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前期质量问题探索研究

时间:2022-10-18 09:16:08

基于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前期质量问题探索研究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机电安装施工前期工作的主要内容,然后就其组织管理、工作流程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作为机电安装工程已成为当代建筑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施工中如何才能有效的提高机电安装的质量,是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探讨的话题。本文就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可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机电安装;前期工程;质量期控

前言

项目管理团队作为承包商管理所承揽项目的主体,其运作的有效性和效率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败,因此对于承包商项目管理团队构建的研究更为显得重要。项目管理团队与项目在自身各自特征之间的一致性应作为承包商项目团队有效运作的基础条件之一,毕竟没有任何一个不变的项目管理团队能够使用于承包商所承揽的各种各样的项目。此外,由于机电安装施工中安装技术工种及材料的多样性和工艺技术的复杂性,实际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和许多其他的施工单位合作,这就要求项目管理团队有效组织、协调好各施工单位的关系以及工作流程。

一、图纸会审问题分析

作为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工作, 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可以有效减少施工中的错误,保障甚至提高工程质量。在正式的图纸会审之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要首先进行内部会审。由于角度不同,各单位图纸会审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施工方作为自控主体,读审图纸的内容一般包括:图纸的有效性、完整性,各图纸之间的协调性,还有施工的可行性以及机电材料设备选型的合理性。工程施工主要以施工图作为指导依据,施工图里标注的内容最终会表现在实物的安装,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出现偏差,但是在一些特殊部位上,由于施工图与工程实际不一致,导致了不利于该部位的施工或造成无法施工的情况。所以在会审图纸的过程中要重点审查特殊部位施工的可行性。正式的图纸会审需要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进行。其内容和程序是:首先由设计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是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及建设单位交代其设计意图,为了施工单位可以更好的理解图纸,对施工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为了让建设单位核实设计图纸是否符合设计委托书的要求。然后,由施工单位提出相关内容的疑问或者建议, 设计单位解释关于技术方面的问题,建设单位解释关于投资或使用功能的问题。图纸会审完成后,组织单位会把期间提出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整理成“图纸会审记录”或“会审纪要”。

二、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分析

所谓的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就是通过应用施工图电子版,在计算机上机电工程的各个系统进行施工前的模拟预装配,在不影响设计意图、使用功能和安全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布置机电工程各专业管线,避免工程施工阶段各专业管线交叉、衔接不当,导致误工或返工,从而提高整体布局的感观质量。管线综合平衡技术要以科学的态度为基础, 在应用中要遵循科学,突破两点认识:第一,通过科学计算和必要的沟通手段,设计图纸上的某些参数、管线规格是可以调整的。(要以得到设计许可为前提) 第二,如果达不到标高要求, 可以要求建筑功能的变化,甚至降低标高要求,不可以一味的追求标高要求而违背工程的客观规律。应用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可以更好的实现设计意图与机电工程安装之间的衔接,统筹布置各专业管线,使其不但满足设计与规范的技术要求,还可以更加符合机电安装的使用功能和审美标准。在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也会遇到设计资料操作性及管理中执行力不强的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必须要指定相配套的保障措施。除了要查清具体情况, 还要针对问题召开分析会,提出解决方案。当然,还要有硬性的制度来保证执行力。比如,严格分包签证管理,实行重大拆改责任追究制、建立质量奖惩制度、利用权责关系约束员工认真作业。

三、编制施工方案问题分析

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的编制是施工方质量自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以难度较大,施工工艺比较复杂,技术及质量要求较高,采用新工艺的分部或分项或专业工程为对象,通过确定施工程序和顺序、施工起点流向、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质量、安全、进度、资源配置等来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控制。

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交底问题分析

建设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是一项依据设计图纸和辅助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技术资料,是用于指导施工, 保证施工任务顺利完成的有效措施。机电工程施工方中的技术交底,是在机电工程开工前或者一个分项开工前,由主管技术的领导向参与施工的员工进行技术性的交底工作,这样可以使施工人员更加详细了解工程特点、施工方法、技术质量要求与措施等,更科学地组织施工,以便避免技术质量事故的发生。技术交底记录也作为工程技术档案资料被保存起来。施工技术交底的内容主要包括施工班组负责的施工任务、工期、相关图纸的内容、设计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的部署、细部作法、操作规程、验收规范、质量通病的克服、安全施工的注意事项以及施工任务完成情况的奖惩等。技术交底应该以书面形式为主、口头为辅。重要部位或者比较复杂的部位,应该另外随附翻样图纸,必要时候结合实际操作进行交底。

五、施工机具和检测器具的选择问题分析

施工机具及检测器具对施工进度、工程质量、施工成本有直接影响,因此在选用上应该本着因地制宜原则, 突出施工与机具相结合特色,使其具有工程的适用性,具有保证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具有使用操作方便性和安全性。施工机具和检测器具根据主要性能参数进行选择,要能满足需要并且保证质量要求。

六、施工材料及设备的选购、进场、验收问题分析

施工材料、设备是指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零配件以及大型的水、电、暖、通风、消防等设备,这些是机电安装工程的物资基础。如果材料与设备不过关,则整个工程项目很难达到高标准的要求。因此,在采购方面,应该选择信誉好、质量优、售后服务好的生产厂家和供货方,以免在日后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其次,要把好对材料和设备的进场关及验收关,不仅要仔细查看材料及设备的型号与设计的是否一致,还要对其质量和使用性能进行确认,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特别应该优先选用通过国家认证机构认证的材料和设备的厂家,落实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推行的建设工业产品准用证制度,确保质量的可靠性。

七、编制质量控制计划

首先,要将工程质量的目标进行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建立以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施工队伍质量负责人为核心成员的质量控制保障体系。其次,要明确质量控制的依据。质量控制的依据有很多,主要包括国家规范、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施工合同、施工图、企业标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以及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建筑材料及制品、构配件等的质量技术标准、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等。这些标准、规范绝大部分是一致的, 但是少数情况下会有冲突,这时我们要遵循以下原则:上位规定的效力高于下位规定;如不同依据的要求不一致,应同时满足这些依据的要求, 即按照较高的质量要求执行;正确贯彻执行“按图施工”的原则;工程质量的自控主体发生意见分歧时应由业主申请技术仲裁(业主也可以委托监理),并严格按照仲裁结论施工;在施工中遇到技术难题又没有依据可遵循时,就必须进行特别实验和专家鉴定,并严格根据坚定结论和技术方案施工。最后,要设立质量控制点,并依据机电安装工程的特点编制质量控制点的具体内容,并分等级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贾随喜.浅谈机电安装工程质量自控主体的施工前期控制[J].陕西建筑2009

[2]谢坤昂.试论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管理[J].科技资讯,2009

上一篇:加强建筑安装工程材料费用管理方略之我见 下一篇:对岩土工程数值分析的有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