13]高清竹,江源,李立业.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皇甫川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1):116-121.

上一篇:SBS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分析 下一篇:浅谈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