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集体备课”

时间:2022-10-18 05:06:31

也说“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各式各样的集体备课机制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备。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师要有合作精神,教育专家还总结出了教师相互合作的七大益处――心理支持、产生新想法、示范合作、汲取力量、减少工作负担、增强动机、支持变革。究其实质,集体备课的意义在于让老师交流、碰撞智慧的火花,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集体备课就是教学中同一教研组集体讨论教学目标、教材情况,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的研究活动。由一人主备,集体讨论并修正。每位教师可能都有自己的方法,年轻人思维活跃,老教师经验丰富,通过交流,大家可以取长补短,帮助彼此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在教材教法上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形成最佳的课堂教学方案。但教无定法,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还应根据自身特长制订能扬长避短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自己班级学生的学情。可以说,集体备课的优点就是通过共享的形式,把一些多余的时间减掉,让大家在集体讨论中把个人的智慧变成集体的智慧,从而提高教师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和教学技能,并丰富和优化教育教学内容。

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团效应”的优势。鉴于此,时下集体备课也倍受青睐,并已成为学校教研活动中的重头戏。然而,笔者跟踪了将近三年的集体备课的现场,在充分认识集备优势的同时,集体备课的背后,却也隐藏着种种弊端……

一、某种程度上不利于教师专业成长

当前教师集体备课的现状是怎样的呢?某些主备教师耗费时间与精力的备课,形式上是“抄”――抄教材和参考书上自己要讲的教学内容,实质上是“不动脑”――只是照抄教材和参考书上的内容,目的是“为了应付检查”――我上课是有教案的,主备时我有内容可讲。这是一种简单、被动的抄袭式备课。更有甚者,成为电脑集体备课的得益者。继承上届集体备课的教案或者是直接转载名师教案,连抄写的过程都省去了。像上述这些教师这样发挥集体备课的主备作用,是否能顾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是否能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与个性呢?这样久而久之,不仅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且还会步入另一种教学极端――思维抄袭,最终失去自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又从何谈起!

集体备课成果是众人的智慧结晶,集体备课后的教学方案内容已十分详尽,包括教学环节设计、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甚至连本节课的多媒体课件、课堂检测和课后作业都安排的十分妥当。有些教师稍有怠惰拿来就可以用,照本宣科,不把心思放在教学研究上,养成了惰性。还有些教师存在“等、靠”思想,等学科主备人提供教学资源,靠他人的经验应付教学,甚至有很多教师并不考虑班级学生实际状况和教学情况,完全照搬,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教学主张和课堂创新。因此就出现这样的现象:少数人备,多数人用,实质上加重了一些优秀教师的负担,又养成了一些教师的惰性,这样看来,这都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

二、限制了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和创造性发挥

课堂应该是师生学习新知的平台,是教师和学生间的真诚对话。教师很难预料学生的思想在瞬间会有怎样的灵光闪现。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把着力点放在充分调动教学机智,去激发学生思考、升华学生的智慧上。而从目前的集体备课看来,教师获得更多的是教案而不是教学机智。再说,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思想,都有自己的教学个性,都有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和感悟,有些问题和见解恐怕是永远都不能达成统一的。也惟有如此,我们的课堂才能百花齐放。而目前的集体备课呢,往往都是案、学方法、统一学生作业。把大家往一个胡同里撵,某种程度上也扼杀了一些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创新精神。

三、追求集体备课的形式而忽视实质性内容

集体备课是有内容指向、目标引领的,所有活动、对话都必须要围绕具体教学内容和备课目标进行。可大多数的集体备课却只有集中、合作的“壳”,没有互动、碰撞的“魂”。几位教师围坐在一起,表面上像煞有介事,议论纷纷,实际上却是无关宏旨、泛泛而谈,更有甚者,集体备课大部分对话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完全无关,集体备课成了纯粹的走过场似的时髦形式。务虚不务实,没有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从而背离了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备课。

为了追求集体备课的时髦形式,有些学校甚至把没有同一进度的学科,甚至只是相关学科也安排了集体备课,然而,不是同一进度的教师没有备课准备,试想他又能给备课者提供什么有效的方式方法呢?那些相关学科参与集体备课,只能是跟着掺和掺和罢了,其作用可想而知。所以,没有同一进度的学科或相关学科不宜进行集体备课。形式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实质性内容的形式还是不要的好。

总之,要真正落实好集体备课,使集体备课具有实效性,教师的敬业精神还需要再提高,学校的管理者还要多深入,对集体备课的研究尚需再深入学习和探究。

(作者单位:吉林省抚松外国语学校)

上一篇: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下一篇:新程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初探