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铁腕直击改装车

时间:2022-10-16 04:13:13

“我们对非法改装车的态度是一有举报就抓就查,决不姑息迁就!自从去年下半年我局开展严厉查处非法改装车后,经过两个阶段的治理整顿,目前福建省基本上已不存在上规模的非法改装车现象了!”3月31日,福建省工商局公平交易处胡处长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在配合打击改装车一事上,我们的工作是路面治超,只要在路面上发现大吨小标的改装车现象,我们将发现一例整治一例!” 4月1日,福建省交通厅路政处一李姓官员这样表述了他们对查处非法改装车一事的决心。

“迄今为止,我们省汽车生产企业还没有发现大面积的大吨小标现象,今后如有发现,我们将取消该企业的‘车辆生产企业和产品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资格!” 4月1日,福建省经贸委机电行管处郭处长谈到改装车问题时如此表态。

近十个月来,福建省工商、交通、经贸、公安、质检等政府各职能部门围绕治超查处非法改装车,重拳出击之下,目前非法改装车已基本上退出福建。

为何要查处非法改装车?

省交通厅官员告诉记者,车辆超限超载运输对交通安全、运输市场及汽车生产秩序危害极大:首先,超限超载诱发了大量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统计数字表明,70%的道路安全事故是由于车辆超限超载引发的,50%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与超限超载有直接关系;其次,超限超载严重损坏了公路基础设施。由于超限超载车辆的荷载远远超过了公路和桥梁的设计承受荷载,致使路面损坏、桥梁断裂,正常使用年限大大缩短。其三,超限超载导致了公路运输市场的恶性竞争。以竞相压价承揽货源,以超限超载来获取利润,超得越多,赚得越多,形成了“压价超限超载运力过剩再超限超载”的恶性循环。此外,超限超载造成车辆“大吨小标”泛滥。

省经贸委机电行管处郭处长坦言,一些有改装资质的正规汽车生产厂商为了迎合用户超限超载运输的需求,有时也会生产“大吨小标”车,不具改装资质的汽车修理厂更会不惜铤而走险非法改装车辆,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汽车生产和改装需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批,生产企业除需取得工商管理部门的营业执照外,还必须取得国家发改委的《公告》资格,可许多非法汽车改装企业均未经过国家有关方面的批准。本来按国家规定,汽车底盘哪怕只是局部小改动,也必须经过权威部门几十项严格的检测,然而非法汽车改装企业往往置有关规定于不顾,只要车主有要求,便随意加长卡车底盘,进而加大载重量,这种改装极容易造成传动轴折断、车桥损坏现象的发生,从而给交通安全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改装车不仅安全系数低,随时可能危及车主和其他人的生命安全,同时还是造成车辆超限超载的罪魁祸首。有鉴于此,有关方面达成共识:治理超限超载,就必须严查非法改装车。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去年5月20日国家交通部、公安部、发改委、质检总局、安全监管局、工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七部委(8月20日也随之加入,以下简称“八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颁布后,福建省立即成立了以李川副省长为组长并由省交通厅、经贸委、公安厅、质检局、工商局等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省治超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了由省工商局牵头会同省交通厅、经贸委、公安厅、质检局等单位共同参与的清理整顿非法改装车辆工作方案。

如何查处非法改装车?

这次清理整顿非法改装车的重点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无照从事车辆非法改装的经营行为;二是虽经批准但不按国家规定或者超范围从事车辆非法改装的经营行为;非法从事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与拼装的经营行为;三是违法从事非法改装车辆、拼装汽车交易中介服务等经营行为。

在打击非法改装车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明令对未经批准擅自从事汽车改装的企业,坚决予以取缔;对虽经批准但不按国家规定或者超范围对车辆擅自进行改装的企业,依法予以处罚,直至吊销营业执照。同时,集中开展“大吨小标”车辆恢复标准吨位的工作。发改委把“大吨小标”车辆恢复吨位的具体车型和相关技术参数,向社会公告;“大吨小标”车辆的车主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所在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恢复标准吨位;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发改委公布的“大吨小标” 车型和技术参数,更正车辆的核定载量,免费换发车辆通行证;交通部门对其以前应缴纳养路费等规费的吨位差额部分不再予以追缴。在年检时发现仍有车辆未恢复正常的,将强制更正核载质量。

省工商局在清理整顿非法改装车辆统一执法行动中,出台了以下5项铁腕措施:1、对于不论何种原因造成无证有照或有证无照的、或者虽经批准但不按国家规定或超范围从事车辆非法改装的经营单位,坚决依法予以纠正,限期整改;对不服从监督或限期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予以查处直至吊销营业执照;2、对于无照无证从事车辆非法改装的经营单位,坚决依法予以处罚取缔;3、对于从事非法报废汽车回收、拆除和拼装的企业,严格按照国务院的《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及其它有关规定进行查处;对过去已被查处取缔、又死灰复燃的经营单位或市场,从快从严查处;4、对于违法经销报废车、拼装车、走私车等非法车辆,及时依法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移送公安部门追究刑事责任;5、对于违法从事车辆改装的维修企业或单位,依法给予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

在打击非法改装车一事上,省工商局是严厉的,省经贸委同样也不手软。省经贸委机电行管处郭处长表示:“我们将和交警部门密切配合,认真贯彻《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国家强制性标准,规范车辆生产行为和改装行为,严禁新车‘大吨小标’现象的发生。

在日常巡查工作中,我们会进行严格的检查监督,一旦发现企业存在‘大吨小标’等违规改装行为,情节轻微者勒令其限期整改,情节严重者则取消其《公告》资格,并通知交警部门不让报牌。”省交警总队的态度更不含糊,一警官告诉记者:改装车和拼装车严禁上路行驶,驾驶拼装的机动车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予以收缴,强制报废。交警部门在机动车注册登记时,会对车的品牌、型号以及发动机号、车架号等进行详细登记。机动车年检时,如果相关情况不符,就不能通过。

根治非法改装车任重道远

2004年5月1日实施的新交通安全法明文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私自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不得改变机动车型号、发动机号、车架号或者车辆识别代号。机动车维修经营者擅自改装机动车的,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

应该说,新的交通安全法对机动车车主和汽车改装企业的改装要求是明确的,对违规处罚也是相当严厉的,可是改装车还是屡禁不止。权威机构在市场调查中发现,在山东梁山、湖北随州、广东顺德等地,已形成了改装车生产基地。这些基地的专用车企业均有几十家之多,但在发改委的《公告》中,这些企业中只有十几家甚至三四家有资质。

非法改装车屡禁不止的原因很难一言以蔽之。有业内专家指出,这其中除了车主对汽车改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外,利益的趋动是车主和改装企业热衷于汽车改装的主观原因。其次,政府尚未出台与新的交通安全法配套的汽车改装法规,汽车改装可以加装什么不能加装什么没个标准,这也是非法改装车难以斩草除根的客观原因。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这样一种现象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略,那就是按照国家发改委《公告》管理的规定,非法生产车辆在上牌时是无法通过车管部门检验的。但事实上,仍有一些非法生产企业会通过购买正规厂家的合格证或制造假合格证蒙混过关。可见要杜绝改装车,就必须在严厉查处非法改装企业的同时,还应对那些为非法生产企业提供“套牌”机会的企业也进行严厉处罚,从源头上治理非法生产。

“要彻底根治非法改装车,需要有关部门在汽车生产、牌照发放、年度审验和使用环节等过程中互相配合严格把关,形成执法合力。在清理整顿非法改装车期间,各级工商部门要积极做好协调沟通工作,一方面主动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与交通、公安、经贸、质检等单位相互配合,共同抓好非法改装车辆清理整顿工作”,一官方人士近日为打击非法改装车开出了这样一剂药方。

在打击非法改装车一事上,省工商局公平交易处胡处长更是深感重任在肩不敢有丝毫懈怠:“为了防止非法改装车死灰复燃,今后我们将把查处非法改装车做为一种长效治理工作来抓。具体措施主要有三,一是建立清理整顿非法改装车辆工作责任制,坚持谁审批、谁负责。二是推行执法过错追究制度。对袒护非法改装车辆或者对非法“拼装”市场视而不见,或巡查监管不到位、查处不力的,追究直接责任人及其分管领导的责任。三是强化对汽车生产、维修企业及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的监管,防止打击一阵风,反弹一股潮现象的发生。”

“我们最近刚刚收到了八部委3月2日颁发的《2005年全国治超工作要点》,落实到福建省具体的可操作性方案我们还在研究之中,估计这个月底前会出来!” 4月1日,省交通厅和交警总队两位官员就下一步如何进一步加大对非法改装车的打击力度接受采访时均做了此番表态。看来,打击非法改装车目前还只是取得阶段性的胜利,根治非法改装车依然任重道远。

上一篇:乡镇撤并意味着什么? 下一篇:伪书泛滥害苦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