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真词《瑞龙吟?章台路》章法结构

时间:2022-10-18 07:05:16

浅析清真词《瑞龙吟?章台路》章法结构

摘 要:周邦彦的《瑞龙吟・章台路》将写景、叙事、怀人与抒情融为一体,用分明的结构安排繁琐的内容,在时空交错的描写中表现沉郁顿挫的情感,章法结构紧凑而妙绝。

关键词:周邦彦 《瑞龙吟・章台路》 时间结构 沉郁顿挫

《瑞龙吟・章台路》是周邦彦词集《片玉集》的开卷第一篇,它是较典型的周词范式作品,一向被视为压卷之作。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作大词,先须立间架,待事与意分定了,第一要起得好,中间只铺叙,过处要清新,最紧要是末句,须是有一好出场方妙。[1]”这首词很好地呈现了这一点。吴世昌先生评论此词“回环曲折,前后错综”,“章法严谨,结构缜密”,并称之为“人面桃花型”[2]。

一、今昔交织、虚实掩映

这首词窥其意境,正如周济所云:“不过桃花人面,旧曲翻新耳。(周济《宋四家词选》)”但是词人借诗之意境铺展开来而作词,其高妙之处就在于“看其由无情入、结归无情、层层脱换、笔笔往复处。(周济《宋四家词选》)”这里,周邦彦打破了叙事的时间顺序,变直叙为曲叙,顺序、插叙、倒叙错综结合,人事、景事、情事,信手拈来,随情感之宣泄肆意流淌,章法严密呈回环式结构,极尽曲折之妙。

开篇写今日之景,但却冠以“还见”,使今昔交融,有一种“去年今日此门中”之感;用“”形容章台路,不写繁华写冷清,本身就含有今昔对照的意思了。在上片中原来的时间和地点被打破了,单层的意向变成了复层的,在同一处叠加了今昔两重景象,富含了今昔两种心境,人事、景事与情事浑然一体。另外“褪粉梅梢,试花桃树”,这里词人将“褪”与“试”两个动词前置突出强调,使季节的跳跃跃然眼前,可见其练字之精微细致。夏敬观评其曰:“褪粉”二句,“皆极流动,所以妙也”。

过片一今一昔,今日之景是实写,昔日之人是虚拟。一实一虚,空灵深厚。如果说“还见”字犹有过去的影子,那么“因念”字徒留今天的回忆,又是今中有昔,昔中有今。另外这种片段式的回忆,极类似今天影视界的蒙太奇手法,在特定的镜头、细小的地方,词人的感情被无限地放大,读者也仿佛置身于词人所沉思的情境之中,词中之情境,历历如在眼前。

下片则今昔交织。“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句,“前度”为昔,“重到”、“访”、“寻”为今。自“前度刘郎重到”至“东城闲步”皆为铺叙,但这里词人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吞吐回环,欲言又止,神味无穷[3]”。“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东城闲步。”又是昔日之事,而今日看来,一切皆“事与孤鸿去”,将读者拉回到今天。词在时间上就是这样似断似续,伤春意绪却是联绵不断。

二、以顿挫之笔传沉郁之情

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美成词极顿挫之致,穷高妙之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又言:“美成词有前后若不相蒙者,正是顿挫之妙。……沉郁顿挫中,别饶蕴藉。[4]”吴梅先生在《词学通论》中说:“词至美成,乃有大宗,前收苏秦之终,后开姜史之始。自有词人以来,为万世不祧之宗祖,究其实,亦不外沈郁顿挫四字而已。[5]”这些都指出了周词沉郁顿挫的特点。

上片“还见”二字,一种对于昔日的怀念之情无需过多笔墨点染,只此二字,便油然而生,令人感慨无端,此即沉郁之处。“章台路”、“坊陌人家”本为喧嚣之地,现在却是“”然,又是沉郁之处。人为怀旧而来,不见故人,却见“定巢燕子”。燕子犹是“定巢”之燕,犹有可归之处,借此反喻自己的漂泊不定。笔法细腻曲折,字里行间透露出词人之徘徊踌躇,再见沉郁之处。

中片不直写寻故人不得,却转笔“黯凝伫”的沉思。此时词人已陷入深深的思念之中,往事如烟,此人只能不断地从记忆中搜寻,然而过去愈加美好,反衬现在愈加苍凉。惆怅之时追忆往昔的欢歌笑语,更添浓愁,此处见其顿挫。

下片用大量笔墨铺陈叙事。以“前度刘郎”自喻,与上文“定巢燕子,归来旧处”呼应,再度点明词人是故地重游。这里的“前度刘郎重到”运用了典故;下文“燕台”,是唐代李商隐的典故。这里李商隐与歌妓柳枝的典故,一则以柳枝的爱才之心与李商隐的知己之感表明所怀念的女子与自己志趣相投,二则暗言昔日情人已归他人所有。由此生发空有“燕台句”,“名园露饮,东城闲步”再无人陪伴的感慨。“知谁伴”三字,又见沉郁之至。这里“东城闲步”用典杜牧与旧好张好好重逢之事,暗暗与现在词人不得重逢旧日秋娘形成对比,倍感孤独。词人至此方点明词之主旨“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表面写“事”“去”,实则暗含“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之意。末以“飞雨”、“风絮”作结,景中含情,言有尽而意无穷。较之贺铸的“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更加沉郁而又空灵。

由此观之,周邦彦的《瑞龙吟・章台路》,无论在篇章架构上的思力安排上,还是在文章细节的精雕细刻上,都是无可挑剔的。它用回环的笔法书写绵绵情思,往昔的快乐与今日的凄楚交错成文;以静景始,以动静结,笔墨之间言有尽而意无穷:完美地体现了清真词的铺叙艺术。

注释:

[1] 沈义父《乐府指迷》,转引自龙榆生《唐宋词名家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2] 吴世昌《诗词论丛》,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3] 俞平伯《清真词释》,转引自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

[4]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5] 吴梅:《词学通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6页。

作者简介:程丽丽(1987-),女,山东德州人,青岛大学文学院2011级研究生。

上一篇:中国元素在美国影视作品中的运用 下一篇:论回鹘文献《乌古斯传》语言的代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