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时间:2022-10-18 07:12:33

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电力大客户电压等级高,设备容量大,接线复杂,与系统直接连接,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不仅给客户造成巨大损失,而且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严重后果,进而造成大范围断电的社会影响,所以探讨供电企业大客户营销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力企业;营销管理;问题解决

Abstract: Large power customer high voltage grade, equipment capacity is large, complex wiring, directly connected with the system, once the occurrence of safety accidents, not only caused huge loss to the customer, but also to the safe operation of power grid and cause serious consequences, the social impact of blackouts, so to explore the power supply enterprise customer marketing strategy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marketing management; problem solving

中图分类号:TU994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社会形势

1.1 大客户直购电

目前,大客户直购电有价格优势,但供电可靠性低。为维持大客户继续向供电企业购电,供电企业一方面应加快电网建设,扩大输电容量,实现大客户的专线、双回路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线路阻塞;另一方面应加强内部管理、挖潜,通过改善服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增强安全、可靠和专业供电的优势;同时还要争取相关政策的扶持,如过度期的补贴、大量购电价格折扣等,争取合理的供电价格,应对发电企业的竞争。

1.2 替代能源

由于大客户用能结构多样化,替代能源的竞争也在激烈进行,如天然气公司借助环保概念迅速发展,大客户燃气锅炉、燃气空调数量在增加,供热公司的大客户集中供热范围在不断扩大。对此,供电企业要制定电能替代其他能源的竞争战略,充分宣传电能符合当前节能减排政策,环保、洁净、无排放的优势,利用方便、安全、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价格稳定便宜、便于统一管理等特点,以蓄热式电锅炉、热泵、电热淬火、电力蓄热(冷)空调等为突破口,派专业人员帮助大客户实施煤(油、煤气)改电工程,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

1.3 负荷调控

由于近几年积极进行发、供电设施的建设,用电紧张的局面已基本缓解,但由于某种原因还可能出现限电的情况,如根据省电力公司预测,到今年6月全省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在5800万千瓦左右,高温期间全省最高用电负荷在6900万千瓦,硬缺口在1000万千瓦以上,再考虑到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实际缺口可达1500万千瓦,电力供应形势十分严峻。因生活等类用电一般不限制,而大客户用电负荷大,往往成为限电的主要对象。

因此,在制定限电方案时,应考虑大客户的一些特殊情况,对高危企业、有重要生产任务的企业要采取灵活的方法。大客户限电付出了一定的经济代价,为社会做出了“牺牲”,因此供电企业一是争取政策实行优惠电价,按照限电的电量和时间,通过电价予以补偿,或给予一定的奖励。二是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在谷期用电,平衡全天电网负荷;三是合理调度电力负荷,当电网负荷紧缺时,第一时间通知客户有序用电阶段执行措施;当电网负荷充足时,及时释放,并告之客户,以便企业安排生产。

1.4 高耗能企业

大客户中有些是高耗能企业,它们受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和环保要求约束,个别达不到环保指标的还要被关停。对申请用电的高耗能企业,特别是需要单独建设输供电设施的企业,要持谨慎态度,严格规范高耗能行业业扩报装管理工作,进行资质和国家有关部门认证的检查,填写《高耗能行业类别确认单》,按分级审核的原则报相关部门审批,重源头上杜绝违规项目接入电网,防止对社会和供电企业经济效益造成负面影响。

二、当前电力营销工作的现状

受传统思维习惯、市场不断变化、营销人员素质不高及现行体制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供电企业电力营销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居民用电市场开拓难。当前居民用电

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可替代能源与电能竞争加剧,特别是天然气、太阳能等逐步进入居民家庭。如何迎接挑战,提高市场占有率,已成为当前电力营销的重中之重。目前,居民用电市场开拓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市场不敏感,供电产品多年不变,产品的策划、设计、销售手段远远落后于能源市场的发展及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国家能源政策及现行能源管理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力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二)电费回收工作面临较大的压力。一是由于收费人员收费不力和责任心不强,容易产生用户欠费。二是用户资金周转困难时,容易产生用户欠费。三是季节性排灌用电、临时性用电户,容易产生用户欠费。四是“五小”企业及一些私营企业,由于政策性的调控、政府强制关停或出现突发事件,容易产生用户欠费。五是法律的漏洞及用户交费意识淡薄,容易产生用户欠费。如《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三十九条之规定,“逾期未交付电费的,自逾期之日起计算超过30日,经催交仍未交付电费电费,供电企业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停止供电”,如果大量用户都拖欠电费一个月之后停电,将给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带来非常大的风险。

(三)供电合同管理的现状。一是从事供用电合同管理工作的环节及人员多,没有专职的合同签定人员,并且人员变动频繁,合同签定工作标准难以统一,工作质量不高。二是由于供用电合同涉及到所有用电客户,签约数量巨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合同签订率、轻签订质量;重高压合同、轻低压合同;重城市、轻农村;重电子签约、轻书面签约的现象。三是修定流程不够规范,相关部门管理缺位。在合同续签时仅由营销部门负责把关,企业法律顾问、安监、纪委等部门没有参与进来。

(四)供电所的职工队伍管理急需加强。一是人员结构不够合理,部分综合素质不高,部分年龄偏大,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不适应。二是管理模式比较陈旧。由于工资、奖金的差额不大,造成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甚至干的多的不如少干的人拿的多,极大的挫伤了少数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心理的不平衡,容易产生消极思想,影响了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和农电工队伍的稳定。

(五)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一是关口抄表纪律问题,存在着不按时抄表的现象,特别是恶劣天气下情况更严重;部分单位为了完成线损指标,采取少抄关口电量,或通过调整关口电量的办法来完成任务指标。二是计量问题,部分计量设备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电能表不走字、跳码;低压动力表超期服役现象严重。三是素质问题,新型表轮显内容多、投放快、培训少,造成错抄现象较多。四是线损管理的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岗位与一线生产岗位脱节,管理降损与技术降损脱节,营销、稽查、计量、生产、调度等线损关联部门信息及管理脱节。五是线损管理的绩效考核,存在重指标考核、轻计划管理、轻统计分析、轻机制创新的现象,线损管理专工在某种程度上仅发挥了线损统计员的作用。

(六)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存在风险和不足。目前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存在四大安全风险:一是技术风险,由于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上有一定缺陷,造成系统不稳定或不安全漏洞较多,如非法用户或电脑黑客可轻易地入侵系统、电费统计有时会出现重复或遗漏等;二是误操作风险,误操作风险主要指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无意识的误操作带来的风险,如电价标准修改时因出错而造成的电费误算;三是违规操作风险,违规操作风险主要指个别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可能利用工作之便,采用隐蔽的技术手段,蓄意对某些重要数据进行更改而造成的风险。

三、建议及对策(一)关于居民用电市场开拓的建议及对策。 一是采取灵活的销售策略,刺激居民用电消费,如采取消费积分方式,对达到一定积分的客户赠送礼品,维护客户的忠诚度。二是加大用电知识宣传倡导用电新观念。开展居民生活用电知识宣传,用传播科学知识的方法引导和促进电力消费。开展电能示范小区的建设,邀请客户代表参观示范家庭的用电情况,帮助客户了解和树立现代、时尚的生活观念,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品质。三是积极开展市场分析,应对可替代能源的竞争。加大对可替代能源的研究和分析,抓住天然气管道还未大范围铺设的时机,积极抢占家庭炊事能源市场。大力宣传电热水器、蓄热电锅炉的优势,应对太阳能热水器、燃油燃气燃煤锅炉的推广。(二)关于加强电费回收管理的建议及对策。一是加大电费回收考核力度,严格落实《电费回收考核办法》,确保电费回收。二是采用技术手段,确保电费回收,积极推广IC卡装置,对新增、新装用户、老户启用、交费不积极的用户推行预付费装置,避免用户发生欠费,从而降低电费回收风险。三是运用法律手段,利用法律的武器对恶意的欠费用户进行催收,确保电费回收。四是建立电费风险防范机制,确保电费按时回收。针对季节性排灌用电、临时性用电户,采取预收电费的办法防止用户欠费。五是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汇报电费回收工作的困难,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确保电费回收工作顺利进行。(三)关于加强供用电合同管理的建议及对策。一是健全供用电合同管理机制,完善人员体系建设,应组成工作专班,实行领导包片挂点,确保合同修签工作正常开展;按照《甘肃省电力公司供用电合同管理办法》机国家电网公司的合同模板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各级合同管理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标准,完善合同分级管理模式。二是实行分级审核制、分项签字制、专工审查制、责任追究制等四制,规范高压供电合同和低压供电合同的管理,提高合同修订质量;建立合同内部会签制、流转分级审核责任,严把合同签约质量关,降低和杜绝合同修订错误和遗漏。三是建立合同计算机管理系统平台,统一模式,提升供用电合同管理水平。

四、结语

未来的电力营销市场是一个买方市场。要建立起适应买方市场需要的新型电力营销理念,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质服务为手段,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质优、价廉的清洁能源,建立一个能适应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分层高效运作,功能齐备,具有较高服务水准,充满市场活力的市场营销体系和机制。

上一篇:博物馆馆内照明设计的探讨 下一篇:浅谈我国博物馆装饰设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