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歌唱的神\形\情

时间:2022-10-18 09:38:27

摘要:声乐表演是歌唱者表达内心视野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集合神情姿态、形体表演和情感表现于一体,充分体现歌唱者对艺术的深情感悟。歌唱仅是通过对歌曲作品的概要理解,真正的艺术表演则是将作品拟人化,展现一种活灵活现的艺术文化。精湛的歌唱技巧仅是声乐表演的手段,只有当技巧与相应的神态、形体、情感完美统一时,才能真正地实现声乐表演自身的价值。在声乐艺术中,表演技巧的娴熟运用是一名优秀歌唱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声乐表演 神情 形态 情感

声乐艺术的魅力在于用人声表现人性情感,抒发人对万象万物的感悟。声乐表演不仅是展现声乐作品的音乐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不同的歌唱者透射出各具特色的艺术内涵和修养,歌唱者要加强整体歌唱的认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造诣和歌唱技巧,使声音和神情、形体、情感表达融会贯通,产生沁人肺腑的艺术成果。

声乐演唱是音乐表演的重要分支。“声乐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对歌唱主体而言,它是自己内心的印象、认识、感情、愿望以歌曲为载体的一种表达,一种抒解,一种信息的输出。[1]”声乐表演是一种集合智力、体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复杂的艺术形式,歌唱仅是通过对歌曲作品的概要理解,真正的艺术表演则是将作品拟人化,展现一种活灵活现的艺术文化,贴切群众的喜好,加强自我对艺术的体验,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基本功,追求声音和情感的最佳结合,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才是艺术表演所谓的最高境界。

高水准的声乐表演不仅是旋律与歌词的搭配,更是考验歌唱者对音乐的理解,也就是以创作者的心理活动为基础,并受其支配,对艺术作品的二度创作。演唱者在进行声乐表现的二度创作时,必须投入动人的神态、优雅的形姿和充沛的情感,才能去窥探作曲家的内心世界和创作思想,理解作曲家所特有的音乐语言,从而对音乐作品进行应有的准确的诠释。这种诠释既要符合原作品的风格和思想感情,又要能体现演唱者的创作个性与感彩,在追求音乐美的同时又能很好地展示作品本身的自然美,赋予音乐那些简单符号以有机的生命力,笔者拟据自己对声乐表演的理解去探索,演唱者如何将神情姿态、形体表演与情感表现三者完美结合,力达声乐艺术的整体美。

一、声乐表演中的神情姿态

(一)声乐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它的目的是真实感人地传达作品的思想和情感。作为歌唱者要充分理解歌词大意,根据歌曲内容,动用一切艺术手段和技巧来有效的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置身其中来诠释主题,从而感动自己、感动别人,达到艺术表演追求的目的和效果。“什么是正确的、良好的歌唱神态?首先从面部表情说起,精神饱满,舒展协调、自信自如;面部肌肉自然微笑不僵硬;不挤眉弄眼,眼神随着音乐闪耀着歌唱的强烈欲望。其次从站立姿态来说,不缩头弯腰,手忙脚乱,具体说歌唱者应该站得挺拔不僵硬;腰部挺直稳定;脸部肌肉放松;任何时候不夹肩缩脖。背部的脊梁骨始终要有向上、下两端延伸的感觉,胸廓能保持稍向上抬起或向前挺起,并向四周扩张,如芭蕾舞演员起舞时那样舒展。有了这样的良好姿态,气息就能通畅无阻了,歌唱的各种器官才能正常地工作,作为歌唱者的台风、仪态,自然也显得美观、大方。” [2]

(二)音乐是一门艺术,而声乐是这门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声乐其完整内容应包括“唱”和“演”两个要素,唱,是情感表现的基础;演,是情感的艺术升华。歌唱艺术作为舞台艺术,不仅是听觉艺术,也是视觉艺术。不同的舞台形象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而舞台形象的塑造是靠演员的歌唱与表演完成的。好的表演有助于艺术创作,不好的表演将破坏歌唱的艺术效果。在歌唱过程中,要理智的、合理的、巧妙的运用声音的技巧,不能除了声音还是声音,要使声音和情感的配合恰到好处。

歌唱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运动。要正确地掌握歌唱姿态,将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贴切地汇通到旋律中,激发观众的热情和好感。从舞台审美的角度来讲,歌唱者的神情姿态要力求端庄、朴素大方,自然、合理地流露出感情。在我们的歌唱实践中,“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表现能力,应有适度的表现欲,同时还应具备在舞台上控制自我、驾驭作品情感的能力;对作品有比较丰富的形象思维、表现意识和创造能力;善于学习,不断总结经验,以不断提高自己适应舞台的能力。” [3]

二、声乐表演中的形体表演

(一)声乐演员在舞台上必须进行“神形兼备”的艺术表演。

假若一名歌唱者在舞台上整首歌曲只唱而没有肢体动作的话,这种表演就显得呆板没有生机;而当美妙的歌声与“神形兼备”的舞台艺术表演相结合,就能赋予歌声以蓬勃的生命力。

“我国京剧,经历了一两百年的发展,形成了许多传统的有着程式化的舞台艺术表演方法,概括为‘四功’(唱、念、做、打)‘五法’(手、眼、身、步、口)。从侯老先生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凡属于声乐舞台表演艺术总是将演唱与‘神形兼备’的表演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声乐演员在舞台上要表现得毫无拘谨,就要在自身平常的锻炼中注意自己的形体动作和感情表达[4]”。声乐演员一出场必须得给整个舞台增添活跃的气氛,首先要精神抖擞,上场的步幅和身段透出振奋人的节奏。

(二)歌唱表演是在词曲作者一度创作声乐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声乐艺术中,分为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一度创作是指指作曲家的创作,二度创作是指演唱者在遵循原谱的基础上,加入自身的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显示出自己与其他人不同的艺术风格,使自己的表演增色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在进行表演创作之前,必须对以乐谱为存在形式的声乐作品,进行认真的研读和准确的解释,并以此作为表演再创作的依据。歌唱形体表演的基本要求体现为对一度创作及其声乐作品的正确传达和再现。随意篡改原作或是与作品无关的形体表演是根本不可行的[5]”。杰出的表演创作,可以通过探索音乐作品的内在含义,强调作曲家创作中的积极因素,使作品的精华体现得更加鲜明和突出,甚至于超出作曲家的预想。

(三)形体表演与音乐作品的协调一致,包括与作品意境的一致和与音乐律动的一致。

声乐演员站在舞台上演唱,离不开手势的表演,因为手势是人类的一种“无声的语言”,它不仅能帮助情感表达渲染气势,而且能够为形体造型。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各种复杂的乃至细微的感情均能通过眼睛表达出来,不同的眼光、眼神、反映着不同的心态与感情。面部表情要有“春、夏、秋、冬”之分,演唱者的表演若想要入木三分,表情一定要到位。身法、步法、形体表演要落落大方,而且要懂得并掌握按人物角色的不同特征,形象、生动、准确、自然地进行表演塑造形象。

作为歌唱表演者,其形体表演是为演绎声乐作品服务的,甚至是声乐表演的核心,这就要求表演者的肢体语言设计必须符合音乐作品本身的意境和律动。对于欢快热烈的作品,表演者可以设计比较活泼、动感的形体表演动作;对于浪漫抒情的作品,则要展现出羞涩、含蓄的风格;对于悲观、哀伤的作品,则要力图将内心悲痛通过表情和动作传达出来。形体表演与观众交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欣赏艺术歌曲的观众,更多地是为了聆听音乐带给自己的深沉意境,而欣赏通俗歌曲的观众,则更多地希望积极参与,借助于声乐作品,与表演者共同宣泄自己的情感。

三、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表现

每一个演唱者都会有自己的情感特色,虽然歌唱者在表现内心情感世界的时候通常被限定在作品特定的年代、人物、社会背景下,但终究还是有一定的差别,这是声乐艺术的魅力所在。“对于歌唱者来说,运用正确的思想感情以及选择适当的音色准确地表现歌曲的情感内涵是非常重要的。深入歌曲内容理解歌词的细微变化,体验和感受歌词本身含义,从理性上去把握,通过分析歌曲旋律线条和伴奏音型、曲式等找到歌曲的曲调特征,了解作者的创作手法、表现意境,达到对音乐情感内涵的理解[6]”。例如《黄河怨》,它以一种低沉凄惨、悲痛欲绝的音调,哭诉了一个遭受日寇蹂躏、失去丈夫孩子、留下“把血债清算”的遗愿而投入滚滚黄河的妇人的深仇大恨。演唱者要控制情感发挥的“度”,力求歌唱表演中情感表达得协调与平衡,应该抓住歌曲内在的曲折来充分表达国破家亡的情感。

歌曲演唱艺术情感处理和情感体现是多方面的,歌唱应成为多种因素融会于一个整体中的扣人心弦的完美艺术。只有声情并茂、寓情于声,才能使歌唱达到一种感人的境界,产生沁人肺腑的艺术效果。这三者各有其重要性,如何真正做到结合统一,唱出天籁之音,在平时的学习习惯中,我们就要培养多听、多看、多读的情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分析能力,能够真情实意地投入作品之中,浑然忘我,身体的每一寸肌肉,每一寸皮发肤都沉浸其中,与艺术内容形成合一,真正做到把作品中的人物、情景生动地表现出来,达到情深歌美。在艺术的世界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的歌声更迷人[7]”。

神、形、情都是在气息和声音到位的基础上讲究得一些歌唱方面的技巧,气息、声音、神态关乎情感的表达,而在这几方面中,情感的流露是最感动人的,全身心的投入歌唱,调动一种激情和灵感,赋予作品鲜活地生命,从而挖掘歌唱的潜质,达到完美的境界。

由此得知,当我们从心态上很积极地投入歌唱的时候,在形体上就会达到一种挺拔、振奋的灵感,从而带动起来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精湛的歌唱技巧仅是声乐表演的手段,只有当技巧与相应的神态、形体、情感完美统一时,才能真正地实现声乐表演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2.

[2]吴贞.《研究“歌唱时的神情姿态”使歌唱作品达到最佳演唱状态》[J].载于《科技资讯》,2008:237.

[3]张淑芳.《歌唱艺术与训练》[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51.

[4]万凤姝、万如泉.中国戏曲学院及附中编订《戏曲表演做功十技》[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76.

[5]刘彩云.《歌唱艺术的形体表演》[J].载于《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4.

[6]周基蓉.《浅谈歌唱中情感的运用》[J].载于《南方论刊》,2008:100.

[7]陈春华.《对声乐表演中“情”、“声”、“形”的研究》[J].载于《大理学院学报》,20006年5月.

上一篇:论多元系统论的局限性 下一篇:有憾于故宫的失守\失“语”与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