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是提高办学实力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10-18 11:19:00

校企合作是提高办学实力的有效途径

【摘 要】专业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核心,专业设置及其对口就业率是衡量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校企合作,是进行合理专业设置和提高对口就业率的有效途径,本文对此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校企合作;专业设置;就业率;办学实力

职业教育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受教育者和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中等职业学校当前必须着手解决的课题。而专业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核心,是学校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更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中等职业学校只有牢牢抓住这个关键环节,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专业设置及其对口就业率是衡量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总的原则是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满足社会需求,从职业和工作岗位出发进行专业设置。因此,科学合理地设置和调整专业,成为中等职业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主动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实现培养目标的一项常规和基础性工作。

多年来我校在对如何合理设置专业和如何提高就业率上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深入的调查,大胆迈出了校企合作的途径,有效提高了办学实力。

1 加强校企合作,校校联合,提高学校的竞争力

遵照市政府的统筹规划,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依据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积极创造条件开发、增设新专业,拓宽、改造老专业,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实行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实验设备、实习基地多由行业企业提供。为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从2002年开始,学校加强与社会和企业用人单位的紧密联系,征求企业单位对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实施产学合作。并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先后到青岛开发区、营口产业园等参观考察,参观考察了黄岛的一些大企业和富士康产业基地,动员全体教职员工群策群力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积极探索与办学实力强的学校及企业联合开发和改造专业的新途径,先后与青岛同创学院、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联合办学。根据需要开设了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电子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专业,采用1+1+1的办学模式,即第一年在我校学习,主要学习文化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第二年在联办学校学习,主要学习专业技能课;第三年到北京及青岛的几家大企业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向发展。学校需要根据企业对不同人才的能力还有素质要求,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来制定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定向人才的培养要分三个阶段实施,公共基础课需要在第一、二学期讲授完成(如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德育、计算机应用等课程),辅以专业基础课(如电工基础等课程);第三、第四学期主要强化专业技能课程(如电工技术及实训,电子技术等);第五、第六学期进行顶岗实习。为了将校企合作提到更加高水准的阶段,就需要改变过去师生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进入企业观摩学习,让企业技术人员直接来校指导,给学生新鲜的感觉,进一步提高技能学习的兴趣。学生毕业后以双向选择方式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就业率达到了98%以上。

通过校企合作,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参与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学校也可以依靠企业提供专业教师和实习场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安置毕业生就业。这样,不仅提高了人才的培养质量,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了优质服务,也为学生解除了就业的后顾之忧,提升了学校的社会竞争力和对学生的吸引力。

2 订单式培养,提高办学实力

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2008年我校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要及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了订单式培养模式,与企业用工零距离对接。学校先后与富士康科技集团(营口,烟台,天津产业园),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天津松下,天津三星.天津一汽夏利,两锦大洋电力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班名的设计都是以将来的工作地点和工作单位命名的,如“北京”班、“富士康” 班等。学生在校学习2年到对口企业带薪顶岗实习1年,学生毕业后全部被留在对口单位工作。

这样,学生入学就有工作,毕业就是就业。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学生是由学校选拔的学生和企业招收的员工组成,教育的实施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开设为本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实习课程,企业在具体的职业培训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学校不仅没有更换专业,而且是把原有专业做大做强了。

3 校企互动、实现双赢

2009年,学校先后有几批学生赴富士康营口基地实习就业,企业对学生表现十分满意,决定在我校挑选优秀学生,设置重要岗位“精英储备班”,并对其进行专门培训,培训期满后,将充实到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工作。,富士康集团人力资源部对我校在校学生进行笔试、面试双重考核,确定48名学生为精英储备班成员,单独组班,由富士康集团派讲师到学校对该班学生单独授课。该班学生先赴富士康营口基地见习,见习期满后又回学校学习并参加毕业考试。

“精英班”的成立,让学生进厂见习,感受企业文化,熟悉工作岗位,体会企业工作与学校学习的差异,对学生是一种锻炼。学生们直接走进企业,将文化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增长工作经验,弥补不足。回校时又把良好的企业文化带进学校,为其他同学做出榜样。与此同时也体现了校企互信合作,标志着学校在联合办学模式上的突破,为学校长久、稳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精英班”的成立,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结果。

总之,我认为,要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为受教育者和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校企合作,是提高就业率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易继勇.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问题及策略[J].科教导刊,2010,6(上):85.

[2]孙琳,杨延.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与就业对应性现状研究[J].职教论坛,2010(7):55-57.

[3]付海燕.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教学分析研究[J].才智,2013(24):31.

[4]高鸿.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5(3):46-48.

上一篇:乡土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拨开迷雾见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