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孩子违规了怎么办

时间:2022-10-19 12:58:30

一位妈妈说:我家孩子4岁了,特别有秩序感,她不能容忍别的孩子违反规则,和别的小朋友玩耍,一旦别的小朋友不守规则,她就会指责人家,说话声音还比较大,有时急了还会出手打人,请问我该怎么教育引导她呢?

首先,文中的孩子有秩序感是件好事,说明妈妈在培养孩子形成秩序感上教育得很好,孩子已经知道拿了哪里的东西就应该放回哪里,学会了按照规则去做事情。通常来说,学前阶段是孩子形成秩序感的高峰期,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不断获得经验,用自己的智慧内化周围的事物,总结规律,形成规则。

其次,学前阶段是孩子的“完美敏感期”。有的孩子认为东西没有残缺就是完美的,当然有的孩子也会认为秩序不被破坏就是完美的。如果有人破坏了规则,或是不符合他对规则的要求,他就会很生气,发脾气或哭闹,努力让事情按照他所认为的方向发展下去。

许多家长在这时候就会很担心焦躁,觉得孩子蛮不讲理,可是要知道,这个时期的孩子情绪控制能力远不如大人,只要感到不满,就会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不加掩饰。对于这种状况,我们需要耐心引导孩子学会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

适当引导,促进道德发展

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骂人,打人等),许多家长认为惩罚是一剂良药,可以修正不良行为,促进孩子服从规则。其实不然,因为惩罚本身会使儿童更关注于自己的不幸,家长需要做的事情是引导孩子将关注点集中到他人的视角上,对孩子解释某行为被认为不良的原因。比如,“你这样打他,他会感到痛的,你伤了他的心”,“如果别人这样打你,你是不是会痛,是不是会难过”等等。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给他人造成的伤害时,便会产生强烈的道德心,会更倾向于考虑别人的感受。

树立榜样,制定适宜规则

学前儿童处于科尔伯格道德推理的回避惩罚和服从阶段,通常不会考虑他人的需求或情感。他们基于什么对自己最有利来做出决定;只有当规则是由更具权威的个体所建立的时候才会服从。孩子一开始形成的规则往往是从权威人士(父母、教师)那里得来的,他们的吸收和模仿力可不容小觑。孩子在与成人的接触中,获得规则的同时也获得了对待违反规则者的反应。如果孩子违反规则时家长对孩子打骂,那么当孩子发现其他小朋友违反规则时,更可能会打骂其他小朋友。如果家长是对孩子讲解不能违反规则的原因,那么在出现同样情境时,孩子可能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去帮助其他小朋友认识到违反规则的坏处。所以,家长自己就要成为规则的化身,树立好榜样,让孩子内化适宜的规则,表现出适当的行为。

同伴交往,形成适应性规则

同伴关系在孩子的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可以学会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别人,学会如何去爱,并影响着他们的社会行为。当孩子粗鲁地对待其他小朋友时,比如,打人,骂人等,其他小朋友下次就会拒绝和他一起玩耍;当他发现没有一个小朋友愿意和他玩时,他就会主动地改变自己的行为,表现得亲密友好,这样其他小朋友才会又愿意和他玩。孩子在同伴交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学会人际交往的规则,同伴对孩子的影响通过强化、模仿和同化的机制得以实现,同伴关系有利于促进幼儿学习亲社会行为。在孩子同伴关系受阻时,父母可以把握时机,让孩子体验爱的行为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快乐,这样孩子更易形成待人亲切、愿意合作、宽容别人、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

理解孩子,与孩子多交流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孩子的很多问题,比如,粗鲁地扔玩具、多动、不爱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等等,这时父母大多会变得焦躁不安。其实当遇到这些情况时,父母需要静下心来分析一下孩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不能动不动就批评孩子。比方说,文中的孩子指责别人不遵守规则,可能只是追求自我表现,想得到父母的肯定评价。家长要肯定孩子积极的方面,以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遵守规则),但同时也要指出孩子做得不对的地方(打骂小朋友),并引导其改正。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有的放矢,不能无中生有。学会与孩子沟通,当然比语言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态度,只有父母从心底里与孩子产生共情,愿意倾听孩子,才能真正打动孩子的内心,有助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任何一个孩子的成长,如果没有家长的关注、引导和培养,他们很可能在某些方面会产生问题,比如攻击、冲动、自卑、退缩等。如果希望孩子拥有美好的品质,能够健康地成长,那么每个家长需要赋予更多的爱心给孩子,不要忽视孩子的心理。

(徐鑫锫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研究生)

上一篇:让孩子收拾玩具也不难 下一篇:让孩子学会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