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撤并意味着什么?

时间:2022-10-18 08:14:28

乡镇撤并意味着什么?

乡镇机构的臃肿业已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负。因此,从1998到2003年短短五年时间,全国就撤并了7400个乡镇,平均每天撤并4个乡镇,撤并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17%,由此可见基层政府撤并的力度。在省会城市福州辖区内,有一个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人口只有4300人,仅有两个村委会的闽江乡,不久前福建省政府已作出同意撤并闽江乡的批复,有人提出这是否传达出全省乡镇机构改革的一个信息?

闽江乡撤并是大势所趋

记者来到峡南村的闽江乡政府驻地,只见一幢四层的乡政府办公楼依山而筑,政府大院里十分冷清,楼道显得有些昏暗,水泥地板和栏杆上积满了厚厚的灰尘。从办公室门牌上挂着七所八站的名称可见,那是一个麻雀虽小,但五脏皆全的基层政府机构。办公室的门都紧闭着。在二楼惟一的一间敞开门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闽江乡党委书记余深传。

记者从余深传嘴里了解到,闽江乡是一个只有两个村委会的乡,位于闽侯县东南部,乌龙江大桥南端,面临国道,背倚闽江,南与祥谦镇毗邻,北隔乌龙江,与仓山城门镇相对,面积仅为0.97平方公里,人口仅4300人,乡人民政府驻峡南村, 离福厦公路18公里,距即将并入的祥谦镇政府驻地2公里。1958年,上自闽清口,下至琅岐岛的闽江沿岸的渔民组成了闽江。当时,这些渔民居住在停泊江面的船上,被称为“水上人家”。1961年迁回原属闽侯县的亭江镇。1963年从祥谦镇划出峡南村,作为闽江公社的驻地。1984年改为闽江乡至今。现辖峡南和新建2个村委会。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5249万元,乡财政收入190.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287元。人均收入在闽侯县位居第二。乡镇现有人员为46人,其中领导职数15人(党委、人大领导9人,副主任科员5人,副乡长1人);非领导职数15人;事业编制14人(其中财政全额拨款9人,差额拨款1人,自收自支4人);另外,垂直的国土和司法管理人员2人,财政供养人口比为1∶96。除财政拨付的工资外,每年的正常运转经费是80万元左右。

谈到即将并入的祥谦镇,余深传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祥谦镇位于闽侯县东南部,西靠五虎山,北临乌龙江,南连青口镇,东接闽江乡,面积86平方公里,人口6.3万人。镇人民政府驻泮洋村。1958年成立祥谦,1983年全社划分为尚干镇、祥谦公社和青口公社。1984年置祥谦乡,1992年撤销祥谦乡,设立祥谦镇。现辖泮洋、三溪口、中院、江中等18个村委会。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11.2亿元,财政收入240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237元。

当谈到乡撤并工作时,余深传表示支持。他告诉记者,以往当地村民主要靠传统的渔业捕捞,如今随着闽江水体遭受污染,渔业资源的萎缩,百姓已从捕捞转向航运业。目前全乡共有50多条大船在闽粤沪之间跑货运。记者还了解到,乡干部日常主要工作是下派进村催粮收费和搞计生工作。因为闽江乡农田少,以前三提五统任务不多,现在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都已减免,计生工作又开始上了正轨,乡镇干部的工作量明显减少,因此将这样的小乡镇的撤并,继而进行人员精减也是大势所趋。撤并不仅能降低行政营运成本,而且对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大有益处。

为了解闽江乡目前撤并工作的进展,记者电话采访了闽侯县民政局李敏高副局长。李告诉记者,自今年2月21日闽侯县政府接到闽政综[2005](36)号文后,县里即依据文件精神成立撤乡并镇领导小组,由县委唐副书记任组长,林副县长、人大王副主任任副组长,县民政局作为成员单位参与撤并工作。3月3日,领导小组还进驻闽江乡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历时20余天,撤并小组已基本上完成了对闽江乡国有资产的登记造册任务。

群众对撤并有所担忧

从记者对闽江乡的采访情况看,尚未因撤并而实施精减分流人员,乡镇干部大都能顾全大局支持撤并工作。他们认为,这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区域经济的需要,是减少财政开支、减轻农民负担的有效举措。

部分村民和企业主则有些抱怨,因为撤并会给他们带来很多麻烦,甚至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随之而来的是门牌、企业名称、户籍等一系列的变更。闽江乡的部分村干部和群众对撤并也表示理解和支持,但村民担心乡政府撤销后,原闽江乡政府的驻地建设、社会治安、文教卫生、行政管理等会受到削弱。其中社会治安保障问题群众反映较为强烈,因为闽江乡以往以渔业为主,现男劳力常年出海跑航运,又地处闽侯、长乐、仓山三个县(市、区)交界处,国道324与省道峡漳线在此交汇的三角集散地,地痞流氓、扒手多,治安较为混乱,随着政府的撤离,派出所等机构有可能随之撤销,村民要求在撤并后祥谦镇政府要在当地配备必要的警力,切实保障他们安居乐业。

另有一些村民以前曾集资筹建学校,闽江乡并过祥谦镇后,学校有可能被撤,他们投入的钱将无望收回。还有部分村民担心,撤并后村民办事、邮政、通水、通电、道路、赶集、子女就学会更加困难。

撤并难在哪里

闽江乡为何在以往机构改革中没有撤并成功,撤并究竟难在哪里?记者采访了福建省民政厅区划办方少雄处长和林振生调研员。

他们认为,目前全国撤并乡镇最多的省份撤并率为60%,福建省有900多个乡镇,到目前仅撤并了39个(其中包含了由乡改为街道办事处),撤并率仅为百分之四点多,由此可见福建省的撤并乡镇的步子不快。他们分析撤并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干部分流面窄,分流渠道不畅通,拆了“庙”,“和尚”难安置。因为福建省的企业不多,撤销乡镇后干部安置不如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容易,而中央的精神是要在确保社会稳定前提下进行撤并。

二是人员安置难。因为当地的县委县府认为,一个乡镇的干部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要安置好确实存在困难,一般干部相对好安置,而领导干部就更难安置。如果安置不好,有可能影响安定稳定。

三是债务难清理。尤其目前大部分乡镇都在不同程度上负债,全省900多个乡镇的平均负债是600多万元。有些乡镇负债少则几百万,多则一两千万元,撤并后这笔巨额的债务要偿清,政府哪来那么多钱。而且撤并的大多是一些缺乏发展潜力的小乡穷乡和边远乡镇,并入新乡镇后,在行政区管理方面也存在困难,这样撤销的乡镇就成为并入乡镇的“烫手山竽”。另外,由于福建省的乡镇人口多,撤并难度相对就大。其它省虽然撤销率为50%左右,但撤并后的乡镇平均人口仅为1万余人,而福建省撤并后乡镇的平均人口仍有3万多人。

专家对乡镇撤并看法不一

林振生调研员认为, 从全省撤并得较好的沙县5个乡镇调查情况来看,这些撤并后的乡镇每个乡镇每年大约可节省财政开支200万元。他认为,闽江乡撤并后的节省经费情况也大致相同。

因为撤并是本着积极稳妥在安定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在职数不增加、人员不变的原则下进行的,从外表上看,目前这种乡撤并虽然没有起到减员的作用,吃皇粮的人数依然没有减少,只是从这个“庙”挪到另一个“庙”而已,但从长远看,随着年纪大的干部退休,同样可达到自然减员的效果,林振生说。

从全省目前调查情况来看,撤并后的乡镇农村的劳动力进城从事二三产业的人会逐渐增加,他们的收入也会有所增加。反过来也可以说起到了减少农民人数问题,这与当前中央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精神不谋而合,这种对加强生产要素的流动的做法对转移地方富余劳动力大有好处。同时撤并后可避免重复建设,盘活国有资产,降低行政营运成本。区域变大有利于资源整合和统一规划,对小企业可以便于集中整合,同时在技术、劳动力、信息资源方面也会变得更加畅通,服务随之跟进。水、电、路建设也便于统一规划和调整,做到合理有序、统筹兼顾、有利做大做强区域经济,撤并后无论对双方都可以实现双赢。由于闽江乡区位环境特殊,因此福州市决定撤并后警力不但不比原来减少,反而增强,解除村民的后顾之忧。

一些专家认为,乡镇数量不减少,精减机构和人员总是有限的,乡镇的财政负担和人员负担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减少下来,惟有撤并乡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在城市化进程过程中,适当将一些小城镇撤并成大乡镇,有利人口的集聚和小城镇的建设,从长远看,机构的减少对减少财政供养人员本身有釜底抽薪的作用,其积极意义将逐步得到体现。

但另一些持反对意见的专家认为,撤并乡镇并没有解决公共权利扩张的核心问题,并没有有效触动乡镇体制本身,乡镇政权只是管理区域的大小规模发生了变化,乡镇债务过重导致机构运转困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改革中人员的分流十分困难,有的地方财政供养人员实际上并没有减少,有的地方撤并后乡镇财政开支和债务没有减少,反而增多,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利用撤并乡镇的机会侵占国家财产的情况。撤并只是一种必要的过渡措施,而不是乡镇改革的最终极目标。如今,推进乡镇改革不仅需要研究乡镇体制本身问题,更需要从宏观上提出并解决问题,从而为乡镇改革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才能真正做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强调的加快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合理界定乡镇机构职能,精减机构和减少财政供养人员,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上一篇:“总部经济”:厦门打造新引擎 下一篇:福建:铁腕直击改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