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贵州金融发展升级版

时间:2022-10-18 10:30:40

努力打造贵州金融发展升级版

魏革军:非常感谢陈省长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专访。党的十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贵州作为欠发达省份,与全国实现同步小康的任务尤为繁重艰巨,请您谈谈贵州近年来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金融在贵州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陈敏尔:贵州是中国革命的转折地,是生态保护的绿地,也是投资发展的一块宝地。近年来,贵州全省上下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牢牢把握“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持续向好态势。过去五年,贵州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8%,2012年生产总值增长13.6%。今年第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增速达12.6%,位居全国第一。当前,我们正在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以县为单位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努力建设一个实实在在、不含水分、人民得实惠、老百姓认可、发展和环境相协调的小康社会。

贵州金融业积极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大环境,立足于实体经济这个根本,在做好金融服务的同时实现了自身发展壮大。一方面,金融业为贵州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012年,全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超过1万亿元,贷款余额超过8000亿元,这是贵州金融发展过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今年第一季度,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高于GDP增速1.4个百分点,金融业实现税收27.6亿元,同比增长26%。另一方面,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为金融业发展壮大创造了良好环境。2012年,全省银行业实现利润211.1亿元,比上年增长31.9%。今年第一季度,全省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3.5%和21.4%,增速分别居全国第三位和第五位。

魏革军:一般认为只有发达地区才有发展金融的有利条件,作为欠发达地区的贵州面临哪些有利因素?应该如何发展金融?

陈敏尔:融资量决定社会资源占有量,谁拥有了金融资源,谁就占据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只要措施得当,调控有度,完全能够构建起现代化的、充满活力的金融体系,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今后几年是贵州加速发展的黄金期,对金融的需求将呈爆发性增长,为金融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当然也带来一定压力。我们希望金融机构进一步发力、进一步努力,支撑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贵州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五重红利”叠加释放,加快发展正当其时。一是资源红利。富集的资源是贵州发展的“富矿”。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资源就会进一步升值。二是生态红利。贵州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神秘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以及凉爽的气候条件,是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好地方。三是劳动力红利。贵州每年大约新增劳动力人口60万,我们正在通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同时,每年返乡的农民工有40万~60万,这些人多年在外面务工,学到了技术,掌握了技能,是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四是政策红利。2012年初国务院出台“国发2号文件”,将贵州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今年,国务院决定由上海、大连、苏州、杭州、宁波、青岛、广州、深圳八个市,分别对口帮扶贵州的八个市(州)。用足用好这些特殊政策,贵州将开创一个发展的黄金期。五是改革红利。随着贵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矿产资源配置体制改革、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的推进,改革红利将逐步释放。

这“五重红利”不仅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也是贵州金融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围绕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将加快推进金融业改革发展,全力推动“三个打造”,即将金融业打造成为贵州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将贵阳市打造成为立足本省、面向西南、服务西部的区域金融中心,将贵州打造成为全国金融生态最优省,确保“十二五”时期贵州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于西部平均水平、高于全省生产总值增长水平,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省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8万亿元以上、贷款余额达到1.4万亿元以上、上市公司达到40户以上、保费收入突破300亿元,均比2011年翻一番;村镇银行实现县域全覆盖、小额贷款公司业务实现乡镇全覆盖。

围绕以上目标任务,我们将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力争总量。就是要通过向上争取、向外引进和内部盘活,着力巩固和扩大融资规模,保障全省发展融资需求。二是力保重点。就是要重点支持“5个100工程”和贵安新区建设,重点保障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信贷融资,重点服务“三农”和民生工作,着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三是力推创新。在组织体系、机构、融资渠道和金融产品等方面进行创新,着力发挥金融创新对扩大融资的作用。四是力防风险。就是要加强规范化管理,防止系统性风险、区域性风险、大企业的金融风险,着力维护地方金融稳定。五是力优环境。就是要通过改善地方金融生态,着力营造金融发展的良好环境。

魏革军:您刚才提到,2012年初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号文件),据我们了解,其中的金融扶持政策含金量很高,请问贵州在推动这些政策落实方面做了哪些有益探索?

陈敏尔:“国发2号文件”对于贵州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文件从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对口支援七个方面提出了若干支持贵州加快发展的突破性政策。其中,在金融政策方面,对贵州在金融机构建设、加大信贷投放、推进融资创新等方面给予了诸多支持,非常给力。为落实好“国发2号文件”精神,用好、用足政策,贵州在金融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是抓组织领导。在2011年成立省政府金融办的基础上,今年又成立了省委金融工委,增强了统筹地方金融发展的能力。2012年还召开了全省金融工作会议,这是贵州进入21世纪以来首次召开的高规格、大规模的金融工作会议,对全省的金融工作确定了基调、指明了方向。同时印发了《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精神促进金融加快发展的意见》,就金融系统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进行具体部署和落实。

二是抓政策落实。2012年3月2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在北京举行支持贵州又好又快发展金融座谈会暨战略合作备忘录及协议签署仪式。会后,14家金融机构与省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及协议,涉及502个项目,协议资金3600亿元;中央银行和有关金融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之后,贵州分管金融的领导同志又多次到北京、上海等一些金融机构总部拜会、沟通,争取更多的支持。

三是抓机构建设。一方面,“引金入黔”成果显著。2008年以来,贵州引进了一些金融机构。2012年,兴业银行贵阳分行、光大银行贵阳分行挂牌营业。今年6月,民生银行贵阳分行获准开业,目前已有10家外来银行在贵州设立分支机构。另一方面,地方金融机构建设成效突出。贵州银行挂牌运营,3家农村商业银行实现开业,农村信用社改革有序推进,茅台集团、盘江集团设立了财务公司,华创证券在全国的位次有所提高,全省已开业村镇银行达到31家。

四是抓融资服务。间接融资方面,召开了全省270个重大项目的银企对接会,通过举办首届贵州金融博览会,19家金融机构与115家项目业主单位签署贷款协议及战略合作协议,意向签约金额共计1065亿元。直接融资方面,通过与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签订合作协议、挖掘拟发债企业资源等形式,推动债务融资的发展。2012年,贵州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实现融资294亿元。积极引入国内外有实力的投资银行参与贵州企业上市工作,全省上市公司直接融资36.8亿元,建立了吸纳200余家优质企业的上市后备项目库。同时,贵州还被列为全国第三批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省份。

魏革军:据了解,贵州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出了要大力打造“5个100工程”、贵安新区两大发展平台。您认为金融在推动“5个100工程”、加快贵安新区建设中应该怎样发挥作用?

陈敏尔: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要集中力量打造“5个100工程”、加快贵安新区建设,这既是“四化同步”的内在要求,也是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发展平台和重要抓手。“5个100工程”是指100个产业园区、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00个旅游景区、100个示范小城镇、100个城市综合体。贵安新区位于贵阳市、安顺市之间,是国家重点开发区域——黔中经济区的核心区。国家把贵安新区与两江新区、西咸新区、天府新区、兰州新区一起,列入了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五个城市新区之中。我们已经制定并启动“5个100工程”和贵安新区发展的相关实施方案,定时间表、定路线图,对工作进行目标化管理、项目化落实,确保工作推动有力,责任落实到位。

打造“5个100工程”和贵安新区重点发展平台,需要金融业大力支持。我们将积极引导金融业强化服务:一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5个100工程”、贵安新区路网、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夯实发展基础。二是引入金融部门、金融机构和金融专家参与“5个100工程”和贵安新区的前期规划,配套做好相关融资方案,提升项目融资能力。三是引导金融机构网点向“5个100工程”、贵安新区延伸,为平台企业提供“一条龙”的金融服务。四是引导金融机构针对“5个100工程”和贵安新区的特点,创新融资模式,通过表内和表外、直接和间接、传统和新型等各种融资模式提供多元化融资服务。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全省15家金融机构对“5个100工程”贷款余额达829.7亿元。40多家金融机构与贵安新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达成意向融资额度400多亿元,已签订贷款合同落实的融资金额71.25亿元,实际到位融资金额64.75亿元。

魏革军:贵州是全国贫困面最广、扶贫难度最大的省份,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请问贵州如何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的重要作用?

陈敏尔:指出,贵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最艰巨的一个省份,也是全国人民最关注的一个省份。贵州发展面临的最大任务是同步小康,最大的难点是如何让贫困人口加快脱贫致富。我们将深入贯彻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指示、要求,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解决好“三农”问题,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做好这些工作,依靠政府扶持、财政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发挥好金融的支撑作用,着力为“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融资服务。

一是大力实施金融服务乡镇全覆盖工程。鼓励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向市(州)和县域及乡镇延伸机构网点,重点增设具有信贷功能的营业机构。二是持续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近年来贵州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全省现有的县级农村信用社水平参差不齐,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三是重视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向上争取对贵州调增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合意贷款增量及支农再贷款限额、调低县域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倾斜,为涉农信贷较快增长创造条件。四是注重涉农金融扶持引导。切实落实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完善涉农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和涉农贷款增量补贴政策,积极争取贵州成为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试点省份,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魏革军:我们关注到,在来贵州工作之前,您曾担任浙江省常务副省长,分管联系金融工作,您认为贵州应该如何发挥后发优势,从浙江金融发展中借鉴哪些先进经验?如何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陈敏尔:我在浙江工作的时候,分管联系过金融工作,我感到贵州确确实实可以借鉴浙江的一些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因地制宜,提升金融服务经济的能力。我认为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坚持尊重金融发展规律,推动金融适度超前发展。金融业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它来源于经济、服务于经济,与经济共生共荣,因此,谋划金融业发展必须遵循金融发展规律。贵州与浙江省情不同,发展金融业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既要汲取一些地方金融“脱实向虚”、脱离经济发展阶段的深刻教训,又要体现前瞻性、适度超前谋划。与此同时,推动金融业发展,要大胆解放思想。关于这一点,浙江“敢为人先”的务实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贵州金融要大发展就必须推动改革创新,不断升华全省金融发展意识,深挖贵州金融发展潜力,伸展贵州金融发展空间。

第二,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推动经济金融互荣共进。事实上,任何地方的金融发展史都是一部金融如何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史,浙江也好,贵州也罢,概莫能外。一方面,金融业必须主动适应经济转型发展,通过优化信贷投向、拓展融资渠道、提升金融服务等措施,切实做好提高增量和优化存量的文章,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如何形成与经济转型相适应的新型金融结构、体系和业态,如何满足金融产业大发展对金融资源集聚、金融要素流动和金融人才的需求,如何破解民间资金投资难和中小企业融资难并存的“两难”困境等重大问题,采取积极措施,推动经济金融良性互动,促成经济兴、金融旺的双赢局面。

第三,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金融业可持续发展。认真落实中央深化金融改革创新的方针政策,积极应对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引导并推动在黔商业银行从同质化经营、粗放式管理,向差异化经营、精细化管理转型。鼓励金融机构加快经营创新和转型,注重培育优质客户,为企业量身定制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地方金融资源的集聚能力和配置效率。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入黔发展,大力发展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民营金融机构,积极支持金融组织创新。结合实际学习借鉴浙江温州金融改革、丽水金融改革的经验,推动贵州民间金融规范发展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魏革军: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将贵州打造成为金融生态最优省份之一,请您谈谈贵州如何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

陈敏尔:从某种意义上讲,改善金融生态,就是发展金融业。对贵州这样的欠发达省份来说,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关键在于加强金融生态建设。

一是提高政府行政效能。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避免或减少对金融的行政干预,强化服务意识,真正为金融机构稳健发展多做实实在在的工作。注重把中央垂直管理与地方协调服务结合起来,建立政府、金融管理部门与金融机构之间经常性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解决金融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金融生态的法律保障,增强执法机构执法的独立性,杜绝地方政府的干预,严厉打击欺诈、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和金融诈骗、制贩假人民币、洗钱等金融犯罪。

二是培育建设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诚信是金,也是易碎品,一旦打破,要重新恢复很困难。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积极培育信用市场需求,严肃惩戒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等各类失信行为,加大失信的机会成本和市场退出力度。强化政府诚信和行业信用建设,建立和完善全省互通共用的企业和重点人群公共信用信息服务体系,以创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县(市、区)为载体,努力构建县(市、区)、乡镇、村、涉农金融机构、农户“五位一体”的农村信用体系,为金融发展提供良好信用环境。

三是支持金融监管部门依法依规开展监管工作。进一步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服务机制,完善金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风险处置长效机制,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及时通报、交流有关预警信息和重大风险隐患,加强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处置工作,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和工具创新,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有效调整金融资源配置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地区结构、客户结构,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积极运用各种直接融资工具,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着力建立区域金融稳定长效机制,维护金融生态的动态平衡。

魏革军:党的十提出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探索发展民营金融机构。请问贵州准备怎样积极应对,突出贵州特色,走出符合时代要求和自身特点的金融发展之路?

陈敏尔:改革是最大的发展红利。就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以及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而言,贵州必须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狠抓落实。当然,我们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会妄自菲薄,将结合贵州实际,找准几个突破口,注重特色,错位发展。实事求是地讲,金融总部我们比不过京沪深津,中小金融我们比不过江苏、浙江、四川、重庆,跨境金融我们比不过沿海沿边省份。因此,在新的金融改革背景下,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做好工作,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金融发展之路,打造贵州金融发展升级版。基本考虑是四个方面:

一是完善地方金融组织体系,打造贵州特色的金融产业格局。前不久,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贵州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还不多,新型金融业态发展还未真正起步,必须补上这一课。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下大力气解决“玻璃门”“弹簧门”现象,加快构建适应多层次需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体系,稳步发展地方法人证券、保险、金融租赁、财务公司、基金管理、小额贷款、融资性担保等金融组织,大力支持科技银行、社区银行、贸易金融、网络金融、消费金融公司等新型金融业态的发展,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和优化市场功能。结合贵州县域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机构在贵州批量设立村镇银行。

二是以开放倒逼改革,大力推动地方金融改革创新。贵州要树立欠发达地区要发展金融、能发展金融的坚定信心,敢于向上争取,争试点、争政策、争创新的产品,特别是争规模。要继续实施“引金入黔”工程,以开放倒逼改革,把引进机构与引资、引智充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新进者的鲶鱼效应和示范效应,不断激发金融发展的活力。高度重视“内部盘活”,通过用好用足政策、提高存贷比、开展同业合作等方式,把内部资金盘活,把存量盘活,在存量当中做出增量。

三是优化金融产业空间布局,实现区域金融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集聚的空间布局,建设以贵阳为中心,贵阳至遵义、安顺、都(匀)凯(里)、毕节为轴线的“一核四带多节点”为支撑的省内金融区域分布格局,加快贵阳金融城建设,将贵阳打造成“立足本省、面向西南、服务西部”的区域金融中心,做好毕节、安顺试验区和武陵山片区金融服务。强化“融合西南、融入泛珠、面向全国”对外空间定位,建立与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的金融合作机制,积极发展统一完善的区域产权交易机制,鼓励和支持区域信贷市场的发展,推进区域信用体系建设。深度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加强与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的交流,主动融入上海、深圳、香港等金融中心城市,积极利用其资本市场和离岸金融市场,打通贵州对外金融发展大格局。

四是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金融风险的底线。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金融风险突发性强、波及面广、危害性大。贵州将坚持把防范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生命线,切实加强金融风险的防控和化解工作,逐步建立多层次、全覆盖、高效率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进一步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机构的日常监管。有效防范经济与金融风险相互作用,金融与财政风险相互传递,外部风险向省内转移。大力整治非法金融活动,稳妥做好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加强金融机构网络信息安全,从严打击金融犯罪行为。明确各类金融风险的处置责任,防止局部风险转化为区域性金融风险,有效维护全省金融秩序。(原载《中国金融》2013年第14期,作者系《中国金融》杂志主编 责任编辑/张天明)

上一篇:吹响城市转型发展“集结号” 下一篇:贵阳公交绿色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