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护理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应用

时间:2022-10-18 11:50:43

持续性护理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持续性护理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166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持续性护理。结果 出院后1-3月观察组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 持续性护理能促进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早日康复,远期效果良好。

【关键词】持续性护理 高龄 髋部骨折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2-158-02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越来越明显,髋骨骨折患者不断增多,其已成为一种临床常见病。由于老年人行走时容易摔倒,骨质疏松脆弱,轻微外力即可导致老年人髋部骨折[1]。高龄患者丧失了行走功能,并伴有疼痛刺激,高龄患者的护理工作也带来了多种不便。本研究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采用持续性护理模式,观察护理效果,指导患者的康复功能锻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166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排除由合并有偏瘫、由骨肿瘤或骨髓炎导致的病理性骨折、骨折前丧失行走或负重能力、合并预期生存1年以内或终末期疾病,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将这些高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80例,观察组86例。对照组中男42例,女38例,平均年龄(73.4±8.2)岁,骨折部位:股骨转子间骨折42例,股骨颈骨折38例;手术方式:全髋置换46例,内固定34例;合并有糖尿病6例,合并有高血压8例。观察组中男46例,女40例,平均年龄(74.2±9.4)岁,骨折部位:股骨转子间骨折42例,股骨颈骨折44例;手术方式:全髋置换52例,内固定36例;合并有糖尿病8例,合并有高血压12例。2组患者在合并疾病、性别、手术方式、骨折部位及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观察指标

在出院时、出院后1-3月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分别对观察组与对照组高龄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评定内容主要有关节畸形、活动度、功能及疼痛程度4个部分组成[2]。评定总分70-79分为中,80-89分为良,90-100分为优。

1.3 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所得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

2 护理措施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行常规健康护理,出院后进行随访。观察组实施持续性护理模式。主要是术后指导高龄患者以康复功能锻炼为核心的持续性护理。具体护理内容有:

2.1 住院期间高龄患者每1―2天接受个体指导,出院后的1个月内,接受家庭访视3次,第二个月接受家庭访视2次。在访视中指导高龄患者后期功能锻炼,并及时了解高龄患者锻炼的依从性,耐心解答患者在康复功能锻炼期间遇到的实际问题。

2.2 根据高龄患者的具体临床情况,采取患者积极主动参与、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指导。在患者入院后向患者介绍进行功能锻炼的方法与目的,在功能锻炼的方式上可以与患者达成一致。并告诉高龄患者术后如何保护髋关节。

2.3 指导高龄患者进行日常自理能力训练,包括如厕训练、上下楼梯训练、转移训练等。在进行第一次访视时,告诉其居住环境中的安全隐患,并提供正确建议。

2.4 将术后功能锻炼指导手册发放给患者,向患者解释并指导其进行肌力训练,早期主要进行肌肉长收缩训练,主要有臀大肌、四头肌等的等长收缩,后期主要进行肌肉等张训练,包括仰卧位直腿抬高、臀外展训练等。髋关节的稳定性不仅有骨性结构的稳定性有关,还取决于髋周各组肌群及关节囊韧带的力量。行走训练与负重训练包括助行器步行训练、利用双手和健肢提拉行站立训练、全负重步行训练及单拐步行训练。关节活动范围包括仰卧位屈髋屈膝训练、除患肢以为的各关节训练。

3 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2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x±s,分)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 讨论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大多伴有骨折疏松,骨折术后愈合比较慢,如果术后患者长期制动、卧床,会导致心肺功能低下、肌肉萎缩、性低血压等症状,因此术后开展康复功能锻炼就显得很必要,在功能锻炼过程中需要进行持续性护理指导[3]。持续性护理可以有效地促进老年患者血肿与渗出物吸收,恢复正常的关节活动,预防肌肉萎缩,防止关节粘连僵直。

本研究中,护理人员对高龄患者功能锻炼进行个体指导,并发放功能锻炼手册,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锻炼恢复,使患者了解康复锻炼的全过程。但患者在进行康复锻炼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需要在实施家庭访视的持续性护理中得到护理人员的解决[4]。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评价患者的康复状况,给予专业康复锻炼指导,保证患者能进行正确的、良好的功能锻炼,促进早日康复。

本研究中的持续性护理体现的护理干预的适度。如果护理干预太过频繁,不仅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还会造成患者的厌烦情绪,从而影响了恢复效果。如果护理干预次数太少,不仅不能对患者康复进行 及时的指导与评价,还会导致给患者的支持不足,使患者放弃锻炼。因此实施护理干预要适度,须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保证护理干预的有效性与高效性。在术后早期,高龄患者由于身体状况较差,容易对功能锻炼产生抵触心理,但此时康复锻炼对关节活动度和术后肌肉强度的恢复非常重要,因此要积极缓解患者的抗拒心理,向患者解释护理的作用和目的。出院后的1个月内,患者失去了护理人员的支持,这一阶段内,要增加护理干预的频段。出院后的1个月后,高龄患者大多以能适应功能锻炼,身体状况也有所恢复,家庭访视次数可适度减少。

参考文献

[1]陈秋芳,刘沛珍.成效管理在老年髋部骨折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5,18(10):54-55.

[2]唐佩福.骨质疏松症与老年髋部骨折[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6,5(4):248-252.

[3]韦阁.主动锻炼康复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度[J].华夏医学,2005,18(6):24-25.

[4]高凯霞,韩艳君,朱清华.老年髋骨骨折的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7,13(1):130-131.

上一篇:一例阿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全麻苏醒期病人躁动的原因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