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在校企育人中的反思

时间:2022-10-18 10:59:39

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在校企育人中的反思

摘要:文章结合订单班运行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思考。从浅层次学生头脑中的映像不同过渡到职业能力职业技能深层次的原因思考,结合分析,提出了部分订单班运作需要改进的对策,具体做法包括重新梳理“职业能力”的表现形式、改革评判制度、明示化职业技能发展方向等。

关键词:职业能力;职业技能;物流;订单班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Based on the operation problems of the order-based class, the article provides some thinking. Reasons inlude both the shallow minds of students' images, and the deep-seated factors of vocational ability and vocational skill. On the basis of such reasons, the article provides some improvement measures about order-based class, such as re-performance of vocational ability, the reform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the express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vocational skills.

Key words: vocational ability; vocational skill; logistics; order-based class

时至今日,高职教育的发展日益向深水区前进,高职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谋求企业用人需求的突破,为区域内的企业培养出“留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的人才,才能在后续发展中创建出自己的教育特色,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1问题的提出

为了谋求校企合作的突破,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占领人才培养的制高点,某学院某专业与区内著名生产制造企业合作,成立了制造物流订单班。为了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校企双方在前期做了大量工作,从建立班级开始,面向专业所有大二学生举办了3~4场订单班说明会,同时将具有初步意向的学生带到工厂进行现场观摩。

订单班成立后,校企双方配备了学校和企业各一名负责人,同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亲自担任总协调人,订单班发展动向要全程向公司总经理汇报。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了订单班的培训计划、考核制度和奖学金激励制度等,考虑到学生对企业实践知识的缺乏,在进行理论培训时,校企双方将培训地点专门放到了企业内部,同时公司抽调由总经理、副总经理、车间经理、仓库经理、IE工程师等在内的业务熟练的人员组成培训讲师团,在现场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宣讲。

3个月后,学生按照培训计划进入公司进行顶岗训练,按照制造业物流的岗位安排分配了相应的角色进行实践操作。在执行这一过程前期,为了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校企双方协商后,要求订单班所有学生签订一份顶岗实习合同,合同中明确了学生的工资待遇、岗位职责、工作时限、轮岗制度和奖学金发放标准等内容。结果这一过程反而成了学生强烈反感的一个矛盾源,原因是学生认为签了合同,就必须长期在该公司进行工作,他们头脑中并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后来几经做工作,将实践合同签订为3个月,同时再次对学生进行了合同工作的意义宣讲,明确合同的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份责任,而不是将学生拴住。

在实践工作过程中,部分同学没有做满一个月就申请离职了,在调查过程中,询问到原因时,很多同学的理由是,“我们还是希望回到学校学习,学校轻松自由,企业比较累,学不到什么东西?”当调查企业负责考核人员时,这部分学生的企业指导教师的反馈是,“心沉不下来,怨言很多,做事不踏实,总是看到企业的不足,当问及如何改善时,又不知道从何入手?人年轻,经历的事情少,等等”。

更多的同学在前一部分同学离职的影响下,把3个月当成了自己在企业工作的临界点,纷纷在3个月即将到来时,向公司申请离职。当问及这部分同学原因时,他们的理由比较多,那就是“这里的东西我已经学会了;希望换一个工作;工作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调配;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个工作;别人已经离职了,我还在这里呆着,没有意思;制造业加班太多,等等”。问及企业指导人员时,他们的评价是,“这部分学生轻视制造业物流,认为制造业没有前途;很多学生没有自己的想法,往往人云亦云;不能承担大任,等等”。

3个月结束后,订单班留在企业的人员只剩下了3个学生,而这3个学生也还处在犹豫过程中,是否继续呆在企业,谋求发展;还是向其他学生学习,申请离职?对于校企双方来说,那就是,为什么订单班的学生留不下来,到底哪里做错了,现在的学生为什么这么难管理?

2问题的思考

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指望用传统的方法来教育和培养学生是不现实的,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来吸引住学生的兴趣点,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发现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反而行不通。比如,物流订单班在开班时,着重强化了薪酬激励,订单班学生在工作期间,享受与正式员工同等待遇,大部分同学的薪酬在工作期间能够拿到3 000块钱左右。而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这一激励条件面前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比如有一个订单班学生离职后找到一个工作,每个月只有800元的货代岗位,3年后才能拿到每个月3 000块钱左右的薪酬,而她也欣然前往,原因是她觉得制造业环境比较“恶劣”、“低人一等”,而货代业比较“高级”等。同样的,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只能享受工资增加,不能享受工资扣减的做法。而公司的做法是,如果一批货出现了差错,所有相关人员都必须按照职位进行扣罚工资作为处罚,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却认为这是不人性化,不能接受。

单纯从表观现象分析订单班出现的问题,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必须将研究重点放在学生、学校、企业方面来考察问题的根源,进而找出妥善解决的方案,为后续制造物流订单班开展乃至校企合作提供更为有针对性的解决思路。

从图1中可以看出,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梦”,那就是图1中所示的学生头脑中的理想。这一理想根深蒂固,随着学生年龄和经历的增加,会变得越发清晰。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动机产生行为,也就是说,学生头脑中的理想会引导自身产生种种行为,进而影响到教学实践。

学校在传授学生技能、思想文化的同时,如图1所示,形成了学校在学生头脑中的映射,这种映射增加了学生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并不会原封不动的将学校的做法直接反应。按照趋利避害的做法,学生时刻对比着自己的梦想和学校的映射,尤其在传授专业技能的时候,学生一旦发现与自己的理想变得有些矛盾,则会本能的产生抵触情绪,产生“厌学”现象,希望学校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是企业现场的知识、技能,并且直观的认为学校教授的知识、技能“无用”。这样一来,就促成了高职教育必须与企业融合的需求。

当校企融合的时候,企业一方的知识和技能,如图1所示,同样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映射,这一映射反应的更真实、更直接,在学生头脑中的映射与学生的理想冲突更为严重。当学生不能有效的克服这一映射与理想冲突的时候,反应直接的是,不希望到企业中去,甚至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

从图1上来看,没有校企合作前,学生对于企业的认知充斥在自己的理想中,需要克服的矛盾冲突在于学校映射与学生理想;当校企合作之后,学生的认知更加明晰,需要克服的矛盾冲突则体现在学校映射、学生理想和企业映射中。当学生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冲突时,学生更稳妥的做法是,选择性的离开。

采用这一图示来解释学生离职原因和企业指导教师评价时,可以较好地得到答案,但是在指导后续实践时,并不能提供更为可行的方案,因此,必须结合这一图示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

3从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看问题的根源

著名学者David.McClel.land(1973)将职业“能力”明确界定为:能明确区分在特定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杰出绩效水平和一般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1]。著名学者J.Hartig认为职业技能由工作任务的客观要求决定,职业能力则是完成一组任务所需的主观能力和潜力[2]。

吴志华、戴晓莹、牛青田(2013)则认为职业能力是完成职业任务和从事职业活动所应具备的具有专业特征的身心素质,既包含客观要求的技能,也包含完成任务和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心理素质[3]。

刘海燕(2009)提出,职业能力包括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两大成分。基本职业能力是劳动者成功地从事某一职业岗位所必备的能力。综合职业能力是指具体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外的能力,是从事任何一种职业的劳动者都应具备的能力[4]。

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本文认为职业能力是一个人在完成具体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力和潜力,它依赖于特定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的职业技能要求,具有经验累积性和综合性等特征。

根据图1的映射抽象出图2所示的职业技能、职业能力和学生理想抽象示意图。图2中X轴反映学生理想,学生会随着自身年龄、阅历、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其理想将呈现离散型变化,这种离散型变化围绕着自身认知的能力(学生眼中的职业能力)而变化。

Y轴反映企业层面的职业技能,它的内核是企业岗位职责界定的职业能力;Z轴反映学校层面的职业技能,它的内核是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界定的职业能力。通过图2所示的图像,可以分析出订单班学生变化的根源。

3.1职业能力的不统一,造成学生积极性挫败

职业能力作为人类从事某种职业的基础原动力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从事职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企业、学生各自有自己的职业能力认定方式,这种认定方式一旦达不到统一,则必然会出现职业技能培养偏差问题。

当学生理想的“职业能力”超脱于学校和企业层面的职业能力时,无论其职业技能如何适应时代和产业要求,面对学生的不认可,则造成教与学呈现各行其是,彼此挫败的效应出现。因此,在后续研究中,必须强化职业能力的统一,让学生充分认知到职业能力的重要性,而不是靠着自己的主观臆想,追求不切实际的理想。

3.2校企双方职业技能的口径异同,造成学生追求感失效

当一个人有了追求的目标时,才会形成一种奋进的动力。学校在培养人才时,不可能对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限定过窄,因此,也形成了学校宽口径的职业技能范围。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的人才是针对特定岗位的,因此,针对岗位限定的职业技能范围必然过窄。当二者发生不一致时,在企业岗位上工作时,学生的感觉是什么都会,但又什么都形而上学,摸不到问题的本质。

企业对岗位人才的要求是,不仅能提出问题,而且要善于解决问题。对于大多数高职学生而言,这个要求是一种高要求,其本身在学校期间,追求的目标是考试及格,而不是真正掌握职业技能。面对追求目标的变换,学生在岗位上会呈现出主观能力和潜力不足的现象,也就是职业能力不符合企业岗位标准。

3.3校企职业技能的合成度与学生理想的方向异同,影响学生成功

如图2中曲线F1和F2所示,学校层面的职业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应知应会的功能,同时给学生解决某种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企业层面的职业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实践知识和技能的功能,给学生呈现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平台。两者的合成将强有力地提升学生成长成才的方向,同时强化自己的职业能力。

图2所示,如果合成方式类似F1的走向,那么学生将会在工作岗位中体现更大的主动性和潜力,同时也会学会自我调整自身的理想,而不是怨天尤人。反之,如果走向如同F2,则必然会促使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理想,一走了之,因为无论学生如何做,都不能获得内心的满足感,换言之,学生自己不会感觉到自己离成功又近了一步,反而觉得自己每走一步,离实现理想的目标越来越远。

4解决对策思考

4.1重新梳理“职业能力”的表现形式

90后高职学生普遍呈现出感性认识较强、理性认知不足的特性。因此,有必要重新梳理以文字形式散见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或者企业岗位职责中的“职业能力”,通过感性表现形式,让学生充分认知到职业能力对于自己实现理想的重要性,而不是负担。

其次,学校应该与企业一起,共同探讨职业能力的适配性,要充分明确彼此在育人过程中的职责,不能简单地为校企合作而合作,将育人职责推给某一方,从而造成校企合作育人的失效。具体而言,就是要明确学校培养人才过程中,职业能力的功能和核心方法;企业用人过程中,职业能力的标准和评价方法,从而使校企双方在职业能力方面形成前后搭配,共同为育人功能发挥作用。

第三,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表现功能,学院和企业应该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自己采取行动,表现自己的职业能力,从而与前面的步骤形成对比效果,及时纠正学生对职业能力认知的不统一问题,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职业能力认知感。

4.2改革评判制度,统一追求目标

时至今日,高职院校的考试改革已经杜绝了以期末考试分数来评判学生业绩的做法,更多的是采用平时+期末的做法。虽然释放了学生的活力,但也释放了学生的懒惰性。学生没有了考试的压力,进而将追求目标放在了其他方面,寄希望于学生将学习关注重点放在平时,谋求自身发展的做法变得越来越渺茫。“这门课有什么用?学这个有什么用?”等等之类的问题屡见不鲜,虽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课程体系设置的不严密,更多的则反映出,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失灵,学生缺失了追求目标,即在失去学习热情的同时,也失去了学习思考的能力。

进入企业之后,企业采用的绩效考核制度又与学生在校期间形成的评判观念有冲突,进而造成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文化。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是企业“用的上,留得住,下得去”的人才,那么就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在适应企业文化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从事岗位的“经济人”而言,学生首先应该从适应企业绩效考核制度入手。将学校的评判制度按照企业对岗位人才的要求进行设定,分成合格、良好、优秀标准。以达到岗位熟练操作要求为合格标准;以岗位熟练操作、且能提出问题为良好标准;以岗位熟练操作、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优秀标准。将考核标准按照企业规范进行统一,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学生形成一种学校和企业一致的追求目标,学生将追求目标放在了岗位熟练度和学习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层面上来,而不是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其他方面。一旦形成了习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然会在相应的岗位上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校企合作双方追求的育人效果也会随着学生主动性的提高而达到提升。

4.3明示化职业技能发展方向图

职业技能发展方式图以明示的方式告知学生,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专心学习校企双方提供的职业技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因此,在构建职业技能发展方向图时,必须明确学校层面的职业技能和企业层面的职业技能功能的不同,需要明确告知学生在学校里应该如何达成职业技能的要求以及这些职业技能渗透在何种岗位、评判的普通标准以及杰出标准的差异等等。企业层面的职业技能展示则主要集中在岗位熟练度要求、岗位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以解决何种问题等方面。通过二者的融合,让学生在职业技能发展方向方面获得良好的认知感,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使学生获得职业化发展的真正动力,借助校企双方通过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对学生的培养,使学生在企业岗位中发挥自己的主观性和潜力,获得企业的认可,推动自身在职业生涯方面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 McClelland D.C.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3(28):1-14.

[2] 赵志群. 再谈职业能力与能力研究[J]. 职教论坛,2010(24):1.

[3] 吴志华,戴晓莹,牛青田. 情感因素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实证分析――以高职实践课程为例[J]. 教育科学,2013,29(2):78-81.

[4] 刘海燕. 发展职业能力:现代继续教育的重要目标[J]. 继续教育,2009(3):82-83.

上一篇:物流业与其他产业之间联动发展的研究综述 下一篇:烟草移栽机链传动栽植器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